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四
学校考【二】
旗学
【臣】等谨按我
朝龙兴东土以武事开基其时佐
命功勲英贤俊杰自
宗室懿亲外八旗满洲类皆应运笃生初不尽读儒书而恭敬朴诚之性忠义勇敢之气奇杰卓荦之才翼
圣効命以建非常之绩古之名臣儒将有不逮焉迨入关大定释甲弓从龙子弟日以繁昌後乃稍趋於文矣然
文皇帝初令读书惟以讲明义理忠君亲上为
训不废武事也
开国时始
勅八旗子弟入监读书设立官学考録通文义者附入顺
天府学与汉人同应乡会试而
国书国语步射马射辄令兼习其有偏尚文学怠於习武者必奉
旨严饬焉
列祖爱养裁成至周且渥矣
世宗宪皇帝以旗下生童多出勲阀而肄业又兼骑射制
义顺天司铎者往往不能董率
特诏立满洲儒学集八旗科目出身者试於
廷而充其任月课文於贡院较射於太学於是学者咸知文武并重而握椠操觚之士悉抱弯弓跃马之能而有成德逹材之用盖我
朝家法先实行而後文艺以植纲扶伦为本以经方致用为要以弧矢之利威天下不汲汲於敷华驰藻而文运弥隆以故淳龎茂美之化藴蓄累积迄於
今而弥盛也我
皇上以
圣继
圣重念肇基虑八旗之渐染浮薄也时为洗除而惩艾之叠颁训谕以尊君亲上之义敦本务实之行谆谆教诫将挽浮华而复古初遵
旧章以收实效所谓劝学修礼崇化励贤以风四方为太
平之原者其在斯乎至若
景山与
咸安宫并崇官学蒙古及汉军学兼设教习兵丁子弟世职幼童近而
盛京远而船厰黑龙江官学义学规制具备此又
圣朝教育八旗垂一视同仁之意於无己者也【臣】等谨
类列於左方
天聪三年考试生员文艺
上欲振兴文治
特谕诸贝勒府以下及满汉蒙古家所有生员俱令赴考各家主毋得阻挠寻
命诸臣公同考校分别优劣一等者
赏缎二疋二等三等青布二疋俱免二丁差徭
五年
命诸贝勒大臣子弟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者俱令读书
【互见宗学门】
崇德六年考试满洲蒙古秀才
赐一等秀才各缎一疋青布二疋二等秀才各缎一疋青
布一疋三等秀才各青布二疋
顺治元年
命满汉官员子弟入监读书【详见太学门】
又立八旗官学八旗分为四处各立官学一所用伴读十人勤加教习每十日赴国子监考课一次春秋演射五日一次【详见大学门】
又酌取京省生员教习八旗子弟月给米二斛以资养赡至十二年令礼部会同国子监於监生中严加考试选补教习至十七年定八旗教习用恩抜副岁贡生其准贡例贡不准考取
又定官学生分满汉书学习之例初令八旗每佐领下各取官学生一名以十名习汉书余习满书至是又各增取一名於原额习汉书外加用十名余俱习满书【详见太学门】
八年吏部奏言八旗子弟率多英才可备循良之选但学校未兴制作未行耳
先帝在盛京爱养人才开科已有成效今日正当举行臣等酌议满洲蒙古汉军各旗子弟有通文义者提学御史考试入顺天府学乡试作文一篇会试作文二篇优者准其中式照甲第除授官职则人知向学进取有阶矣寻定满洲蒙古汉军子弟共取生员三百名内满洲一百二十名蒙古六十名汉军一百二十名其满洲蒙古子弟令内院礼部会
同考试通满汉文者繙译汉字文一篇通满文者作满文字一篇汉军子弟令顺天学院考试与民童一同出题
又定考试满洲蒙古繙译秀才之制凡满洲蒙古考试能通汉文者繙汉文一篇未能汉文者作清文字一篇童生名册俱由国子监造送顺天府转送内院会同在贡院考取
九年定汉军廪增及岁贡各额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不论旗分听学院考取归并顺天府学照例每岁起送贡生二人其汉军廪生俱有圈拨地亩不给廪饩
十一年定察验官学生之例八旗每佐领下选官学生各一名礼部会同监臣详加察验如学业无成者各归本旗仍於本佐领下选择顶补以後三年一次着为定例【互见太学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