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卷之一百三十七【2 / 2】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工部议准直隶总督孙嘉淦疏、张家独石二口。边地最寒。居民稠密。所需煤炭。倍于他处。柴薪稀少。不敷炊爨。请于张家口外之土木等处。独石口外之东槽碾沟等处。开采煤窑。从之。

○又议准河南巡抚雅尔图疏请、疏浚上蔡县境内之茅河蔡河泥河。于洪河洩水口内、建竹络乱石坝一、以节水势。于茅泥二河两岸、筑土堰一、以束水流从之。

○癸亥。上耕耤。诣先农坛行礼。更服。至耤田所躬耕三推复加一推御观耕台。命怡亲王弘晓、裕亲王广禄、和亲王弘昼、各五推。吏部尚书讷亲、户部尚书陈德华、礼部尚书任兰枝、兵部尚书鄂善、刑部尚书来保、工部尚书陈世倌、左都御史杭奕禄、左通政罗丹、大理寺卿嵩寿各九推毕顺天府府尹、率农夫终亩。赏赉耆老农夫如例。

○甲子。上御乾清门听政。

○奉皇太后居长春仙馆。

○幸圆明园。

○工部议准川陕总督尹继善奏、汉中府西乡县木马河北岸一渠、溉田万余亩。请于下流接开。灌溉更多。从之。

○予故浙江温州镇总兵吴开增半葬、祭如例。

○乙丑。吏部议准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奏、东昌府上河通判、管运河工程百七十余里。卫河百八十余里。工长汛远。又兼管东昌府属州县粮务。当收漕监兑之时。正挑浚运河之候。河工漕务。兼顾实难。东昌现有清军水利同知。职务甚简。各州县是其所辖。应将粮务归同知兼管。通判专司河工。从之。

○是月。奉天主府尹吴应枚奏办理流民条目。一、愿入籍者。准取保结。给照编入。一、不愿入籍、一时又未能回籍者。暂作另户编甲。陆续给照回籍。一、游手好闲生事不法者。照例治罪外。递解回籍。一、老弱孤苦疾病贫乏、原籍无亲戚中投者。酌给资送。不愿回籍者。添设孤贫口粮安插。一、商贾工匠。从前在奉寄居者。地方官给照、无照不许存留。一、旗人披甲当差者。雇人耕种。须家长雇主结报。门牌注明。去来随时报明领催乡保。牌上无名者。不准存留。一、海船到奉。船长将格票呈验。开船时、查点人数。毋许遗漏一名。如有暂留。须报明存案。附入另户。一。关外佃种民人。照原编牌式、另给一牌、无牌不得擅放进边贸易。一、辽阳州刨煤人缺。募本地旗民补数。不得仍召流民。一、旗民熟地内。如有遗漏欺隐。一年内不自首者。治罪、追息。一、查办事件。旗民各官。须亲会同清理。约束兵役滋扰。得旨。此亦不过其大端而已。至所以行之之道。则在汝因时制宜。严察胥吏之弊。则得矣。寻奏、奉旨清理流民。群黎感悦。得旨。览。朕非博万民之感悦也。亦只行其心之安、而求其事之当耳。

○直隶总督孙嘉淦、为前奏永定河开堤放水。不加谴责。奏谢。得旨。览。此事卿所办理。容有未妥处。至卿一力担承。毁誉不顾。朕始终嘉之。

○又奏明遵旨回保定、及亲勘村庄。得旨。所奏俱悉。永定河一事。卿所见不为不正。但办理之间。因卿易视之。故有此失耳。虽令另议。卿仍不可不一力担承。为朕了此一事。而尤不可不详细办理。以致复蹈前辙。不然。朕与卿起初如此。办理之意。岂不为冒昧耶。

