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卷之八【2 / 2】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户部议覆、浙江巡抚程元章疏称、海宁县、建筑东西海塘。取土应用。挑动民田地荡、共十七顷六十九亩有奇。应徵银米、准其照数豁免。从之。

○又议覆、湖北巡抚、吴应棻疏报、雍正十二年、钟祥等二十州县卫。劝垦田地、共五千二百七顷五十四亩有奇。应令该抚查实、分别水田旱田。照例升科。从之。

○旌表守正被戕安徽繁昌县民陈吉士之妻、烈妇章氏。

○甲戌。总理事务王大臣议覆、定边大将军庆复疏言、鄂尔昆地虽宽平。然近山高下不一。虽二河环绕。其去水远者、亦不能遍溉。必须引水试看、方可定议。拟俟明年、拨兵五百名。自胡克新、至济尔玛台。择水土佳处开垦。所需耕牛农具、并各种籽粒。分别办理。试种一年有效、再据实详议具奏。应如所请。从之。

○吏部遵旨、议叙办理丧仪大臣等、分别加级。得旨、海望、傅鼐徐本、纳穆图、普泰、杨汝谷、俱着加二级。三泰、任兰枝、魏廷珍、甘汝来查克丹、赵殿最、留保木和林、王钧、阿克敦、常明、佛表、丁皂保、盛安、俱着加一级。

○户部议覆、山东巡抚岳浚疏称、曹东道现改管河。所有仓廒、难以兼顾。请将济宁道仓、归济宁州管理。张秋道仓、归寿张县管理。应如所请。从之。

○礼部奏、二十三日。系月祭之期。适逢立春。请移二十一日致祭。从之。

○以内阁学士图理琛、为工部右侍郎。

○召原任礼部侍郎杭奕禄、来京引见。

○乙亥。上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

○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八旗大臣等、在皇考时、办理旗务。错谬之处甚多。屡蒙皇考训诫开导。谆复周详。伊等总不能领会圣训。所办事件、专务深刻烦苛。以为如此、方可立身无过之地。且恐怨归于己。动云出自圣意。此种恶习。深可痛恨。朕缵承大统以来。诸臣条奏旗务。头绪繁多。章程不一。是以略加斟酌。去其繁冗。俾从简易。盖以事繁则难于办理。事简则易于遵循。所以使之率作兴事、专心竭力于应办之件也。近闻八旗都统副都统等、于会议之时。多不到班。其到班者、往往不以正务为意。或彼此相谑。言笑无忌。向来公丰盛额、性好戏嬉。想八旗大臣等、从而效之耶。凡人于闲居无事之时、嚬笑尚宜检点。何况身为大臣。在集议紧要之地。而肆无忌惮若此。有此体乎。至于会议到班。皆系奉旨事件。如平郡王、公讷亲等、日在内廷。协办总理事务。自不得分身前往。其海兰、旺扎尔、策楞、永兴等、皆在御前行走。尚且到班与议。而专理八旗事务之大臣、转晏安怠惰。轻视公事。是何意见。着伊等明白回奏。若伊等于奉到此旨之后。又复不喻朕意。但搜寻一二事。参劾一二人。以为奋励振作。则又伊等从前苛刻之故智。而非朕申饬之本意也。总之办理事务、宽严当得其中。若严而至于苛刻。宽而至于废弛。皆非宽严相济之道。嗣后若不悛改。朕必严加处分。朕降此旨。非于即位之初、申饬诸臣以示威。欲其畏惧也。盖以旗务废弛。所关甚大。不得不严加申饬。本欲召入诸臣、面降谕旨。恐伊等仍不能领会朕意。不过免冠叩首。于事仍无裨益。王大臣等、可传旨切谕之。伊等俱受国重恩。自当各加猛省。痛改前非。以副朕之期望。

