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命杨岳斌帮办左宗棠军务,设计渡台。
九月初二日(一○、二○)
命妥速筹办台湾至福建海线及台北至基隆电线,并命台绅林维源等捐饷(从刘铭传奏)。
九月初四日(一○、二二)
加赏刘永福军饷银五万两。
九月初五日(一○、二三)
法水师封锁台湾西岸各海口。
九月初六日(一○、二四)
命李鸿章、曾国荃迅拨快碰并铁胁等船各六、七艘驰援台防。
九月初九日(一○、二七)
命曾国荃、张之洞接济台湾军械。
九月初十日(一○、二八)
再促李鸿章等迅速拨船,并力援台。
九月十一日(一○、二九)
嘎马西函马格里(hallidaymacartney)提议和谈四端:一、津约仍旧施行;二、华军撤出东京,法船撤离中国洋面;三、谅山之役不索兵费;四、台湾由法军驻守。
福建巡抚张兆栋、船政大臣何如璋革职;以刘铭传为福建巡抚,仍驻台湾督办军务。
再命南、北洋及闽、粤接济台湾军火。
九月十四(一一、一)
滇军进抵宣光城下,札营围攻。
命南、北洋兵轮在上海会齐,由杨岳斌统带援台。
九月十五日(一一、二)
法军攻陷基隆港口。
九月十八日(一一、五)
严谕曾国荃、李鸿章多派兵轮速解台湾之危,并命彭玉麟、张之洞助援。
九月十九日(一一、六)
以沪尾之捷,赏刘铭传部银一万两。
九月二十三日(一一、一○)
预拟与法议和八款:一、津约仍准商议,但须酌改。二、由谅山、保胜划一直线作界。三、界线外设官,再派员评议。四、法不应有保护越南之名。五、请法派大臣与曾商办。六、此次立约以中文为主。七、越兵暂札不进,法军退出基隆;俟和约成,两国定期撤兵。八、中国不索赔款;如法有不允之条,应先赔偿中国损失。
九月二十六日(一一、一三)
总署以中、法款议意见八条电曾纪泽转致英外部;并另请英使巴夏礼(harrypar-kes)电达伦敦,以为英国出面调停之基础。
九月二十七日(一一、一四)
南洋援台军末批六百五十名乘英商「威利」船启行赴台。
九月二十八日(一一、一五)
美外部寄示中、法和议意见四款:一、照津约第五款商定通商之事。二、法暂屯兵基隆、淡水。三、偿法国五兆法郎,淡水、基隆海关由法征收作抵。四、以上各款照办后,两国再行撤兵。
十月初三日(一一、二○)
法军援宣光,败黑旗军及滇军,占领左域。
以曾纪泽为兵部左侍郎。
十月初八日(一一、二五)
台湾封禁沿海灯楼,防止法舰掳劫船只。
十月初九日(一一、二六)
英国承认中、法正式交战,禁法船在香港装煤修理。
十月十七日(一二、四)
日人策动朝鲜发生政变(甲申之乱)。
十月二十日(一二、七)
命曾国荃、张之洞雇商轮潜渡台湾,运济兵械。
十月二十四日(一二、一一)
命将援台之北洋快船二号调回,由丁汝昌统率赴朝鲜。
法国议会通过本年越南军费一千万法郎。
曾纪泽以法拒中国条件电知总署。
十月二十五日(一二、一二)
法兵增援基隆。
十月二十六日(一二、一三)
准台湾开实官捐输助济军饷。
十月二十七日(一二、一四)
左宗棠抵达福州。
十一月初四日(一二、二○)
刘铭传电总署:台湾孤危,速计援救。
十一月初七日(一二、二三)
命提督孙开华帮办台湾军务。
黑旗军夺回左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