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工部右侍郎成书、兼镶黄旗蒙古副都统。
○庚寅。上诣大高殿行礼。
○辛卯。谕军机大臣等、朕念军兴以来。各路兵勇。打仗杀贼。实为劳苦。兹特派大理寺少卿窝星额、太仆寺少卿裘行<闲>、前赴额勒登保、德楞泰、两路军营颁赏。以示体恤。其颁赏银两。若由京赍往。道途纡远。未免稍稽时日。着伯麟即于藩库内动拨银十万两。遴委妥员。先期解至蒲州守候。俟窝星额裘行<闲>到时。仍令原委各员小心护运。随同前往。至此次动拨之项。如可无需归款、则已。傥该省尚有别项支放不敷之处。该抚据实奏闻。即由部库照数拨还。
○壬辰。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额勒登保、总当乘此兵威聚集之时。奋力歼除江北众贼。勿令稍留余孽。至楚省贼匪。现已陆续出境。长龄明亮等、所带马队官兵。皆为劲旅。自未便仅令防堵。额勒登保等、已札知长龄、明亮、令将原任总兵李绍祖所带之官兵一千余名。一并带领。于陕楚边界。相度贼情剿办。自应如此布置。前次高、马、贼众。在安康五块石地方。踹浅过江。既无官兵防范。任其窜渡。今徐添德黄号贼匪。又自洵阳过江。该处岂无防守之员。何以毫无堵御。又任北窜。着额勒登保等、即查明此二处贼匪偷渡地方。系何员在彼防堵。一并严参办理。至所奏查审疏防贼匪之已革总兵关腾、请照陆有仁原拟、将关腾发往伊犁效力赎罪等语。实属罪所应得。但朕闻关腾在军营带兵。尚为奋勉。此时若即发往伊犁。转得置身事外。着额勒登保将关腾暂留军营作为兵丁。如果出力。俟大功告成。酌量加恩。
○拨部库、广储司、及浙江解京银六十万两。解往陕西。以备军需。
○癸巳。上诣雍和宫行礼。
○诣宣仁庙凝和庙火神庙拈香。
○谕内阁、前因兵部参奏广东海洋统巡。俱系千把代巡。降旨询问。旋据吉庆奏到、因水师镇将乏人。始派就近之员。通融办理。并自请严议。当经谕令俟巡抚瑚图礼、提督孙全谋、覆奏到日。再行降旨。兹续据瑚图礼覆奏、于移交派委统巡洋面武员要务。并不细心查核。率行题报。恳请议处等语。海洋统巡。例应总兵大员前往。即委员代巡。该省岂无副参游都各员。可以派去。何至差委千把微末。自系因循积习。漫不经心。殊属非是。吉庆、瑚图礼、俱着交部议处。至孙全谋身为提督。海洋巡哨。是其专责。率行派委末弁。自难辞咎。俟该提督奏到之日。再行交部议处。
○乙未。上诣大高殿行礼。时应宫拈香。
○丙申。命庆郡王永璘、往奠故御前大臣户部尚书布彦达赉茶酒。
○江南提督定住、以病乞休。允之。以直隶天津镇总兵官常怀义、为江南提督。直隶督标中军副将福会、为天津镇总兵官。
○丁酉。以内阁学士台费荫、兼镶蓝旗蒙古副都统。
○新授江南提督常怀义故。以直隶泰宁镇总兵官哈丰阿、为江南提督。镶蓝旗蒙古副都统福敏泰、为泰宁镇总兵官。
○以截剿陕西山阳贼匪功。赏还德楞泰、一等子爵。赏骁骑校春盛保、花翎。并恩赉有差。
○命截留湖北漕粮六万七千七百余石。备恤被贼难民。
