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卷之九【2 / 2】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奏言、大兵既彻。若喀尔喀蒙古等、必需内兵防护。请酌留东三省兵五千名。驻劄鄂尔昆。现今鄂尔昆贮米甚多。可支五千人数年之食。其察罕廋尔所贮粮三万余石。亦应运赴鄂尔昆。又归化城、路当通衢。地广土肥。驻兵可保护扎萨克蒙古等。调用亦便。请于右卫兵四千内、酌拨三千。并军营所彻家选兵二千。热河鸟枪兵一千。并令携家、驻归化城。若喀尔喀等自能防守。鄂尔昆不必留驻内兵。则归化城、请再酌增兵四千为一万人。令其留戍。设将军一员总理。副都统二员协理。所留右卫兵一千名。以副都统一员领之。仍隶归化城将军管辖。并请特命大臣一人驰往、会右卫将军岱琳卜、归化城都统丹津、根敦、尚书通智等。相视形势。其戍兵如何分驻。及筑城垦田、以足兵食等事。详悉确议具奏。再扎萨克蒙古北边、因保护游牧。拨科尔泌等三处会盟兵五千。驻乌尔辉音扎罕。乌朱穆秦。苏尼特等旗下兵二千。驻达里刚爱。今大兵既彻。亦令各归所在听调。再车臣汗部拨兵一千。在边上游牧操练。亦应彻还。再哈密回子等、归顺已久。亦应驻兵防护。今哈密贮米二十万余石。其赛巴什达里雅垦种田。每年可得米一万余石。不需内地运送。现在令查郎阿等、酌议安西驻兵事宜。若安西增驻兵五千。可即其中拨二千赴哈密驻守。不必议增。再哈密、安西、守边绿旗兵。向隶提督总兵官管辖。可以无庸更遣满洲将军大臣等。从之。

○礼部奏。岁暮祫祭太庙。自二十六日为始。斋戒三日。世宗宪皇帝岁暮致祭礼。应移于二十五日。从之。

○正黄旗满洲都统、带领承袭云骑尉金泰引见。得旨、布尔哈云骑尉。着金泰承袭。此世职止应袭此一世。但布尔哈阵亡可悯。再加恩承袭二世。伊子孙倘有另行效力之处。伊袭官之时、再加恩赐。

○丁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诸王满汉文武大臣。朕自即位以来。兢兢业业。时刻以皇考敬天勤民之心为心。凡政事之张弛。治理之竞絿。惟恐不能协乎大中至正之矩。以致获戾于天心。乃当三冬望雪之时。而天恩未降。朕穷疑政治之间、有所阙失。用是焦劳祗惧。晨夕不宁。今于立春之前一日。上天普赐瑞雪、至于盈尺。始信天意鉴佑。我君臣数月间所办事务。尚未谬戾。深为感庆。但朕受天眷顾。当益思所以敬承之。倘稍有自恃之念。而乘之以懈肆。无论不能永邀恩佑。而于目前所以降福之天意、已多负矣。盖朕之受恩于天。犹尔臣工之受恩于朕也。臣工受朕之恩。固当欢忭感激。然尤必问之于心。在已果有可加之恩。而后受之无忝。倘并无劳绩可纪。职业可报。而虚受宠荣。其能无愧于心乎。果其实无忝于臣职。即朕不加恩。仍可无愧。尔诸臣受朕恩而益宜自勉。朕受天恩而不敢自恃。同一理也。夫朕之所与共治天下者、诸臣也。诸臣与朕、谊关一体。当思何以惟日孜孜。钦承罔斁。以辅朕之不逮乎。朕思皇考十三年之训迪臣工者。制治保邦之道。无不备举。惟是诸臣不能善体圣心。于所降谕旨。总未领会。粗者仅得其肤末。而奉行不善者。比比皆然。朕禀承先志、以为训行。迩来见总理事务王大臣。皆能深知朕心。抒诚宣力。其部院大臣。亦颇各勤职业。不趋巧薄之习。至于八旗大臣。全然不知朕心。每每错会朕旨。即如朕因诸臣条奏旗务头绪繁多。章程不一。是以略加斟酌。去其繁冗。俾从简易。正欲使之易于遵循。可专心竭力于应办之件也。而八旗大臣等、于会议之时。多不到班。其到班者、往往不以正务为急。彼此戏笑。其晏安怠惰。轻视公事若此。此即错会朕旨之明验也。夫事务宽严、贵得其中。若不揆夫理之大中。而以私意相测度。则用宽而失于废弛。用严而流于苛刻。其何以协中正之则。劢相我国家乎。夫君臣本属一体。而天人本属一气。诸臣常以朕心为心。则可以不负委任。朕与诸臣常以天心为心。则可以永承眷佑。慎终如始。以答天庥。我君臣当共勖焉。

