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八十二
职官考【六】
理藩院
理藩院掌蒙古及番部封授朝觐贡献黜陟徵发之政控驭抚绥以固邦翰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俱不分满洲蒙古补授】额外侍郎一人【以蒙古贝勒贝子之贤者任之】
其属有六清吏司曰典属曰王会曰旗籍曰柔远曰理刑曰徕远
【臣】等谨按顺治十八年七月先设立四司録勲宾客柔远理刑後於乾隆二十二年增定五司二十六年增设徕远司
典属清吏司郎中满洲蒙古各一人员外郎满洲五人蒙古四人主事满洲蒙古各一人掌游牧察哈尔除授官校喀尔喀及西徼蒙古厄鲁特诸部落封爵会盟喇嘛番僧承袭之事
王会清吏司郎中满洲蒙古各一人员外郎满洲三人蒙古二人主事满洲蒙古各一人掌科尔沁等部落朝贡禄赐之事
旗籍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蒙古一人员外郎满洲三人蒙古四人主事蒙古一人掌蒙古科尔沁等部落封爵会盟及归化城索伦除授官校之事柔远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员外郎满洲二人蒙古三人主事满洲蒙古各一人掌喀尔喀等部落及喇嘛番僧朝贡禄赐之事
理刑清吏司郎中满洲蒙古各一人员外郎满洲蒙古各三人主事满洲一人掌蒙古及番部刑罚之事
徕远清吏司郎中蒙古一人员外郎满洲蒙古各二人主事满洲蒙古各一人掌哈密吐鲁番及囘部爵禄贡赋并移驻回民耕牧之事
【臣】等谨按旧设四司每司有汉主事一人俱於康熙三十八年裁满洲蒙古司官增减不一俱不分满洲蒙古补授
堂主事满洲二人蒙古三人汉军一人译书汉文堂主事满洲汉军各一人校正汉文官二人【於内阁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读内奏委每三年更代】
司务满洲蒙古各一人笔帖式满洲三十六人蒙古五十五人汉军六人分隶各司视事之烦简以为额
银库司官二人【於本院司官内奏委】职掌出纳司库满洲一人笔帖式满洲二人库使满洲二人
蒙古繙译房员外郎主事各一人【司官内简委】
唐古忒学司业助教各一人笔帖式四人【俱蒙古缺】稽察内馆外馆监督二人【由科道各部司官内奏委】
游牧处员外郎蒙古十六人
张家口喜峯口独石口杀虎口古北口管理驿站官各一人【由本院司官内奏委】
【臣】等谨按初制有承政参政理事官副理事官主事凡五等後改为尚书侍郎及郎中员外郎主事与六部同顺治十六年以礼部尚书衔掌理藩院事以礼部侍郎衔协理理藩院事十八年仍改为尚书侍郎又初有院判知事副使各一人康熙三十八年裁
都察院
都察院专掌风宪以整纲饬纪为职凡政事得失官方邪正有关於
国计民生之大利害者皆得言之大狱重囚偕刑部大理寺谳平之左都御史满洲汉人各一人左副都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俱外省督抚加衔无专职】
【臣】等谨按初设有佥都御史乾隆十三年裁监察御史掌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在内刷卷巡视京营监文武乡会试稽察部院诸司在外巡盐巡漕巡仓等及提督学政各以其事专纠察朝会纠仪祭祀监礼有大事集
阙廷预议焉分道十有五曰京畿曰河南曰江南曰浙江曰山西曰山东曰陕西曰湖广曰江西曰福建曰四川曰广东曰广西曰云南曰贵州
京畿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分理院事及直隶
盛京刑名稽察内阁顺天府大兴宛平事务【每道掌印满汉各一人】
河南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初设汉六人顺治十年裁一人十八年裁一人康熙七年裁二人】分理河南刑名照刷诸司卷宗稽察吏部詹事府步军统领五城事务
江南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四人【初设汉五人顺治十八年裁一人康熙七年裁二人雍正四年增一人乾隆十四年增定满汉各四人】分理江南刑名稽察户部宝泉局宣课司左右翼监督在京十有二仓总理漕运磨勘三库奏销
浙江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初设汉六人顺治九年裁一人十六年裁二人康熙七年裁一人雍正四年增一人乾隆十四年定满汉各二人】分理浙江刑名稽察礼部都察院事务
山西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初设汉五人顺治十年裁一人十八年裁二人】分理山西刑名稽察兵部翰林院六科中书科总督仓场坐粮厅大通桥监督通州二仓事务
山东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三人【初设汉五人顺治十八年裁二人康熙七年裁一人乾隆十四年定满汉各三人】分理山东刑名稽察刑部太医院总理河道催五城命盗案牍缉捕之事
陕西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初设汉四人顺治十八年裁三人雍正四年增一人】分理陕西刑名稽察工部宝源局核勘在京工程事务
湖广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初设汉六人顺治八年裁一人九年裁一人十五年裁一人康熙七年裁一人】分理湖广刑名稽察通政司国子监事务
江西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初设汉六人顺治十年裁一人十六年裁一人十八年裁二人】分理江西刑名稽察光禄寺事务
福建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初设汉五人顺治十年裁一人十五年裁一人康熙七年裁一人】分理福建刑名稽察太常寺事务
四川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一人【初设汉四人顺治十八年裁二人康熙七年裁一人雍正四年增一人乾隆十四年裁一人】分理四川刑名稽察銮仪卫事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