○户部议覆、户部尚书总理陕西巡抚事史贻直等奏、荒地难于报垦。请将永寿县、原报荒缺地、二千五十四顷八十九亩。以四亩五亩、折徵一亩。共折地四百五十七顷二十二亩。俱照五等地粮科徵。淳化县、原报缺荒可垦地、一千四百九十一顷九十五亩。除雍正十年、应垦限内、已报垦地一百八十二顷三十九亩。无庸折徵外。其余荒地一千三百九顷五十六亩。以四亩五亩、折徵一亩。共折地二百七十九顷三十一亩。俱照铁地科徵。澄城县、原报缺荒可垦地、七百一十二顷二亩。俱照下下地科粮。汧阳县、原报缺荒可垦地、四千四百五十九顷一十九亩。内除雍正十年、限垦地内、已垦水田一顷三十八亩。毋庸减等外。其余各等旱地、一千三百三十七顷五十四亩。以三等地减作五等。以五等地减作七等。以七等地减作八等。以八等地减作九等。俱照递减等则升科。盩厔县、申报新垦南山五老洞山地、一顷三十八亩。亦应三等折徵。共折地四十六亩。照山地科粮。均应所请。从之。

○丙子。以上崇庆皇太后尊号。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

○以太仆寺卿素着、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丁丑。恭上皇太后奏书。上礼服。于中和殿恭阅奏书。毕。上升舆。由右翼门、至永康左门。降舆。大学士捧奏书。由中路前行。至慈宁门下。上由东阶升。至门下东旁立。皇太后吉服。升慈宁宫座。仪驾全设。中和乐设而不作。上诣正中拜位。跪大学士捧奏书。在左旁跪进。上受奏书。恭献。授右旁大学士跪接。置正中黄案上。宣读官捧起、跪宣奏书。曰、躬盛德者、宜受尊称。膺景福者、必崇显号。古今通义。朝野同心。恭惟圣母皇太后。懿德光昭。徽音茂着。正母仪于万国。享尊养于千龄。臣恭荷慈恩。绍登宝祚。敬举显扬之钜典。用伸崇奉之鸿仪。伏冀圣慈俞允。俾展微忱。慰臣庶之舆情。介升恒之福履。臣不胜惓惓之至。谨奏。上行九拜礼。毕。复原位立。皇太后还宫。上出。升舆。还宫。

○诣皇太后宫问安。

○户部议覆、内阁学士方苞疏称、谷价低昂。早晚无定。请嗣后发粜常平仓谷。遇价值偶贵。令州县酌定卖价。一面开粜。一面详报。应如所奏。俾穷民均沾实惠。又南方地气卑湿。存仓之谷。三年不变。岁存其半。两年不变。粜七存三。一年即有霉烂。则春粜而秋籴之。应令各督抚、详按该省风土。并最卑湿各地方。作何存粜之处。妥议具题。又州县秋成买补。或遇谷价腾贵。即将所粜价银。解交府库。俟次年有收、照数买补。应如所奏。并令于邻近州县购买。又称或遇秋粜价贱。除折耗及脚价等费外。赢余较多。即别贮一仓。以备歉岁之用。亦应如所请。至所称照赢余谷数、量加纪录加级之处。恐州县希图议叙、有克扣浮收诸弊。应无庸议。从之。

○又议覆、御史蒋炳奏、州县徵粮三弊。一、田亩科则不同。条编之数、各年有异。花户无从查考。书吏每暗行飞洒。增添毫厘。请徵收钱粮。每年照部颁定额。由布政司核明刊示。遍行晓谕。使人共知科则银数。应如所请。将书吏飞洒之弊、永行禁止。一、州县拆封。每借短平名色。朱标空袋。押令花户添补。胥吏因缘为奸。偷出拆过空袋。私用朱标。向花户勒索。请于拆封时。称兑果有短少。即将原银发出。令花户较准补足。查发出原银。必经胥吏之手。恐有挪移抵换诸弊。应令州县及监拆人员。除毋庸添补者、即将所拆封袋销毁。如有短少应补者、即于袋面注明数目。汇立清单。将应补花户姓名示谕。令于下卯自行补交。一、州县设立官匠。倾销银两。凡花户纳银。无官匠名字印记。即不准投柜。各匠勒索包完。侵渔重利。请嗣后花户纳银。不拘何处银铺。听便倾销。止令镕化足纹投柜。应如所请。将官匠勒索、私用印记之处。永行禁止。从之。

○又议准山东巡抚岳浚疏报、雍正十一年、邹平等六十八州县卫。共垦地一千一百五十一顷二十七亩有奇。应徵银两麦米、照例升科。从之。

○工部议准、直隶总督李卫<锍-釒>称、宣镇新添官兵。应需衙署营房。原议存城兵丁。建造六木□廪大房。其沿边隘口。建造三木□廪小房二间。共估需银三万七百五十三两零。分别实给折算。在司库地粮银内拨给。从之。