○又谕总理事务王大臣。三冬正在望雪之时。朕心朝夕虔祷。今蒙天赐瑞雪。于立春之前、应时而降。朕心不胜感庆。上天加恩于朕。朕当行庆施惠。下及兵民。在京八旗护军披甲等、着赏给一月钱粮。五城所设饭厂。着加赈一月。可即传谕各该衙门知之。

○又谕、从前条奏、旗人不许在外置产者。盖以旗员历任外省者甚多。往往回旗之后。遗留田产于任所。安设家人。潜匿户口。滋生事端。不得不防其流弊。并非为驻防弁兵而言也。夫驻防弁兵久于其地。所有产业。皆远年所置。以养赡家口者。若概令变卖。必致妨其生计。此乃奉行错误。非立法之本意。着该部即速行文外省驻防将军等知之。

○直隶总督李卫疏报、腊雪应时大沛。得旨、此番瑞雪。实可谓浩荡天恩。朕感庆之怀。笔不能宣。惟有益凛戒惧。以仰承上天皇考之恩眷。卿未待各属之报。速速奏闻、甚是。俟各属报到时。再陆续奏闻可也。

○戊子。尚书通智等疏言、前大兵驻察罕廋尔、原于归化城设台。嗣以将军宗扎卜奏、由张家口直向军营。近千余里。因议改设。颇费帑金。后范毓馪等、亦遂由此运米。若复议移设归化城。道远、且恐损驼。今军营运粮四万石。现在台站所运大半。其小半、令范毓馪等、别由归化城、用商挽运。诸商辐辏。兼贩私货。即范毓馪等、亦藉其力。若闻设站运米。将谓商贩不行。各卖驼马。收拾廛屋。异日粮或不敷。别有加运之事。一旦无从购募。且合计办米原价。兵弁粮饷。并绳袋驼屉马价、及人夫路费。颗粒未运之先。已费帑金二十余万。计目今奏定之数。由台站运米二万四千石。需银十五万一千二百两。公同悉心筹算。详询商人。亦云用此银数。即可运至鄂尔昆。且今军机事少。将来兵数渐减。用米渐省。应将归化城之米石暂停。度用兵形势。俟一二年、再议移站。无碍目前运务。且留余地、以备他日增运。若因张家口台多费钜。一转移间。或量减数站。即可节粮马之费。倘急议移站驼运。先增一番经费。于军务毫无禆益。得旨、此奏甚是。交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议奏。寻议、现在鄂尔昆彻回大兵。惟留驻五千名。每年需粮渐减。近范毓馪、自请以明年运送军前米四万石。不用脚价银两。径挽运赴军。以补从前亏缺。以察罕廋尔、乌里雅苏台两处。所蓄米六万余石。并已运至鄂尔昆。合本处所存三万余石、已十三万石有奇。足支五千兵丁数年之用。无庸更运。其议移站驼运、应停止。并通智等所奏、明年用内地扎萨克、喀尔喀、购募车驼运送。亦应停止。从之。

○是日。丙辰年立春。顺天府进土牛、春山、宝座。

○以故一等子拉欣子英照袭爵。

○己丑。命减朝鲜国馈送诏使仪物。谕礼部。曰、朝鲜国、感戴我朝之恩。虔修职贡。甚为恭敬。凡大臣官员之差往彼国者。向有馈送仪物之旧例。朕以厚往薄来为念。若令使臣照例收受。恐该国不免繁费。若概不收受。又恐该国王以使臣远涉、缺馈赆之礼。有歉于心。着从此次诏使始。凡馈送白金仪物等项。悉按旧例、裁减一半。永着为令。该部即行文该国王遵行。

