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壬寅。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大学士鄂尔泰等、会同九卿议覆、御史柴潮生、请于直隶兴修水利事。查北方地势平衍。原有河渠淀泊。水道可寻。如听其自旱自雨。自盈自涸。淫潦则巨浸为灾。炎烈则暵乾是患。有水无利。而独受其害。柴潮生所奏。诚非凿空无据之说。惟是欲兴水利。必使全省之地形水道。脉络贯通。以图经久。决非旦夕所能奏效。若如该御史所奏。遽遣大臣赍帑。前往开浚。即将现在之赈民。派令就工给值。无论待赈之民。缓不济急。实恐查勘仓猝。势难妥确周详。现今直隶河道工程。交督臣兼理。请敕下总督高斌。确查妥议。具题到日再议。得旨、依议。畿辅兴水利。乃地方第一要务。必简用得人。始能有益无弊。总督高斌。事件繁多。难以专心水利之事。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刘于义。曾任直隶总督。及布政使。于合省情形。素所练习。若与高斌悉心筹画经理。自可成利济之功。而收永远之效。此时着刘于义前往保定。会同高斌。详加计议。酌定规条。将来兴修之时。二人同心合力。督率办理。务期有成。以副朕望。又谕、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刘于义、前往保定。办理直隶水利事务。着乘驿前去。嗣后凡有往来查勘之处。俱着乘驿行走。
○癸卯。刑部议覆、巡察黑龙江员外郎伊禄顺条奏、遣犯在途患病。即着解役、与该驿笔帖式。呈报就近地方官。详验取结报部。一面留养医治。若取结后身故。相验有无伤痕。取结报部。若患病并未取结。在途病故者。将该驿笔帖式、并解官、兵役、俱照例议罪。如呈报而该地方官不行留养。以致身故。地方官照例议处。查此例遵行已久。惟未指明发遣黑龙江人犯耳。今自应照所请行。但关外驿站笔帖式。或不知定例。或地方辽阔。或因邮无余金。及医药为难。间有不留养者。应令该将军查明办理。至人犯中途病故。或州县窎远。或向未设有仵作。关取尚需时日。暴露溃变。相验为难。反失矜恤罪囚之意。应请嗣后除解至关外。在途患病。已经该驿移会就近地方官。验明留养。报部后身故者。止将病故缘由。报明遣所存案。免其相验报部外。若该犯并未报病。而猝然病故者。即令经由地方官。照例审讯关会。取具解役有无凌虐确供。并相验填图报部。仍将不留养之原解官役。及经由地方官。分别议处治罪。其实有不能留养。已经呈报该将军。及猝然病故者。免其处治。又称齐齐哈尔将军衙门。将秋审重犯。在木城北门外设监圈禁。只草房数间。外立木桩。甚不坚固。其现审人犯。分禁两处。碍难稽察。应如何奏。另行移造城内。将秋审、现审各犯。分别内外。一并监禁。从之。
○调工部左侍郎张廷瑑、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以正红旗汉军副都统赵宏恩、为工部右侍郎。
○以正白旗汉军都统德敏、署荆州将军。户部左侍郎李元亮、署正白旗汉军都统。
○引见京察一等刑部郎中胡宝琳等、四十员。得旨。胡宝琳、李钟份、唐绍祖、曹瑜、蒋洲、沈永肩、吴绍诗、黄永年、富郎阿、常泰、海敏、永常、英泰、拔格、佟海、张万国、常额、四达、王炳、李天玺、武陵保、广爱、傅尔臣、富德、觉罗威和图、善着、永安、伊靖阿、王宗灿、清馥、西绅、书成、石礼嘉、薛成、瑭珠、觉罗西安、僧保、玉神保、俱准其一等。西敏、成德、着改为二等。
○甲辰。谕军机大臣等、直隶二麦被旱歉收之地方。例应具本题报。虽高斌已经陆续具摺奏闻。朕已降旨料理赈恤。然该督仍应照例题报为是。可即传谕知之。