○己亥。特谕、现开大捐。原为军需之用。终非正道。若家人长随。混名捐官。更不成政体矣。朕风闻安徽试用通判陈连、系大学士庆桂契买家奴。本名咸宁。虽曾将契纸给还。仍在宅管事服役。去年谋求户部挂名书吏。希图吏满考职。后遂加捐分发。签掣安徽试用通判。朕所闻如此。实深骇异。庆桂受朕厚恩。岂可妄为至于如此。或另有别情。亦未可定。此事着庆桂、及吏户二部堂官、先行明白回奏。再候谕旨。寻奏上、陈连系不应出仕之人。所有节次滥行出结各员。请交吏部分别议处。得旨、陈连、着革去通判。交荆道乾就近查审具奏。所有庆桂应行交议之处。俟荆道乾奏到。再降谕旨。余依议。
○赏贤良后裔原任刑部尚书魏象枢六世孙附生煜、举人。一体会试。
○庚子。孝圣宪皇后忌辰。遣官祭泰东陵。
○上诣慈宁宫寿康宫行礼。
○密谕德楞泰知悉、现今四川广元苍溪一带。贼匪颇多。总欲抢渡嘉陵江。虽有李鋐等守御。恐不足恃。若令窜至川西。必致稽延时日。汝自前年带兵打仗。甚属奋勇出力。去年在四川。尤为可嘉。前因四川之贼渐少。是以命汝至陕西剿贼。孰意汝才离四川。贼即接连入蜀。目下统计情形。四川之贼多于陕西。而四川之百姓亦甚望汝回川。汝应赶紧办完高二一股取道广元回川。先行顾住嘉陵江岸。上紧兜剿。能于三月内办竣。朕必立沛殊恩。锡汝封爵。勉之勉之。先将此朱笔缴进。仍将几时可回川省之处明白覆奏。
○谕内阁、达椿等奏、覆勘嘉庆五年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中式试卷一摺。已交该部照例办理矣。至附片奏、各省试卷内有填用卦画、及书写古篆者。缘磨勘条例。向无议处明文。是以未经签出等语。乡会试卷文字。引用经传语句。本有取裁。其隐僻子书等项。即不应滥行摭拾。若似此书写卦画及古篆字样。尤非应试文体。且易启记认关节之敝□大。除此次中式各卷、因向无例禁姑免置议外。嗣后乡会试场。着礼部通行知照知贡举、监临、出示晓谕。如试卷内有书写卦画及篆体者。即照违式例贴出。其有违例中式者。将本生罚停一科。考官及应贴不贴之外帘各官。分别议处。以示惩儆。并着礼部载入科场条例遵行。
○谕军机大臣等、现在高马等逆。由大古坪向西南奔窜。额勒登保已知会杨遇春等、令其乘胜专心剿办此股窜匪。而长麟与经略会晤后。亦从茅坪华阳一带进发。与杨遇春等合力剿办。两路兵力。自已早经会合。谅此股败残余匪。无难乘势歼除。万一该匪溃窜。或由栈道入甘。长麟、杨遇春、自当一同带兵入甘追剿。傥转而入蜀。长麟系陕甘总督。自不应越境远追。当令杨遇春、格布舍、紧蹑入川。奋力截击。以期一鼓扑灭。额勒登保、一俟高马等逆剿办完竣、及南山藏匿余匪搜捕净尽、江北肃清后。即当移驻汉南。将龙苟等逆一律歼除。再赴四川督率剿办。德楞泰俟高二一股剿净后。应即赴川剿除各股贼匪。但亦不可因川贼较多。将败残之高二一股辄行舍去。总俟剿净此股。再行赴川。额勒登保德楞泰二人。惟当不分畛域。同心并力。倍加奋勉。平贼安民。以副委任。将此各谕令知之。
○勒保奏报、七十五与头等侍卫武隆阿、剿毙贼匪多名、并歼毙首逆张世陇等。下部议叙。
