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径石滴乳集卷之一
清嗣祖沙门江州真在编
嗣法门人齐安机云续
大鉴下第二十世(临济第十六世)
杭州径山无准师范禅师。剑州梓潼雍氏子。九岁依阴平山道钦出家。经书过目成诵。绍熙五年冬登具。明年次成都。坐夏正法。遇瞎堂高弟名尧者。请益坐禅之法。尧曰。禅是何物。坐底阿谁。师昼夜体究。一日於厕提前话。有省。
石门云曰。首座善舞太阿。使百尺竿头。做伎俩底。一见便能。死尽偷心。乾坤别构。所谓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师谒育王佛照。照问。何处人。师曰。剑州。照曰。带得剑来么。师随声便喝。照笑曰。者乌头子也乱作。
破庵。住秀峰日。有僧入室。庵打。逐至法堂。时师解曰。禅和家争禅。亦常事耳。庵曰。岂不闻道我肚饥。闻板声要吃饭去聻。师闻不觉。汗流夹背。
破庵。为灵隐第一座。师复从。一日同游石笋庵。有道者请益曰。猢狲子捉不住。乞师方便。庵曰。用捉作么。如风吹水自然成纹。师在傍大彻。
东林在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牧云门颂曰。城门失火臭烟熏。殃及池鱼尾尽焚。无处更求三尺水。好看振鬣上青云。
南涧问颂曰。气饮长虹已食牛。血漫漫地照人愁。因风吹火无多力。春满皇都四百州。
南岳际颂曰。眉间霜剑倚天寒。试展锋铓海样宽。石笋路逢沽酒店。三杯两盏破愁颜。
石门云颂曰。霜飞六月祸私门。殃及平民已覆盆。南北东西无处去。一拳打破铁昆仑。
破庵付师法偈曰。我若不见时。汝应不见见。见见非自心。自心常显现。未几破庵过天童扫塔。师偕往。复拉月石溪。同游台雁。至瑞岩云巢。留师分座。夜梦。伟衣冠者。持把茆见授。翌日明州清凉专使至。师受请入院。见所伽蓝神茅其姓。衣冠与畴昔所梦无异。升座开法一香供破庵。三年迁焦山。期年迁雪窦。又三年被敕移育王。又三年嵩少林散席径山。朝命以师补处。明年寺毁。师逆知其数。不动容经意。是年冬十月有旨。召入内廷。上御修政殿引见。师奏对详明。上为色动。赐金襕僧伽衣。又宣入慈明殿。升座说法。帝垂帘而听大悦。赐号佛鉴禅师。三年寺成。阅六年复毁。而多助云至。不数年复还旧观。去寺四十里。筑室百楹。接待云水。额曰万年正续。正续西数百步。结庵一区。为归藏所。上建重阁。秘藏先后所赐御翰。敞室东西。偏奉祖师与先世香火。遇始生日。为饭僧佛事。以赞冥福。盖蜀乳师之。先祀遂绝。祠奉以旌孝慕。上闻嘉叹。
上堂。名不得。状不得。取不得。舍不得。只么得。且道。得个甚么。三人证龟成鳖。
问石乘颂云。滚滚红珠非眼血。纸灰染作花蝴蝶。自从梦断识庄周。乱撒金钱飘黄叶。
上堂。若论个事。直是省要易会。多是诸人自作艰难。自作障碍。所以寻常东廊西廊。见诸人和南问讯。山僧便乃低头相接。其实无他。只要诸人识得长老是西川隆庆府人氏。若识得。便与诸人打些乡谈。说些乡话。如今且未说你识得长老。且各自知得自己乡贯。还知么。明州六县。奉化八乡。
上堂。五峰门下。百种全无。禅床迫窄。堂供萧踈。脚下踏着底。破砖头碎瓦片。面前撞见底。王獦獠李麻胡。恁么薄福住山。真个孤负先哲。良久。虽然如是。更点分明。
上堂。一夏已满。无事不办。遂府钵盂。功州磁碗。
淳佑戊申秋。师筑室明月池上。榜曰退耕。乞老于朝。而旧疾适作。己酉三月旦日。升座谓众曰。山僧既老且病。无力与诸人东语西话。今勉强出来。将从前说不到的。尽情向诸人抖擞去也。遂起身抖衣曰。是多少。便归方丈。
十五日集众。区画后事。亲书遗表及遗书十数。言笑如常。其徒以遗偈为请。师执笔书曰。来时空索索。去也赤条条。更要问端的。天台有石桥。偈毕移顷而逝。
东林在颂曰。战罢雄风笑倚楼。虎头虎尾一齐收。时人不谙风云色。脑后遭槌孰解羞。
停龛二七日。上遣中使。降香赐币。奉全身葬於正续之侧。塔曰圆照。
径山下第一世(临济下十七世)
径山范禅师法嗣
台州天台国清寺断桥妙伦禅师。姓徐。台之黄岩人。母刘氏梦月而孕。年十八。於永嘉广慈院落发。见谷源於瑞岩。闻麻三斤话有疑。一日谒云居。见山堂偶阅楞伽。至蚊虫蝼蚁无有言说。而能辩事处。顿省。