○又谕、据山西学政苏霖渤奏称、籍隶滇南。亲母居住本籍。因路远不能迎养。今母年已七十有九。现今患病。恳恩俯准给假。俾由晋省遄归省视。所有录送遗才等事。俟接任学臣办理等语。苏霖渤准给假回籍省亲。其山西学政员缺。吏部即行开列请旨。
○兵部议准、升任湖广总督阿尔赛疏称、汉阳营沙战船四只。巡船四只。荆州城守营巡船三只。宜昌镇沙襄战船三十只。岳州、常德、二水师营沙船二十只。常德水师营八桨船十二只。俱请裁。至洞庭协战船五十只内。已议裁之二十只内。仍留十二只。以四只补塘汛。四只给外委。四只为存城兵丁操演。所有议裁各船。确估变价报部。从之。
○直隶总督高斌参奏、滦州知州李钟俾、不能体察民情。及时出借口粮。遽赴延庆州交盘。致有刁民罗天才等。乘机纠众。抢割麦田。强借粮食等事。臣现飞饬严拏首犯。按法重究。余犯量加惩儆。李钟俾玩视民瘼。理应报参。得旨、是。不宜姑息以长刁风。犹忆刘于义曾奏李钟俾、劝民开井有效云云。即是人否。毕竟如何。有旨谕部。谕曰、朕闻直隶滦州知州李钟俾。不胜繁剧之任。着掣回。交与总督高斌。以简缺另行题补。滦州知州员缺紧要。着卢见曾补授。
○乙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上年陈宏谋在江西巡抚任内。办理截漕运赴湖南一事。今据该抚蒋溥奏称、此项米色。皆热黑□贞发变。间有霉烂。盖因上年奉有截留之旨。江西各属。或以无庸兑运。续收之时。不免草率。所雇民船。不能坚好。稽察难周。刁奸船户。潜窃搀水。遂至米色不齐。竟有难于变价者。现在严查明确。据实题参等语。漕粮关系正项。徵收本系好米。何得因截运他省。遂至草率不堪。陈宏谋办理此事。漫不经心。着交部察议。其承办各员。俟蒋溥查参到日。交部严察议奏。
○又谕军机大臣等、从前因畿辅雨泽稀少。恐民食维艰。是以令外省豫备米粮接济今直属俱得透雨。秋禾皆已布种。收成可望。尔等可寄信与蒋溥。将已备米粮。存贮该省。无须拨运。
○大学士鄂尔泰等议奏、左副都御史励宗万条奏、直省灾民到境。或栖寺庙。或设蓆棚。或劝谕殷实之家。随力周给。或该地方有旷土可耕。工程可作。随宜处置。务遂其生。所奏悉属安顿良法应令奉天、山东、山西、河南、各督抚。遵照办理。又奏、近来资送流民之例。原以保聚流离。但果有业可归。自能回籍。若无可归。姑就资送。是途中暂有糊口之资。而归后转无可生之路。倘故土丰登。情愿复业。官与路引。听其自归。毋庸差役押送。查旧例流民入境。即加意赈抚。春融时有愿回籍者。始行给资护送。并非灾黎甫集。即行押回。不容逗遛也。若闻本地得雨。情愿复业。听其自归。则沿途资斧无出。且押送无人。或致聚众生事。自应仍照例办理。至称兴工代赈。甎工利归窑商。不若兴修土城。得以挑筑佣工为有益。应令直督将河间等处城垣。现在兴修者。速饬办理外。其余应修者。再行估题代赈。又称、将来普赈兴工。所费不赀。请于江南限满停捐之后。改于直省收捐。现在乐善好施之例。虽经减四。终觉太多。其途亦尚可增益。请照雍正五年。怡亲王等题定营田事例。分班铨选。查从前直属被水。兴举营田事例。至乾隆七年。两淮水患。上下两江。又议开乐善好施事例。今直属叠被灾伤。赈恤工作。需帑浩繁。该副都御史请照例开捐。弥补工赈之费。实权宜应行之举。惟是捐纳人员。急公效力。藉为进身之阶。必须力所能为。庶免逡巡观望。江赈例款。自减四收捐。较原定银数。已属从减。该副都御史以为数尚多。其途尚可增益。请照营田旧例收捐。查营田事例。与户部粮运事例。轻重仿佛。应将江赈例内、除与营田粮运事例相同。并多寡不甚悬殊者。毋庸更正外。其有较二例过轻过重之条悉照二例酌为增减。并将旧例所有。江赈所无者。酌量添入。另定条款。照营田粮运之例。在户部收捐。至于郎中、员外、主事、知府、知州、知县、若准一概捐升。恐碍正途。今各款既议加增。其途已广。应酌定京官自中、行、评、博、以下。外官自同知以下。准捐。仍令吏、兵、二部。将各项满汉文武。应增应减之项。作何分班铨选之法。详加参酌。具奏遵行。再两江捐例。已展限一年。应至乙丑年十月停止。若俟限满。部捐始开。未免缓不济急。所有江南捐例。仍于限满停止外。户部即奉旨之日开捐。从之。