○奉恩将军杨安。因病解退。以其弟六十八袭职。

○戊寅。恭上皇太后尊号册宝。上礼服、于太和殿恭阅册宝。毕。奉安于彩亭上。前行。上升舆。随后。由右翼门、至永康左门。上降舆。行至慈宁门外。东旁立。册宝仍设于正中黄案上。皇太后礼服。升慈宁宫座。仪驾全设。中和乐设而不作。上诣正中拜位。跪。左旁大学士捧册宝。依次跪进。上受。恭献。授右旁大学士跪接。置正中黄案上。宣读官捧起、跪宣册文。曰、慈恩垂裕。九重隆尊养之仪。鸿号扬庥。万国仰崇高之福。欢腾宫壸。庆溢寰灜。钦惟母后皇太后、德协坤元。功符地载。宽仁逮下。溥惠爱之宏慈。淑慎持躬。着温恭之令范。承皇考而赞襄内治。俭勤昭浣濯之风。鞠藐躬而备笃母仪。言动示诗书之教。属丕图之肇缵。忻福履之方长。仰荷恩勤。敬稽盛典。合四海以致养。期永奉夫崇徽。总百禄以承欢。冀溥沾夫庆泽。肃循经礼。虔展悃忱。谨告天、地、宗庙、社、稷。率诸王、贝勒、文武群臣。恭奉册宝。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伏愿纯嘏茂膺。寿祺多益。彤廷宝册。鸿名并高厚以无疆。紫极春晖。爱日与升恒而俱永。臣诚欢诚忭、稽首顿首、谨言。上行九拜礼。毕。复原位立。皇太后还宫。上出。升舆。还宫。

○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命喀尔喀扎萨克等、详议定界防守事宜。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曰。准噶尔虽遣使乞和。而防边之事、自宜豫筹。纵彼极其恭顺、遵旨定议。亦不能保其久而不变。朕意彼之乞请。诚与不诚。俱可勿论。惟严备边疆而已。其严备之道、又当计其久远而便益者。盖我大兵之兴、原为保护喀尔喀。而驻劄多年、既占其游牧之地。又用其供运之力。在彼诚不免拮据。而内扎萨克蒙古之在军营者、或有一二无知之徒。不免以我等为喀尔喀故。以致历此艰苦为辞。殊不知众扎萨克蒙古等、首先归顺于我太祖太宗之时。与满洲无异。奔走效力。即如一家。喀尔喀等、虽在后归顺。蒙我皇祖皇考历年惠爱。视伊等亦同一家。初无二致。此次行师。非特保护喀尔喀、亦为遍安众蒙古之计也。但为时既久。事多未便。经我皇考洞鉴。念黄教生灵。欲息军旅。曾降谕旨。朕惟仰体皇考圣心。欲悉彻大兵。休息众人。现今在喀尔喀戍守之兵、宜如何彻回。应否仍留驻若干。驻劄应在何处。其喀尔喀之游牧、如何防护。卡伦后殿、如何安设之处。着详悉定议具奏。再与准噶尔议定边界之事。已经往召额驸策凌、王丹津多尔济、俟其到时。令与尔等公同酌议。此定界之事、乃关系众喀尔喀之游牧。永远生计。必咨询部众、公同商定。始可受益。而扎萨克甚多。不便并令至京。着行文喀尔喀众扎萨克等、将应如何定界。及伊等游牧、或用已力防守。或仍须内扎萨克、与满洲兵保护。着各出已见以闻。俾知朕之彻兵、并非不念伊等而外视之也。特筹其生计有益。久远可行。伊等其知朕恩恤之意。共计久远便宜之道。定议具奏。奏到时、朕详览众议。其言是者、朕将斟酌采用。即有未协、朕亦容之。不加责备也。

○又谕、朕前闻淮分司所属。庙湾、新兴、临兴、白驹、刘庄、伍祐等六场。今岁秋收歉薄。恐灶户煎丁、有贫苦乏食者。已曾于高斌奏事摺内、谕令加意赈恤。毋令失所。今思冬春寒冷之际。及明岁青黄不接之时。贫灶糊口维艰。不得不预为筹画。着该盐政高斌、会同总督赵宏恩、将乏食灶户煎丁、遵照民赈之例。一体加恩。务令均沾实惠。不许胥役地棍等、侵蚀中饱。