师往雪窦参佛鉴。鉴以狗子因何有业识。令师下语。凡三十转。不契。师曰。可无方便乎。鉴举真净颂曰。言有业识在。谁云意不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师竦然良久。忽闻口声。通身汗下。於是脱然契证。
径山进颂曰。漏屋恰逢连夜雨。更多愁雾锁柴门。忽然云尽孤轮涌。迭青山插远层。
一初元颂曰。顶门一击汗如油。捉败当年老赵州自是黄河连底竭。一番骤雨一番愁。
天岩启颂曰。用尽机关欲断穷。板声一击顶门通。推开碧落松千尺。放出金乌子夜红。
藕庵衍颂曰。三春莺啭绿荫丛。涣父从容渭水东。毕竟有贪香饵者。比来喜不浪施功。
龙门性颂曰。阵云角晓怒风号。蚁穴珠穿战愈高。欲遁贼身无处去。一回跃马便冲霄。
护国铎颂曰。锦衣公子醉田家。倚槛披襟看落霞。忽尔风翻荷叶动。池心独露一枝花。
石门云颂曰。相逢把手御街游。历乱春光四百州。电尾电头通一线。黑风翻转钓鱼舟。
佛鉴付师法偈曰。真理直如弦。何言复何默。我今善付嘱。表心本无得。鉴移育王。师皆分座。祇园迁瑞岩。后住净慈。室中尝学万法归一。以验学者。凡下语不契。即趁出高峰。於此打失眼睛。
径山进曰。断桥老汉。固是婆心。不免教坏人家男女。高峰虽然打失眼睛。要且恩大难酬。金明要问。大众。如何是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月似弯弓。少雨多风。
东林在曰。古佛垂慈。血心片片。如慈明置剑。秘魔擎叉。临济入门便喝。德山入门便棒。种种施设。要人死尽偷心。不落透路。瑞岩惯设虎阱。牢笼天下。高峰如此打失眼睛。大似平地撞彩。要且不识万法归一。
径山广颂曰。侵晨出去晚头归。赤脚髼头满面灰。无底锅烧无米饭。臭烟烽勃觜尖吹。
上堂。德山低头。夹山点头。俱胝竖起手指头。玄沙筑破脚指头。拈拄杖曰。都来不出山僧拄杖头。何以见得。卓拄杖曰。一叶落天下秋。
希觉锐曰。德山低头。刻舟求剑。夹山点头。剜肉作疮。俱胝竖起手指头。栽角呼牛。玄沙筑破脚指头。因谁致得。大众要会教忠拄杖头么。孤月照临山岳诤。几多人□此中休。
牧公谦颂曰。□奇与百怪。只在一毫端。拈却毫端看霜花六月寒。
赞夫峻颂曰。几座画阁琼楼。数条花街柳巷。从头说与游人。总在长安市上。
济北弘颂曰。西风昨夜到梧桐。零落名园思未工。妇婿直教归未得。幕帘斜对蓼莪红。
龙门渊颂曰。细雨斜风一叶舟。渠侬逞俊不知休。一声牧笛传幽谷。红蓼汀前起白鸥。
上堂。举云门示众。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因缘。颂曰。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忽逢桥断溪迥处。流出碧桃三四花。
上堂。举慈明室中。插剑一口。草鞋一双。水一盆因缘。颂曰。百花丛里[韦登]鞭过。俊逸风流有许多。未第儒生伦眼觑。满怀无柰旧愁何。
上堂。荆山有玉。获得者不在荆山。赤水有珠。拾得者不在赤水。衲僧有无位真人。证得者出入在面门。蓦拈拄杖曰。会么。幽州江口石人蹲。
上堂。举达观颕示众。七佛是性隶。万法是心奴。且道。主人翁在甚处。自喝曰。七佛以下出头。又自诺曰。各自祇候。师曰。唤七佛为性隶。指万法为心奴。达观自谓有出身路。及平自喝自诺。又是奴隶边事。主人翁何曾梦见在。大众要见么。以拂子拂一拂曰。晓来一陈春风动。开遍园林百样花。
悦堂誾参。师问。临济遭黄檗三顿痛棒是否。曰是。师曰。因甚大愚肋下筑三拳。曰得人一牛。还人一马。师颔之。誾礼拜。
师一日入堂。见誾危坐屹然。师向耳边。吹一吹。誾张眸视师欲言。师震声一喝。誾后谓众曰。佛法不是小可。昔被净慈一喝。只得魂飞魄散。
临终集众入室。作书辞诸山及魏国公。公馈药不受。又遣人问曰。和尚生在天台。因甚死在净慈。师曰。日出东方夜落西。书偈而化。
金明旭曰。净慈恁么答话。未免俗官看破。
宜林能别曰。不恁么答。亦被俗官看破。
径山下第二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