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先逹邵氏宝有左觽百五十余条又陆氏粲有左传附注傅氏逊本之为辨误一书今多取之参以鄙见名曰补正凡三卷若经文大义左氏不能尽得而公谷得之公谷不能尽得而啖赵及宋儒得之者则别记之於书而此不具也
春秋程传补二十卷
孙承泽撰承泽见书类
【臣】等谨按承泽以程子春秋传为未完之书重为增辑於桓公九年以前则全録程传旧文十年以後补以经说经说所无集诸儒之说以补之其九年以前程传之所无者亦为补缀然所采取多本新安汪克寛纂疏则是胡氏安国之徒而非程子之意矣
左传统笺三十五卷
姜希辙撰希辙字二滨余姚人明崇祯壬午举人
入
国朝官至奉天府府丞
春秋稗疏二卷 春秋家说三卷
王夫之撰夫之见易类
春秋平义十二卷 春秋四传纠正一卷
俞汝言撰汝言字右吉秀水人前明诸生
汝言自序曰公谷胡氏以名称褒贬言春秋而六经有名家法家矣彼其初未始不欲探圣人之精藴而智识弇浅强求深远迨至有宋大儒程朱辈出而後正其纰缪夫春秋左氏亲见圣人公谷传诸高第弟子而偏驳者半焉康侯品高学博方以为程氏之正传而疵累不少朱子心知之而时时见於弟子讲论之余後人又不能推明其义徒使附会穿凿刑名法术之言出於一代大儒而不觉是可异也汝言不揣纂集诸家自为一书先之以四传纠正为六端以该之一曰尊圣而忘其僭二曰执理而近於迂三曰尚辞而邻於凿四曰亿测而涉於诬五曰称美而失情实六曰摘瑕而伤锲刻六者之弊去而後可以读春秋矣
缪泳曰汝言研精经史之学尤熟於明代典故拟成一书仅先就辅列卿年表而已晩专治春秋其诗古文曰渐川集
读左日钞十二卷补二卷
朱鹤龄撰鹤龄见书类
鹤龄自序曰春秋三传并立左氏独详於史事必世为鲁史能尊信圣经而为之作传其蹖驳而不纯者固有之而胪陈二百四十年史事则十得八九特其笔法简古往往费人推索元凯注旣多未备而孔仲逹疏又卷帙繁重东山赵子常特申不书之旨辑为补注多与经义相证发予复广演而博通之自孔疏而下弋获於刘原父吕东莱陈止斋王伯厚陆贞山邵国贤傅士凯者居多又取春秋人物引绳墨而论断之使学者知古今人材之盛兵法之精莫过於春秋应变出奇益人神智读史者当有取焉
春秋传注三十六卷
严起隆撰起隆字尔泰乌程人前明诸生
春秋论二卷
严撰字佩之无锡人前明诸生
春秋正业经传删本十二卷
金瓯辑瓯字完城一字宁武秀水人
春秋传议四卷
张尔岐撰尔岐见易类
左传事纬十二卷附録八卷
马驌撰驌字骢御又字宛斯邹平人顺治己亥进士官淮安府推官终灵璧县知县
朱彝尊曰马氏左传事纬凡十二卷前有序传一卷辨例三卷图说一卷览左随笔一卷春秋名氏谱一卷左传字音一卷又尝会萃三代之书为绎史人目之曰马三代
【臣】等谨按序传等八卷即附録也本名前书其十二卷曰正书凡百有八篇篇为终始篇末各为之论盖易编年为叙事者
春秋志十五卷
汤秀琦撰秀琦见易类
宋荦序曰临川汤子弓庵作春秋志分事与理为二体事则统以年表而为表者八理则统以书法而为法者四八表各主一事为纲二百四十二年之首尾数简足以了之其书法四种以精义为经比事为纬而条例遗旨且足为交参考互之资其为道也备矣以此陈事宁复乱而无绪乎以此制理宁复参而不一乎
春秋备要三十卷
翁汉麐撰汉麐字仔安常熟人
春秋类义折衷十六卷
王芝藻撰芝藻见易类
芝藻自序略曰公羊袭取谷梁之书而续为之亦多缪戾左传可信者十之四不可信者十之六惟谷梁犹不失圣门之旧
春秋疏略五十卷