○户部议准、绥远城建威将军补熙疏称、善岱、昆都仑、和林格尔、清永河、托克城、五处民人。借过耔种。及额徵草折银两。请照绥远城驻防兵马米豆折银之例。兼收粟米。每仓石折银一两五分。黑豆八钱五分。谷每仓石五钱零。作银交收免其加耗。所需脚价。亦准照运本色之例。于司库存公耗羡项内领给。从之。
○刑部议奏、署黑龙江将军布尔沙等疏称、齐齐哈尔等处水师营内。除三藩人外。俱系发遣人犯子孙。现在额设水手六百八十八名。帮丁一百二十二名内。情愿携骸回籍之水手。二百三十五名。帮丁八十九名。若将伊等不时改换顶补。令其回籍。则新到之人。俱无产业。且不谙修船水战事务。查该处水手、帮丁。共八百十名。情愿回籍者。仅二百八十余人。前臣部办理各省五次缓决人犯。拟以外遣。并现令陆续发遣者。尽可充足人数。且到配者、既得差使。便可食粮。不必虑其无业。若以新到不谙船务。则该营现有不愿回籍四百余人。可令教习。倘教习需时。差使不便空悬。何难俟顶补有人之日。再令回籍。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贵州南笼府属苗民阿腊妻、阿吝。
○丙午。谕军机大臣等、前因直隶地方缺雨。恐秋禾难以布种。将来民食艰难。藉外省接济。曾寄信与河南、江南、湖北、湖南、四川、督抚。豫备米粮。以待直隶需用之时。即便运用。今直隶已得透雨。秋禾俱巳广种。收成可望。湖南、四川、道路甚远。朕已降旨停其拨运矣。尔等可再寄信询问高斌。令其酌量本地情形。若将来尚需外省之米。伊即就近知会河南、江南、湖北、三省。商酌运送以备用。如直隶可以不需。即行奏闻。待朕降旨停止。
○又谕、朕命尚书公讷亲。前往河南等省。原系查验营伍。并看河道海塘工程。讷亲素性谨慎公正。朕所深知。今奉差委。自然臧臧否否。事事据实陈奏。岂因地方官之趋承与否。遂意为轩轾。今闻江南、浙江、河南、数省。豫备公馆供应。过于华盛。而江、浙、为尤甚。揣摩逢迎。无所不至。讷亲一概却避。并不延留。有司奔走不遑。辄言办理钦差大差。其余公事。半皆停阁。甚且有言讷亲此行。乃朕将来南巡之意。是以圣祖向曾驻跸胜概。无不整饰。以待讷亲观览。此语更属荒唐。该督抚等皆朕简用大臣。如是逢迎。是不但不知讷亲之为人。亦并不知朕心矣。为此降旨申饬。俾众知之。以解其惑。
○又谕军机大臣等、朕闻得讷亲奉差在外。江南、浙江、河南、等省供应。甚为华盛。讷亲一概却避。即随行官员。亦甚安静。伊素性谨慎。朕所深知。而地方官之糊涂卑鄙若此。朕若不明降谕旨。不但众人不识是非。徒滋浮议。即于讷亲亦甚无益。此朕申饬各督抚之本意也。可将朕旨钞录。并谕讷亲知之。寻据讷亲奏覆。备陈感悚。得旨览。并有谓朕欲南巡者。悠悠之口。亦无足怪也。
○大学士鄂尔泰等议奏、川陕总督公庆复奏、郭罗克善后各事宜。一、各寨有荒地可垦。而水草可以孳生羊马。责成土酋。分别勤惰。定其赏罚。一、各寨穷番。三百一十九户。其中有牛耔无资者。酌量借给。一、打牲立以限期。岁五六月。许打牲一次。九月至十二月。在本境近地打牲。其打牲之人。按寨分班。每起多者不得过十名。于驻汛官处。挂号给票。定限回巢。一、大兵虽彻。而要口俱应稽查。请岁遣老成千把总。带兵二十名。轮住郭罗克。并派兵十五名。于小阿树、中阿坝、郎惰、鹊个、甲凹、五处。安设塘递。以通声息。再于阜和营派千把一员。带兵二十名。