○己卯。以尊上崇庆皇太后尊号。颁诏天下。诏曰、朕惟自古帝王。膺图御宇。溯风化之有基。教由慈壸。展显扬之夙志。礼重隆称。尧母纪美于陶唐。太姒表徽于姬室。彝伦钜典。熙代鸿规。钦惟圣母皇太后。德协乾元。恩侔坤厚。温恭秉性。聿彰蔼吉之音。俭约持躬。并赞肃雝之化。奉庭闱而笃孝。孚鉴天心。居宫掖以宣勤。恪襄内治。佐我皇考重华之盛烈。启予国家奕叶之休嘉。诞育藐躬。备劳抚鞠。恩施覃厚。推仁惠以垂谟。牖迪维周。本诗书而示训。畴昔感深母教。长黾勉于一心。今兹仰答慈徽。共尊亲者万国。矧昇平之永庆。喜福祉之懋膺。亿兆嵩呼。近依殿陛。梯航云集。远贡共球。用抒臣子之诚。敬效尊隆之典。礼仪具肃。咨考佥同。祗告天、地、宗庙、社、稷。于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率诸王、贝勒、大臣、文武群臣。谨奉册宝。恭上皇太后尊号。曰、崇庆皇太后。欢愉并洽于宫庭。膏泽宜均于海宇。所有事宜。开列于后。一、在内亲王之福晋以下。公之妻以上。着加恩赐。一、外藩蒙古诸王之福晋以下。公之妻以上。着加恩赐。一、民公侯伯以下。二品大臣以上命妇。着加恩赐。一、从前尚过公主格格之额驸等、照伊等品级。着加恩赐。一、从前恩诏后。升职加衔补官者。悉照现在职衔。给与封典。一、在京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着各加一级。一、在京王公文武官员。任内有降级罚俸住俸者、咸与开复。又在京官员。现在议降议罚者、悉与豁免。一、外藩蒙古王公以下。台吉以上。有罚俸住俸者、咸与开复。其现在议罚者、悉与豁免。一、京城巡捕三营兵丁、着加恩赏给一月钱粮。一、除十恶不赦外。犯法妇人、尽行赦免。一、上三旗包衣佐领下拜唐阿及太监等、着赏给一月钱粮。一、上三旗辛者库当差妇人、着酌议赏赐。一、罚赎积谷、原以备赈。冬月严寒、鳏寡孤独贫民、无以为生。着直省各督抚令有司、务将积谷酌量赈济。毋令奸民假冒支领。一、各处效力赎罪人员、向无定限。多致苦累。殊堪矜悯。着该管官、查系已满三年者。声明犯罪缘由、奏请酌量宽免。一、内务府庄头等、所有累年积欠、在雍正十二年前者。着查明请旨豁免。于戏。隆名丕峻。铭苕琬以扬庥。纯嘏弥增。溥夤埏而锡福。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吏部议覆、光禄寺少卿德尔弼奏、请将内务府总管、照侍郎品级。改为从二品。并议将内阁学士、亦改为从二品。从之。

○吏部议覆、湖南巡抚钟保等疏、请移湘乡县县丞、驻永丰市。湘乡县武障司巡检、驻娄底市。临湘县土门巡检、驻桃林。兼管土门地方。零陵县县丞、驻周堂寺。沅陵县县丞、驻荔溪。裁汰新田县白面寨巡检一员。添设城步县横岭峝巡检一员。应如所请。从之。

○户部议准、内阁学士岱奇奏、旗员历任外省。有在任所置产者、令各自首出。交该省督抚、勒限责令变价回旗。如有隐匿不报、查出财产入官。地方官失察、照例议处。得旨、依议。向来涿州地方、旗人在彼居住者甚多。有广置田产、为恒居常业之计者。有躲避差役、苟且偷安者。伊等身系旗人、久居民地。介乎两歧之间。稽查殊有未便。若言京中无产养活。现今畿辅之地、设立井田。营治地亩。俱有田可耕。尽可谋画生理。将此等人口、移往彼处、垦种井田。以图养赡。似属妥协。着八旗大臣、查明详议具奏。