○又奏、近闻独石口外七八十里。有红城子。乃元中都旧基。沟渠井邑。尚有遗踪。又百余里。有开平城。乃元上都旧基。城郭犹存。控扼张家独石二口。为形胜地。若驻劄重兵。能助神京右臂之势。且土肥地阔。满兵据为世业。耕田牧马。可以富强。此实久远之计。必须身亲相度。乃敢建议。现拟遍阅边关。自保定前往宣化。经过京城。入觐请训。得旨。卿回道亦必由京师。彼时再来陛见。则此次巡视办理情形。皆得面陈。亦可就近廷议。此去可无庸来京也。

○吏部尚书署两江总督杨超曾奉谕查奏、战船贩赁贸易。江省并无此弊。惟修造不免苟且涂饰。请每年盘查军械时。一体查验。得旨。总在汝等督抚提臣。时刻留心查察耳。不然。虽详定律令。究无益也。

○江苏巡抚徐士林奏、社仓条目大备。而未收其效者。则有司奉行不善之故。盖劝捐之事。非可法绳。限数即属勒派。差催更滋扰累。不乐捐者一。仓在市镇。建设又少。离乡窎远。输运艰难。不乐捐者二。社长不得其人。出纳不公。贷者兴怨。捐者生悔。不乐捐者三。社仓拨济外郡。一社之谷。不获充一社之用。则捐谷者不见德于邻党。领谷者不知物所自来。施惠于不能见惠之地。不乐捐者四。社仓奖励之法。定例已久。曾无一二举报。是地方官不守力举行。无从取信。民间遂指为贝文。不乐捐者五。至牧令贤否。存心不同现察核捐谷多少。以为殿最。得旨。览奏俱悉。此则仍宜酌量。若属员皆务多捐为最。保无勒派之事乎。

○安徽巡抚陈大受奏、安省中贯大江。北控长淮。支河曲港。处处通流。其中渔船聚集。最易藏奸。应编立保甲。取具同业互结。将两艄旁、用白粉黑字。注明居住村庄、及地保名姓。不则即系匪船。地保报官审究。尤在毋致滋扰。亦弭盗之一法。得旨。览。

○署江西巡抚包括奏陈江省情形。力图作新整顿。得旨。所奏俱悉。量力徐徐为之。不然。徒有更张之名。而无整饬之实。非徒无益而且有害也。

○刑部尚书署湖广总督那苏图奏、楚省钱少。民间所用。不特沙板漏风鹅眼榆荚等钱。公然配搭。甚至将前代废钱。并指顶大之小铜片。作为钱形。以及铁锡等、造作埋藏旧钱。搀杂行使。屡禁不止。每千换银一两二三钱。军民苦累。奸徒乘机私铸。需钱甚亟。鼓铸刻不容迟。查滇省现有金钗厂铜。可酌拨一年。而汉口铅锡。俱可就近采买。请即开局鼓铸。再滇铜采买者多。恐不能源源接济。闻北南二省。俱有铜厂可开。现在察访筹办。得旨。所议俱属妥协。竭力办理可也。

○又奏、北南二省食盐。俱由汉口发行。汉口盐多价贱。则盐价俱平。汉口盐少价昂。则盐价益贵。淮商旧习。将盐船沿途停压。故示盐少。以期价昂。又虚开价值。宁使暗为贱卖。不肯明示减少。水贩铺户。因得贱买贵卖。民间仍不能受盐多价减之益。又盐船湾泊汉口。无栈房堆积。俱于船上发卖。凡买盐。先至船上看定盐色。始往商店兑银交易。买定后。商给领水程。赴船起盐。船户水手。每包暗偷数两。又每百包扣留数包。名为折扣。又每包取钱二文。名为个子钱。又有开舱发脚等银。查船户水手。原系各商雇倩。包载包卖。岂容如此勒索。再楚民每于盐贵时。不待官司查减。辄行争买。无赖之徒。即借端生衅。种种弊端。现行禁戢。得旨。惟在卿秉公妥办耳。