张沐撰沐见易类
【臣】等谨按沐以经文为鲁史以左传为孔子所作谓孔子尊鲁史为经而以不可为经者附之经左故曰左传殊骇人听闻也
春秋类考十二卷 春秋疑义一卷
华学泉撰学泉字天沐无锡人
春秋辑传辨疑【无卷数】
李集凤撰集凤字翽升临榆人官洛阳县丞畿辅通志曰集凤淹贯羣籍尤善春秋彚先儒注解讨辨详核历三十年凡四易稿然後成书名曰春秋辨疑
春秋惜隂録八卷
徐世沐撰世沐见易类
春秋蓄疑十一卷
刘枢撰枢见易类
春秋毛氏传三十六卷 春秋简书刋误二卷春秋属辞比事记四卷 春秋条贯篇十一卷毛奇龄撰奇龄见易类
李塨序毛氏传曰经解曰春秋之失乱乱者亡之端也又曰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於春秋者也夫属辞比事治乱之法也先生知其然专为治经因为立一例曰以传释经不以经释传取史官记事法以设门部经若干条条若干事事若干门门若干部於是聨其书法之通核谓之属辞较其记事之参变谓之比事而予夺见焉於是始为之治传就三传之中取其事之与经合者曰传且别其传之与史合者曰策书不特杜预何休贾逵范甯受其区别即公羊谷梁指斥如蒯隶必不使与左氏策书互相溷乱至於唐後诸儒大率弃置不屑道而胡氏一书三致意焉以为是书者固乱经之阶而亡经之本也间考先生立说不好诡异每所考校必与门部相依而分乃一袪杂例若所称三体五情七缺九旨者而以四例该之礼者固春秋要领也事与文与义又春秋之所自备也於是又立一例曰以经释经不以传释经任取经文一条而初观其礼继审其事继核其文又继定其义而经之予夺进退无出此者而犹谓春秋之亡非藉是书以存之不得矣
【臣】等谨按朱彝尊经义考云毛氏说春秋分二十二门曰改元即位生子立君朝聘盟会侵伐迁灭昏觌享唁丧葬祭祀蒐狩兴作甲兵田赋丰凶灾祥出国入国盗弑刑戮而总括以四例曰礼例谓前二十二门皆典礼也曰事例则以二十二门一千八百余条无非事也曰文例则史文之法也曰义例则贯乎礼与事与文之间其简书刋误一编取三传异文详为辨证大率多取左氏而仍执其传据策书经据简书之说故以简书为名属辞比事记四卷仿沈棐赵汸之例以经文分隶二十二门然仅得七门盖其未完之书条贯篇则奇龄分校礼闱时监试官谓春秋双题必以胡传条贯奇龄谓惟经始可以条贯归田後旣为传三十六卷复於圣经中检其事之有绪属者或一条一属或数条一属而为是编也
春秋集解十二卷绪余一卷春秋提要补遗一卷应撝谦撰撝谦见易类
学春秋随笔十卷
万斯大撰斯大见礼类
浙江通志曰斯大之言春秋也一曰专传经无事实待传而明左氏详核宜奉为主一曰论世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世皆无道孔子但据事直书是非自见一曰属辞比事春秋一事必有本末异事亦有同形如卫人杀州吁卫人立晋此属辞而见其为一人也立晋书卫人立王子朝书尹氏此比事而见其公私也一曰原情定罪如鲁桓见杀於齐时庄公尚幼法无可施故书薨书丧至书葬迨旣长而忘讐共狩则书如齐如莒以罪之
春秋遵经集说二十六卷
邱锺仁撰锺仁字近夫崑山人康熙戊午应博学鸿词老不与试
特赐中书舍人
例略曰是编本述孟子朱子说经之义故冠二子之说於简端其集说则兼取诸家
春秋地名考略十四卷 左传姓名考四卷高士奇撰士奇字澹人钱塘人居於平湖以诸生荐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