○以礼部左侍郎英和、右侍郎扎郎阿、内阁学士阿隆阿、充经筵讲官。。
○转吏部右侍郎钱樾、为左侍郎。调礼部左侍郎曹城、为吏部右侍郎。转礼部右侍郎刘跃云、为左侍郎。以内阁学士潘世恩、为礼部右侍郎。
○辛丑。以刑部尚书成德、兼署户部尚书。
○壬寅。命湖南碾米十五万石。解往陕西。以济兵糈。
○癸卯。谕内阁、八旗大员荫生、年已及岁者。俱由各该旗咨报吏部。带领引见。分别录用。惟宗室荫生。向无引见之例。朕思自前年以来。六部各衙门。已定有宗室额缺。并准宗室子弟应乡会试。以广登进之路。则宗室荫生自宜一体任用。所有嘉庆元年宗室荫生。俱着加恩交宗人府查明、于及岁时送吏部带领引见。候朕分别录用。以示锡类推恩至意。
○以故辅国公绵策侄奕果、袭爵。
○甲辰。谕内阁、盛京为帝业所基。瞻仰桥山。时殷景慕。朕恭承皇考付托之重。礼应躬谒申虔。是以前经降旨、于本年四月释服后。涓吉秋孟。恭谒祖陵。用抒积悃。近因御史沈琨、张鹏展、先后陈奏。以军务蒇绩非遥。需筹善后。恳请展期。当交王大臣等会同妥议具奏。兹据王大臣等请如该御史等所奏、暂停前往。因思川陕楚三省各路军营。近日屡获大胜。捷音踵至。余匪溃窜。无难即日荡平。但抚绥安辑。一切善后机宜。亟须筹办。若前诣盛京。程途较远。兼恐遇值雨水。文报稍稽。又恭查皇考御极以前。未经展谒祖陵。于乾隆八年初次告谒。朕前在藩邸时。曾于乾隆四十八年随侍皇考恭谒一次。今若展至嘉庆七年举行斯礼。稽之旧典成规。为期尚早一载。且本年四月虽届释服。而秋闲尚在三年以内。究不若俟来岁行三周年祭礼后。专诚恭谒盛京祖陵。更足以昭诚敬。即着照王大臣等所议、于明岁秋冬涓吉前往。所有本年各该衙门应豫备之处。暂行停止。
○又谕、秋狝大典。所以肄武习劳。从前皇考巡幸木兰。岁以为常。后因春秋已高。适值连年木兰雨水较大。节经蒙古王公大臣等、再四恳请。是以数年以来。暂停进哨。今岁秋闲。既允王大臣等所议。缓诣盛京。而热河距京甚近。且顺时行狝。典不可废。朕自应恪守遵行。着仍于本年七月十八日由京启銮。驻跸避暑山庄。中秋后木兰行围。所有应行事宜。着各该衙门照例豫备。至前经降旨、于盛京回銮时。由山海关恭诣东陵。今盛京已暂停前往。距明年新正至裕陵行三周年礼。为期相隔较久。朕心实有所不安。着于本年木兰回跸时。由密云取道前往东陵。恭申孺慕。
○谕军机大臣等、晋昌等奏盛京太庙。添设神龛宝座。典礼甚隆。因地基较窄。未敢擅定等语。其意在不必添设而未敢明言。所见甚是。盛京城内。本未恭建太庙。乾隆四十三年。皇考因尊藏册宝。始行改建。亦未供奉神牌。并无祭祀典礼。原与太庙规制不同。今莫瞻菉、扎郎阿、奏请添设神龛宝座一节。现据晋昌等查明、限于地基。难以安设。自无庸轻议更张。已将绘到原图。另行黏签发往。遵照陈设。敬将太祖太宗世祖册、宝、安奉中一闲。圣祖册、宝、安奉东闲。世宗册、宝、安奉西闲。高宗册、宝、安奉东闲西向。如中一闲殿基较窄。未能安奉三朝册宝龙箱。即恭请太祖太宗世祖册、宝、三分。总贮龙箱。庶观瞻整肃。来岁朕恭谒时。仍遵照皇考行礼处所行礼。足申虔敬。所有莫瞻菉等奏请添设之处不必行。将此谕令知之。