○命追谥诸臣。谕曰、易名之典。古昔所重。我朝赐谥、尤为谨严。亦有当时未蒙锡予。而追谥于数十年之后者。盖以事久论定。协乎懿好之公也。皇考世宗宪皇帝风励臣工。肇举贤良祠祀。诚旷古钜典。其列祠者。如一等公福善、大学士魏裔介、将军佛尼勒、莽依图、都统冯国相、尚书汤斌、徐潮、马尔汉等、其殁时、皆有恤而无谥。朕思诸臣既与贤良之祀。似宜邀易名之典。其应否追谥之处。着九卿会议具奏。

○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奏、据平郡王福彭奏言、盛京系开创要地。居住宗室、觉罗、三百余人。内资质可成就者颇多。惟离京遥远。不知勤学。而族长等、复不能悉心训导。请照京城两翼宗学之例。设立宗学。饬交将军、府尹、慎拣满汉教习令其讲读满汉文。练习步骑射。后有文学成就。弓马娴熟者。准赴京考试。艺射精者、可备选侍卫。再盛京居住宗室等。向无专管之员。现遵旨会议。于宗室公内、派出三人、赴奉天祭谒陵寝。当即令其巡查管束。并稽查族长等贤否。如果才能称职。遇有陵寝员缺、酌量升用。应将所奏。交宗人府详细定议。得旨允行。

○大学士鄂尔泰等奏、直隶总督李卫移称、中书舜岱、自广西赍诏回京。路由庆都县。因细故殴打马夫。咆哮公堂。应交部察议。得旨、从前皇考时、凡官员出差在外者。俱谨守法度。今朕即位之初。舜岱辄敢生事滋扰。甚属可恶。总督李卫、不为隐匿。据实移文内阁。甚是。舜岱着交部严察议奏。

○以原任河东总督王士俊、署兵部侍郎。

○庚寅。孝庄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西陵。

○上诣雍和宫梓宫前、行岁暮告祭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京城有普济堂二处。育婴堂一处。收养无依之穷民、及抛弃之婴孩。由来已久。其经管之人。实心行善。有存孤恤老之风。从前皇考曾两赐帑金。并锡温纶。以旌义举今朕即位。广沛恩膏。而辇毂之下。乐善良民。敦行不怠。朕心嘉悦。三处、各赐银五百两。以助其赡养之费。着内务府、即行给发并将朕旨宣谕知之。

○辛卯。以恭上崇庆皇太后尊号。遣官颁诏朝鲜国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皇祖妣仁皇后外家。俱蒙恩赐公爵。惟孝昭仁皇后外戚。未曾加封。二等公讷亲、向蒙皇考嘉奖。以为少年大臣中、可以望其有成者。今朕即位以来。讷亲行走勤慎。实心供职。着晋封一等公、世袭。以示推锡恩荣之典。

○又谕、朕闻淮安府阜宁县所属射阳湖地方。于雍正五年。经齐苏勒、题升淤地八千一百余顷。升租银四千余两。又康熙五十九年。查丈射阳湖北岸淤滩案内。有民人周士孔、杨景希、升地四百余顷。应升银一百七十两。俱系有粮无地。小民赔累难堪。是以向来积欠累累。从未清完。今各项旧欠、虽已蠲免。然将来新赋无出。势必仍行徵比。甚属累民。着将前项升地八千六百五十顷四十九亩零。租银四千二百六十一两零。俱行豁除。以苏民困。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朕前闻蒋国祥、居官声名不好。是以谕令解任、来京引见。今据巡盐御史三保参奏、蒋国祥扣克倾销银两、苦累工匠等情。蒋国祥、着革职。并伊家人。交与该督李卫、审明定拟具奏。若蒋国祥任内、再有亏空挪移勒索等弊。着三保、一并查明题参。