○河南巡抚雅尔图奏、乾隆四年。河南、山东、江南、三省被灾。有穷民典鬻子女者。请降旨、不论年限。不拘常例。俱准照原价取赎。得旨。此在汝等督抚自行劝谕、于本省则可。岂可以朕旨勒令数省皆然乎。

○山东巡抚朱定元奏明遵旨广行教化。饬令有司廉访多士、有不求声誉。闭户潜修者。酌量奖劝。振兴省城书院。并令各州县多设义学。敦访名师。得旨。所奏俱悉。然虽如是。彼闭户潜修者。未必肯博有司之廉访。而有司之廉访者。仍属好名者流耳。又如振兴文教。固属美事。然果能使比户之民。人知孝亲敬长。重义轻利。此即兴文教之实。正不在多设义学。延访名师。若然。反非朕原旨之意矣。

○山西巡抚喀尔吉善奏请赐戴花翎。得旨。准汝所请。但朕闻得布政使萨哈谅、操守不清。学政喀尔钦、取录不公。亦有簠簋不饬之名。汝为巡抚。何置之不闻耶。且宽厚姑息。取悦于人。是汝之过。而因以获罪于皇考者也。今朕复用汝。而汝不知改过自新。可谓不具心胸者矣。此旨到日、即将二人过端。严行查察。若有实据。具题参奏、不可取恩市誉。汝若肯以身家换二人之感汝。则亦由汝而已矣。

○又奏、太原府城西。旧有土堰、以捍汾河。每五六月间。山水骤发。当大溜冲。现河身已逼城西北隅。势甚危险。河旁悉浮沙。不能建石堤。惟于水发时。抢修顶冲。但料不豫备。临事罔济。请于岁修外。另动项办料。以备急工。得旨。着照所议行。

○绥远城建威将军补熙等奏、上年遵军机大臣议。将生息银两。停止借与官员。开铺生息。现贮息银。请于明年正月起。遇兵丁白事。赏银八两。俟生息再多。红事亦赏银六两。得旨。着照所请行。

○又奏、右卫另户幼丁。及岁者甚少。请仍于官兵户下家奴内、将健壮挑补马甲。俟四五年后。幼丁长成。再请停止。得旨。着照所请行。

○两广总督马尔泰奏、安南向例两贡并进。计自乾隆三年至今六年。又值两贡之期。例应于本年春夏之交。先行咨报。设有迟逾。移檄询问。惟是自乾隆四年以来。安南国内匪目韦福琯等。逞逆弄兵。至今未息。贡道或实有梗塞之处。又闻已新立有国王。是该国正在扰攘之际。修贡设或稍迟。似不必即为催督。得旨。军机大臣等议奏、寻议、令该督行文该国王。准其暂行宽假。俟道路开通。即修职贡。用示体恤外藩之意。得旨。依议速行。

○广东按察使潘思榘奏、粤民多聚族而居。各建宗祠。置尝租。岁入。实费于祭祀及给族人等用、甚鲜。余以生息。月积岁累。偶与外姓睚眦小忿。通族扛帮争讼。一切费用。取给尝租。甚至按户派丁。雇倩打手。酾酒击豕。列械争斗。狡猾者发纵指使。贫困者挺身斗格。酿成命案。则尽人抵偿。拨给尝租。养其妻子。以故人。心乐于从事。即一族内。亦复分房角胜。嚣陵成习。讼狱滋多。为风俗大害。通省皆然。广潮等府尤甚。请仿范仲淹义田法。令地方有司、晓谕每族、公举老成公正二人。为族正副。甄综尝租。祭祀等用外。凡族中。有鳏寡孤独老弱废疾不能存活者。婚嫁愆期丧葬无力者。子弟贫不能读书者。酌量周恤。设义学。资膏火。先将岁入租息实数支用条款。呈明地方官核定。不许侵冒偏枯。如有仍为讼费者。究处族正副。追出讼费。买谷、增贮社仓。以赈乡里。则人心静。风俗醇。于粤东大有裨益。得旨。告之督抚、详酌而行。

