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号鼠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什么专业?”米昊问。
“制度差别大吗?”
一路上。
米昊着实有点羡慕这边的老师,刚说的还是基本工资,若是随着教龄的增长,获得什么证书或者更高文凭,还会再增长。
我家孩子要报两个,三个。
几乎不可能会掉下来,让各大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虽然不太赞同,不过,若是有机会,投资一下国内的教育行业未尝不可。
“注意安全。”
聊着。
挂了电话。
儿行千里母担忧,睡了个午觉,母亲专门打电话来。
不行。
“那等会儿吃点夜宵。”在现在的缅痶,有一定数量华人的地方,就应该有夜市。
段怡也知道米昊是来做什么项目的——建城,虽然是县城,可也是城。只能再次感慨一下缅亚银行的大手笔,几百亿说扔就扔。
米昊心道果然。
项目结束。
“你母亲也在这边?”段怡奇道。
……
“不比国内差,很多是学的华夏,学习内容的难度不比华夏低,只是一些内容和课时安排会有差别,制度上也有些差异。”
人家孩子培训了。
文艺青年。
见段怡有兴趣,米昊解释起来。
“可我只会教书。”
“谢谢。”
我得把游泳、乐器、舞蹈什么的给报齐了。
“想的话,可以试试。”
“……”
二十四小时供电,随便用。有了工业级过滤器,烧什么都不会污染环境。
“好嘞。”
两人走出车站。
米昊倒是很喜欢这制度。
“医疗,教育,住房,国家都管了,这个工资几乎可以全部用来消费。”
人家学了个绘画。
实话。
十点整。
周末双休。
“或者说,这边不鼓励学校外的教育。”
教师。
靠了。
夜晚的风带着丝丝凉意,外面还站了不少接人的,远处,县城灯火通明,米昊摇头,以前这边一天三小时电力都难以保证。
不行。
“可以吗?”
“你去哪?”段怡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