于上革赍、写达、及霍耳、甘孜、分防巡驻。一、越境抢夺。已照盗一赔二。立结在案。但黄河沿游牧蒙古。亦与毗连。并咨明青海副都统。饬弁至黄河北面。传集阿里克各部头目。令郭罗克土目前往会议。定界立誓。不许偷窃。再西宁属之蒙古城。永豹沙。及邻境与郭罗克有婚姻往来者。均令于防弁请票稽查。一、番民争竞之事。随时剖晰。而开垦畜牧。以及有无远出打牲。责成松潘镇。岁加查察。如土目管束有方。加以奖赏。一、上中下三郭罗克事务。请将输诚悔过。擒贼自效之土目丹增、甲喀蚌、革亚、主持办理。又邻寨之阿弥坝土千户墨丹住、老成向上。亦令互相稽察。均给与土职部颁号纸。子孙世守。至各寨外委土目。均有管束之责。亦请给与顶带。俾知向化之荣。一、土目宗族子侄。若有为匪犯法。而土目知情故纵。一体坐罪。均应如所请。从之。
○钦差大臣尚书公讷亲奏、清口对岸有滩。即向来开挑陶庄引河处。长六百余丈。宽一二十丈。至四十余丈不等。此滩原长八百余丈。宽四十九丈。至一百九十五丈。数年以来。日渐冲刷。视拟挑引河之处。刷卸已踰其界。现在溜趋滩根。滩后积土。有临流者。臣与督、河、二臣。商将四十余丈之滩嘴。用挑切之法助溜。急为刷去。并积土渐坍。则黄河循岸东趋。远越清口。允合机宜。至运河现在一律深通。惟运口日久抽溜渐顺。进水较多。已与督、河、二臣。商将运口南坝。添建大墩。圆长十七丈。宽三丈三尺。俾清水至此有潆洄之势。以收酌剂之益。再臣自清江浦沿黄河南岸。至老头堤。由苇荡各套。抵海口。地名七巨。此处黄河两岸。自三四百丈。渐宽至五六里。大溜直趋。朝宗畅顺。其黄水与潮水相接。并无所谓横沙尖沙阻截之势。传言海口祇宽八十三丈。又言淤塞亟须疏浚。皆妄也。再查水利案内。新开河六道。疏浚旧河五道。俱与原估相符。惟新开之石洋沟河中段。并会入石洋之廖家沟全河。新浚之百汊河。因两岸沙土虚浮。大雨冲刷。沟槽沙垫。河身自数寸至二尺余不等。又石洋沟、白塔河、董家沟、秦塘港、俱有潮占蓄。据河臣云。芒稻闸外。亦漾江潮。尚无碍于宣洩。所垫浮沙。水过即可随流冲去。若不过水。转恐日久雨淋沙积。淤垫渐高。得旨、所奏俱悉。
○钦派查办通州粜厂镶白旗汉军都统永兴奏、四路同知驻劄处所。设厂平粜。业将通仓所存成色米一万石。粜卖七千七百余石。市价渐减。但通州连得透雨。正在布种之时。必仍须米石接济。庶市价不致顿长。请仍照府尹蒋炳原奏。发给通仓十成米二千石。在通平粜。得旨、着照所请行。咨部知之
○命庶吉士张泰开在尚书房行走。
○调四川川北镇总兵邱策普、为重庆镇总兵。重庆镇总兵韩应魁。为川北镇总兵。
○是月。江苏巡抚陈大受奏、上元县七里洲。江宁县铜井地方。新涨洲滩。原无业主。应照例入册升科。即以所刈芦薪变价纳赋。其余为普济、育婴、广仁、各堂经费。报闻。
○浙江巡抚常安奏、臣自到浙以来。频年秋审。无不竭尽愚忱。窃念上司之与属员。虽职有大小。均一牧民之责。是必集思广益。始无遗义。爰于秋审前。檄饬巡道各府州县。先期细行核议。将各案中应拟情实、缓决、可矜、并有疑似之处。开具密单。其意见相同者。固可即为定案。以臻画一。其意见偶殊者。亦不防歧出。以俟推求。并令嗣后长远遵行。得旨、是。应如是慎重民命也。
○署湖广总督鄂弥达、湖北巡抚晏斯盛奏报、荆门州七宝山地方。民家产麟。得旨、览。汝甚务此外饰。朕所不取。丰年为瑞。汝岂不知耶。
○晏斯盛奏、近闻畿辅亢旱。据湖督鄂弥达、以内阁寄字内开、楚省二麦丰收。豫备米石。以待拨用。臣查湖北现有截漕十万石。又有川米。及买补添贮常平粜三米。可足二十万石。已经备妥候拨。得旨、览奏俱悉。兹京师巳蒙天赐甘霖。大不似从前气象。其所备米谷。候旨可耳。