○又奏、琼州府属崖、陵、昌、感、儋、万、定、七州县。黎人最多。除生黎居深山。其余多与民错处。言语相习。并通晓官音。就学从师本易。请照苗童义学例。量地方远近。设义学。择本地贡生生员中、品学兼优之士教之。资以膏火。有识字成诵者。量加奖劝。能文章应试者。许考试。则黎人薰沐教泽。愈知安分守法。土棍汉奸。末由欺诈。得旨。将此摺交督抚、听其议奏。

○云南总督公庆复遵旨议奏、金沙江通川河道。原为从古未开之水径。但人力可施。尺寸皆有利益。滇省沿江夷寨。均已宁谧。圣川省有名土族。正宜乘此闻河稽察。消弭隐患。且向日人迹不到之区。开河后、添营设汛。联络声威。商贾趋集。二省均属亟图。况迩年各夷村寨。绝无凶顽出没之事。惟是交界理宜慎重。早已将一切工程。管束事宜。咨商川省督抚提镇办理。得旨。所奏俱。悉。尹继善久任滇督。地方情形。是所熟悉。今复。为川督。此事卿正与彼共理。汝二人皆明体达用之大臣。为朝廷办理此等大事。自有和衷妥议也。

○又奏、省临二局鼓铸。岁需匠米。因滇米昂贵。额银不敷。向在府仓兵米内暂支。局员照部价、将钱合成折收兵米之价。每两一石。交地方官、搭同兵米、派民摊买。民以扰累。现奏请添炉。并东川开铸。则食米益多。且东川夷境。米粮素贵。更易滋扰。此项派买。先行禁革。令照市价、现钱采买。惟是不敷价银。无项可动。又山炭稀少。购运繁费。较之旧额。亦难赔补。查鼓铸黄钱时。铜质粗糙。必须炒炼。自改铸青钱。搭配铅锡。铅锡和软流走。铜质得以滋润。与炒铜所铸无异。则此项炒费银可省。以抵米炭不敷之价。得旨。所奏俱悉。诚可谓调剂得宜也。

○又奏覆、土司刀派春、母子孱弱。新经承袭。所居孟连。与河西隔远。河西土目。向受召贺白管束甚固。虽从前构衅之汉奸。业已诱擒。而派春任事日浅。究恐未能深结人心。应俟威信渐着。土司实心归顺。召贺白党羽解散。再将召贺白释回。至伊母子正在输诚哀恳。甫准迁禁。若骤提回省。恐致惊疑。转无以开其自新之念。仍令普洱镇严加羁禁。盖不放召贺白。所以坚众头目推戴派春之志。迁禁普洱。又所以安伊母白眉毛惊惧之情。得旨。卿既如是办理。即照所议。仍应不时留心查察也。

○署云南按察使张坦熊奏、地方官劣迹。上司多被其掩饰。请接任之员。限一年、确查前官劣迹、详参。倘踰限别经发觉。照失察议处。知而故隐。照徇庇降调。得旨。此察固好。不亦太过于至察乎。朕非不欲察也。然亦不为已甚之察也。

○署贵州总督云南巡抚张允随奏、黔省施秉县所属军户屯田。有插入楚省沅州界内者。相隔五百余里。地分两省。赴县内粮不便。请将此项屯粮。丁差银米。归湖南芷江县、就近徵收。得旨。所奏俱悉。

○又奏、贵州荔波一县。幅<巾员>辽阔。寨大人稠。苗性不一。前隶粤省时。因其僻远。知县终年不至。苗性不知有官。是以仇杀抢劫习以为常。自改隶黔省。安营建治苗人有事。渐知告官剖断。虽其心性。较新疆苗人。尤为狡黠。然颇知利害。又因田土肥饶。顾恋家室。即羊拱一寨。素称强梁。亦别无恣肆。报闻。

卷之一百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