○以故镇国将军永璨子绵彳□同、袭职。
○德楞泰奏报、歼毙高二、生擒伪先锋王儒等。得旨奖赉。擢骁骑校索里章、为佐领。甲兵色克津保、为防御。均赏花翎。侍卫苏冲阿等、升擢有差。
○乙巳。勒保奏报、剿捕黄蓝白三号贼匪。歼毙首逆徐万富等。得旨嘉奖。赏勒保二品顶带花翎。加总兵官许文谟提督衔。余升赏有差。。
○以户部左侍郎丰绅济伦、兼署兵部尚书。。
○转工部右侍郎成书、为左侍郎。调理藩院右侍郎和宁、为工部右侍郎。以内阁学士佛尔卿额、为理藩院右侍郎。
○调镶白旗汉军副都统成宽、为镶白旗满洲副都统。以内阁学士普恭、兼镶白旗汉军副都统。上驷院卿富成、为銮仪卫銮仪使。
○上以祭社稷坛。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丙午。孝仪纯皇后忌辰。命皇次子旻宁祭裕陵。
○是月。颁御制邪教说。曰、先圣王以道德仁义礼乐政刑。裁成辅相。化育万方。使民日趋于正道。恐为邪说所惑也。自二氏行于中国。始有释教道教之名。因其说亦皆吾儒所撰。大旨亦精微元妙。劝人为善。戒人为恶。辅翼王化。无大差谬。是以圣帝明王姑存此类。不加沙汰。至于白莲教之始。则为骗钱惑众。假烧香治病为名。窃佛经仙箓之语。衣服与齐民无异。又无寺宇住持。所聚之人。皆失业无赖之徒。所以必流为盗贼。是又僧道之不若矣。然天下之大。何所不有。苟能安静奉法。即烧香治病。原有恻怛之仁心。在朝政之所不禁。若藉此聚众弄兵。渐成叛逆之大案。则王法之所不容。故查拏之始。原因谋逆之一二人。如刘松、宋之清、刘之协首犯耳。刘松、宋之清、皆已伏法。并未株连。而刘之协自扶沟脱逃。所缉者仍此一犯。而地方官有奉行不善者。有苛求图利者。胥役衙书。四出滋扰闾阎。无赖借事吹求。将正犯反置于不问。妄拏无辜。名曰欲办白莲教。以致群起于襄阳。由豫入陕。而川省达州徐添德、王三槐、亦乘时蠢动。互相勾结。自此遂东奔西窜。疲我官兵。害我良民。伤心惨目。实难备书。现今贼营中非尽教匪也。乱民乘势图劫掠耳。夫官军所诛者叛逆也。未习教而抗拒者杀无赦。习教而在家持诵者原无罪也。即如刘之协虽为白莲教教首。其未谋逆以前。若俯首就擒。其罪仅止发遣耳。脱逃后。至湖北纠约姚齐二逆。并同教人等。定于辰年辰月辰日辰时起事。是真叛逆。断不可赦矣。起事后。伊又潜住豫省。漏网七年之久。若从此安静匿藏。原可幸免。孰意又纠约李杰等、由宝郏起事。此由罪大恶盈。天神共愤。使之自投法网。得正宪章。岂人力哉。故白莲教与叛逆不同。乃显而易见之理。设若贼营中有一二僧道。岂尽行沙汰二氏乎。有一二生员。岂遂废科举之典乎。然则白莲教为逆者法在必诛。未谋朔之白莲教。岂忍尽行剿洗耶。白莲教与叛逆不同之理既明。则五年以来所办理者。一叛逆大案也。非欲除邪教也。然聚众敛钱。终流为不靖。是在良有司实心训导。宣扬正学。渐仁摩义。蹈矩循规。化其暴戾。易俗移风。庶几世臻小康。民安本业。朕实有厚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