○禁督抚无故传唤属官等积习。谕曰、督抚之于属员。体统虽分尊卑。均有办理地方事务之责。属员惟当实心供职。不宜以趋走逢迎为尚。督抚亦当体恤属员。减其传唤。恕其末节。俾得纾暇、以理本任之事。朕闻附省之首府首县。不论有无紧要公务。每日伺候督抚衙门。侵晨而往。日午未归。率以为常。恬不知怪。其督抚同城者。抚传未归。督传又至。仆仆于道。左走不遑。夫附省郡县、催科狱讼。较他处更为殷繁。即令专心致志。犹恐精神不逮。乃似此竭蹶趋承。必至废弛本任事务。是以抠谒为重。而以职事为轻矣。朕更闻闽广督抚司道等官。彼此宴会。废时失事。属员效尤。此处至今未改。凡诸积习。甚非大吏之所以董率属员。与有司之所以恪恭厥职也。嗣后各宜留心改易。凡附省郡县有司。督抚非有面悉之事。不得无故传唤。其离省各属官。尤不得轻离职守。如有逢迎应酬。作无益以害有益。并启夤缘弊窦者。更玷官方。朕必加以严谴。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准、江南总督赵宏恩奏、查出年希尧管关徵课。以十足纹银、作九七扣算。又货税外加平色。通计每两加至四钱四分有零。又楼税、每货百斤。私收银一厘五毫。又巧立客费、揽头、看舱、照票、验票、捍量、算手、抽单、桅封、小饭钱、各种名色。总曰饭食。以避各色苛取之名。请立定章程。嗣后除正额盈余、及加一火耗外。毋许丝毫多取。从之。

○是日起。上以岁暮祫祭太庙。斋戒三日。

○壬辰。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祖鲁、居心险薄。行事乖张。着革职。发往台站效力。耿韬既无子嗣。将伊本身发往台站效力赎罪。

○纂修明史总裁大学士张廷玉等奏、纂修明史告成。得旨、明史纂修多年。藁本今得告竣。但卷帙繁多。恐其中尚有舛讹之处。着展半年之期。该总裁率同纂修官、再加校阅。有应改正者、即行改正。交武英殿、刊刻陆续进呈。其在事大臣官员生监等。着交部议叙。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覆、定边大将军庆复疏报、乌逊珠勒之战。贼以大队冲击时。有调赴驻防兵三百、营总敦珠克、扎尔布、二人率之。力战杀贼。奋不顾身。存者五十四人。内受重伤者四十九人。均属义烈可嘉。应将阵亡者加恩。负伤者议叙。从之。

○以署奉天将军柏秀、为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三等伯黑格、缘事革职。以其弟李坦袭爵。

○召署湖广永州总兵官催起潜、来京引见。调马兰镇总兵官吴正、为湖广永州总兵官。以副都统永昌、为马兰镇总兵官。

○癸巳。以岁暮祫祭。前期遣官祭太庙中殿。后殿。

○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内阁、今日礼部奏进元旦于皇太后前行礼仪注。朕谨奏闻。皇太后谕令停止行礼。朕复行奏恳。仍未允行。朕以乾隆元年元旦、率同诸王大臣等、于皇太后前行礼。关系国家大典。礼不可阙。再四恳请。始奉懿旨俯允。并谕王妃命妇等、免其行礼。

○甲午。祫祭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

○遣官祭孝敬宪皇后。

○遣官祭太岁之神。

○乙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是月。苏州巡抚高其倬奏查勘阜盐等五州县、分别成灾不成灾。照例蠲赈。得旨、赈济贫民。务须殚心奉行、以防弊窦。俾闾阎均沾实惠。其余应题请者、照例具题。

○苏州织造海保奏、江南田赋繁重。请免耗羡、变通以筹经费。得旨、汝奏请全免钱粮之耗羡。而以关税赢余、为各官养廉。独不思商贾亦吾民乎。近来大以税重为苦。伊等不当蒙宽减之恩耶。汝有司榷之责。但当以清弊恤商为本。不当为越位之谋。至于减耗养廉之事。目前尚无良策。俟朕徐徐经理之。