○湖南巡抚蒋溥奏、楚南山泽树木中。有青冈栎木等树。均可放饲野蚕。且桑蚕每岁止获利于春。而山蚕可兼收于秋。据道州知州、辰州府同知、等报称、巳于四月间成茧络丝。州民无不欢忻鼓舞。并将养蚕、收种、缲丝、始终。载为规条一册。臣即刊刷颁发各属。令其照依领种放养。奏入、报闻。
○湖南岳常澧道新授四川按察使仓德。具摺谢恩。得旨、汝因去岁谢济世一案秉公。是以朕嘉悦擢用。但汝究属守有余而猷不足者。当时常勉力学习。若能推此一事。诸凡皆如此。不顾私情。而惟公事是务。斯善矣。
○河南巡抚硕色奏、东省济、武、二府。被灾待赈。前准山东巡抚喀尔吉善札商、可否赴豫采买。查豫省麦石。节经直隶运买。若再益以东省。则市价必至昂贵。且彰、卫、为豫省瘠薄之区。今岁麦收虽稔。势不能供官买数十万石之多。非惟民食有妨。并于官买无益。惟有令祥符等县、将本地扺补仓粮麦石。暂停采买。俟东省委员到日。速为协同料理。得旨、所办甚妥。嘉悦览之。朕岂不知豫省甫获有收。而官买转致病民。然直、东、二省。待麦孔亟。实系不得巳之举也。
○山东巡抚喀尔吉善奏报、钦差尚书公讷亲。由江南不日扺济。有商办事件。臣即拟六月初三日赴济宁一带。巡查察看。得旨、近闻江浙所办钦差大差之事。竟成笑话。汝所奏内、复似前辙。是以朕不便谕部。虽云公出。朕岂能代汝明剖心迹众耶。
○又奏、德州、平原、德平、陵县、德州卫、并海、乐、阳、滨、商、沾、利、惠、等十三州县卫。既被秋灾。又继夏旱。待赈情急。现已详查增入赈册。但四五月均可无虞。倘再不雨。则灾属仓粮未裕。截漕动用无余。惟有视得雨之迟早有无。随时调剂而已。得旨、随时酌量调剂。甚为得赈恤之宜。然亦不可不存成竹于心。不然。事至而为之。有缓不及期者矣。
○又奏、济、武、连灾。兵丁食贵。请照江南直隶之例。于司库内借支饷银一季。于本年冬季为始。作四季扣还。得旨允行。下部知之。
○川陕总督公庆复奏、陕省州县仓粮。例出陈易新。今春民有储蓄。现在麦蚕丰收。是以籴者寥寥。臣在川时。抚臣陈宏谋札商、恐久贮不能出易。致有霉变。令减价出粜。臣以现在二麦。可望丰收。固应豫筹减易之计。但应俟麦已登场入囷后。于下半年方可酌办。得旨、老成之见。陈宏谋岂能及此。但知目前而巳。又奏、榆林口鄂尔多斯蒙古地方。今春内地佃民。初定章程。牛具出口。先因旱熯。布种为忧。自四月下旬得雨。已获遍种秋苗。贫民与蒙古。彼此相安。业照原议办理。得旨、甚好之事。非卿不办。览奏曷胜欣慰。
○又奏覆、已故参革宁夏道阿炳安。在庄浪道任内。侵冒宁夏城工帑项。已据伊弟纳英阿认赃二万余两。至彼时督抚。有无染指之处。现据榆葭道王凝禀称、前奉委承办庄浪满城。实用工料银十万一百六两九钱零。较原估题报数目。节省甚多。曾将总册面禀前抚元展成。乃元展成竟加呵斥。勒令回任。将余银剩料。交阿炳安收领。任凭造册报销。苟非袒庇营私。焉肯若此。即查督院奏加匠工食米。盈千累万。阿参道恣其侵扣。岂无访闻。是督抚断无不勾串染指之理。但阿炳安生前奸诡。实不能知。及至被参。所侵银两。俱已吐交。其是否自交。或系督抚帮交。在当日毫无凭据。得旨、所奏俱悉。朕亦不欲穷追。但查郎阿之护庇阿炳安。实非为大臣之所应有。阿炳安欠项若清则巳。若有不完。可着落原举之查郎阿代赔耳。
○四川巡抚纪山奏报、贵州大定府属毕节夷民。逃入川省永宁县。业俱暂为安顿。并移咨黔省招回。及批饬会同黔员。无分疆界。协力办理情由。逐一奏明矣。兹准贵州督臣咨开、缘王之臣等。拖欠苏文玉租谷无还。并冀占田为业。倡首商同猫儿、汪应贤、马保等。率众越境。希图挟制官长。闻现为叙永厅安置所属乾溪地方。自应委员前往。会该厅严审屡次迁徙、逞刁挟制等情。定拟招解等因。臣即饬该厅遵照。毋致滋事。得旨、此等事不可歧分疆界。惟应公平妥办。以公事为先斯可矣。
卷之二百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