○又议准、奉天府府尹宋筠疏称、复州属、复盛复宁复古等三社。并宁海县之积金一社。附别社完粮地亩。均请照银地额数、改徵银两。从之。

○又议覆、安庆巡抚赵国麟疏报、雍正十二年、安庆等七府州属。开垦水田、二十九顷八十九亩有奇。旱田、一十二顷九十五亩有奇。并寿州民人认垦旱地、六顷十亩有奇。应令该抚、俟升科之年、照额徵解。从之。

○又议覆、总督衔浙江巡抚程元章疏报、雍正十二年、嘉兴等七州县。开垦并改垦田地山草荡河、共一百五十三顷九十八亩有奇。又定海县、垦户开垦田、三顷九十五亩有奇。所有应徵银课米石、均令按年照数徵收。其上虞等县、额外开垦田地。应令该抚查实、照例升科。从之。

○兵部议准、副都统李元亮疏请、汉军养有兵等。准与汉军武童、一体考试。从之。

○又议覆、广西右江总兵官潘绍周疏称、广西武弁缺员。有距省遥远者。应酌量品级崇卑。令总督提镇、分别就近委署。查镇属员弁无多。若都司守备缺员。即令总兵委署、于体制不合。应请嗣后广西都司守备缺员。就近令提督拣员委署。仍即报明总督。游击以上、无论远近、仍令总督拣员委署。从之。

○庚辰。上诣奉先殿行礼。

○诣火神庙行礼。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礼部议覆僧道给与度牒一事、虚文多而实际少。与朕意尚不相符。朕之谕令清查僧道者。并非博不尚佛老。屏斥异端之名也。盖以僧道之中。有应付、火居、二种。借二氏之名。而作奸犯科、肆无忌惮。恐将来日流日下、更无所底止。是以酌复度牒之法。辨其薰莸。判其真伪。使有志焚脩者、永守清规。而市井无赖之徒、不得窜入其中。为佛老之玷。此乃培护二氏法门之深意。望其肃清严整。若朕有沙汰僧道之心。则何不降旨勒令伊等还俗。而乃酌复度牒之制。慎加甄别。又何为乎。至于给发度牒一事。若经由僧道录司之手。势必又滋苛索之弊。且礼部议称度牒一张、交银三钱。夫交官者虽仅三钱。而本人之所费、恐十倍于此矣。此等之人、亦吾赤子。朕岂忍歧视。而使之不得其所乎。僧有宗门教门律门之分。皆遵守戒律、清净焚脩者。即应于此中选择僧录司、以为缁流之领袖。或亦可行。至于应付僧徒、皆令受戒。给与度牒。若不愿受戒者勒令还俗。此事礼部所议、多有未备。着总理事务王大臣、会同九卿、定议具奏。若有以此举为多事。无益僧道、而徒滋烦扰者。亦准奏闻、请旨。

○兵部议覆、左副都御史署甘肃提督二格奏、查从前散给兵饷。常有不肖队目。将饷银收回。指扣还欠项之名、任意掯留。甚至尽行侵用。现今刊发流单式样。严饬五营。将兵丁应关饷银数目。填注单首。如有欠项者。将所欠何项。作何分季扣还。并已扣现扣未扣数目、逐一开明。令将备等查扣清楚。足兑包封。当堂呈验。连单给发。兵丁照单领银。可免侵渔之弊。并请通行直省各督抚提镇、亦照此办理。应如所奏。从之。

○又议覆、吏部尚书署陕西总督印务刘于义奏称、肃州城守营所设守步兵丁。足以敷用。惟一切远役。必须马兵协济。请于新兵内、摘马兵五十名。步兵一百五十名。守兵三百名。又肃州镇标、原议挑足战兵三千名。肃州镇营制、向系马八步二。今添募之兵、应仍照马八步二补额。其镇标、除拨入城守营马兵五十名外。尚有新旧马兵二千五十名。不敷马兵三百五十名。先于新旧步兵内、挑选精壮拔补。如不足数、再行召募补额。至肃镇、除拨入城守营步兵一百五十名外。尚有步兵三百八十六名。不敷步兵二百十四名。除可以拔补马兵若干名外。其余按照步兵不敷之数召募。均应如所请。从之。

○以署兵部刑部尚书傅鼐、为刑部尚书、仍兼管兵部尚书事务。

○以陈世倌、实授都察院副都御史。

○以右春坊右中允任启运、署日讲起居注官。

○以故奉恩将军尤奇之子寿克袭职。

○西安按察使何师俭、因病解任。以原任直隶按察使魏定国、署西安按察使司按察使。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