○漕运总督顾琮奏、请将各关税务所有盈余银两。据实归公。得旨、关税之弊。朕所素知。近日条奏者亦多。现交廷议。当徐徐经理之。一时不得良法、奈何。即如税差一事。有谓宜交地方大吏者。有谓宜遵旧制差旗员者。朕意尚在未定。而姑舍是。汝若有意见。可密奏闻。年希尧参后。淮关向后光景若何。确察具奏可也。

○大学士总理浙江海塘事务嵇曾筠奏、敬陈海塘章程事宜。一、<锍-釒>挖南岸沙洲、以导水势一、采办江浙条石、以济工用。一、广购桩木、多委干员量收。一、委办柴朿、革除殷户经管。一、详定土价、发帑金鸠工儹筑。一、办运块石、给工价、毋许扣克。一、甄别两营塘兵、责令厅营督率。一、选调练习工员、分委监工抢筑。得旨、以上数条。可谓措置咸宜。朕实庆海疆得人。从此永永宁谧。安澜底绩。卿功可垂诸竹帛矣。

○巡察山西刑科给事中黄祐奏、请敕下直省督抚。严饬属员。凡审案固不可怀挟私意。袒势恶而屈平民。亦不可巧执偏心。纵刁顽而凌绅士。得旨、朕遵奉皇考圣训。以中平之道治天下。期于仁渐义摩。久道化成。庶无偏轻偏重之患也。汝此奏未尝不是。然会意一差。或奉行不善。则流弊从此始矣。思之。

○陕西延绥镇总兵米国正奏。延绥镇领办恩赏息银。四年来尽皆捏饰。据实陈明。仰恳酌量变通。得旨、此皇考加惠兵丁非常之旷典也。惟是奉行不善。易滋弊端。汝摺中所奏、俱是实情。但朕展转思维。总无良法。且不悉地方情形。可将此奏、及朕旨。告之查郎阿、刘于义、令其悉心筹画。尔等会同定议具奏。勿以加恩兵丁。转成累兵之举。或致商民受累。皆万万不可者。边地营运既难。若减少利息。量入为出。以惠兵丁可乎。

○四川总督黄廷桂奏、黔省调拨兵丁、派员统领前往。得旨、黔省若再有咨调。即照此一面办理、一面奏闻。兵弁原提督之专责。不可以现解总督职衔、有所歧视。致黔省或有所掣肘也。乌蒙虽无事。不可稍涉疎忽。若防范微有丝毫不密。当此逆苗接壤。易为煽动之秋。略生事端。则汝与杨馝、不能任其咎也。

○定边大将军公庆复等、具摺请安。得旨、朕体安。尔等好。据奏哈尔丹策凌之使臣充奇纳喀等、于十一月二十二日、自巴里坤起程来京。事体情形、可以顺竣。此皆赖皇考在天之灵。仰邀天贶。垂佑后人深思。朕甚怆怀。且加感悦。是以特降谕旨。令额驸策凌、率领王丹津多尔济、酌议定边一切事宜。额驸策凌来京后。大将军庆复、仍小心防范。不得稍有疎懈。与副将军等、一心防守。平日无事时。尤当警备。朕所悦者。并非为伊请和。自此无事。况两国和好之名。朕尚不准。朕仰赖天恩。为中国之主。岂屑与伊微小部落台吉和好耶。但息兵乃仰体皇考抚恤生灵至意。朕所悦者也。故朕但议理政事耳。

○是年、旌表孝子、直隶等省马尔毅等二十三人。孝妇、直隶省李氏一口。孝女、江苏省方氏一口。守节合例、八旗满洲保格妻傅氏等八十口。蒙古布达里妻五齐雅尔氏等四十四口。汉军郎应毕妻宜氏等二十二口。内务府镶黄旗方策妻王氏一口。奉天等省驻防哈尔吉纳妻瓜尔佳氏等十口。直隶等省胡行谦妻刘氏等七百二十口。夫亡殉节、汉军白有文妻杨氏一口。浙江等省庄明扬妻潘氏等二口。未婚守志、汉军何琏妻张氏一口。江苏等省承王言妻徐氏等十一口。义民、陕西王名裔一名。百岁寿民、安庆等省杨士英等三名。各给银建坊如例。

○一产三男郭若文等、二十二家。卷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