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卷之二百五十二【1 / 2】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年。乙丑。十一月。戊辰朔。谕军机大臣等、从前阿炳安、办理宁夏城工一案。恣意扣减侵蚀。经督抚等、先后查出赃私五六万两。现在着落追赔。今又据巡抚黄廷桂奏称。该员当日。克减土方砖灰等项银、一万三千余两。又旧基土牛。并未遵估刨运。冒销银一万二千余两。以及经修之城墙仓廒。均有闪裂损坏。应令勒限重修等语。阿炳安、当宁夏被震之后。乘此灾伤。肆其侵噬。贪狡百出。情殊可恶。可寄信西安将军博第。巡抚陈宏谋。委员将伊家产严查。不得稍容隐匿。以备将来赔修公项之用。

○兵部侍郎班第奏、八旗所拴马匹。兼管都统等。平时不行严察。多致疲瘦。甚且交马时、有以银代之弊。请嗣后、除八旗各佐领、所拴驼一只。仍令佐领等拴养外。其各佐领马二十六匹。令佐领各拴一匹。余令各佐领下之骁骑校、护军校、前锋护军等拴养。并照米厂例。于八旗都统、副都统内。每旗钦派一员专管。如有多拴马匹。或私指佐领下人名拴养。该管都统、即行参处。知情不参。或不知、被人参奏。将该都统一并议处。从之。

○给事中增寿保奏、盛京大政殿。四围向盖绿瓦。现值修理宫殿。请尽换黄瓦。其绿瓦、移于王等坐落之大亭换盖。又、盛京大小官员行礼。向未分别次序。请照太和殿。于大政殿前。设立品级山。其大清门前、两傍下马牌以内。自后墙至前墙。添设鹿角。不准骑坐车马行走。报闻。

○又奏、盛京户部侍郎双喜。年老昏愦。办事错误瞻徇。请革职令其回京。报闻。

○己巳。礼部先期疏请。皇太后圣寿节。应行庆贺礼。得旨。是。照例行礼。奉皇太后懿旨。今年停止筵宴。

○大学士等会议、协办大学士刘于义等奏、直隶水利章程。一、各州县新工。宜令官入交代。民均力役。应如所请。令直隶总河、总督、将各属河道堤岸等工。画明界址。分派印汛各官管理。并令各村庄、设立渠长。遇汛过、及冰融水涸时。督率居民。自行疏浚修补。水冲木朽坍塌。准勘明估报。动项修理。一、唐河两岸。宜设涵洞。应如所请。于唐、完、满、三县境内。每五里、设涵洞一座。一、新建河闸。宜移驻汛员。应如所请。束鹿县管河主簿。移驻唐县。专司广利首闸、并境内河道。宁晋县百尺巡检。移驻满城县之方顺桥。管理方顺桥一带村庄。并满城县境内河道桥闸涵洞等项。定为兼河之缺。缺出。于河员内拣署。清苑、安州、新安、三州县新工。仍归原管之河员管理。新城县河道。将定兴县县丞。改驻新城管理。一、闸座宜设立额夫。应如所请。广利、通会、金线、小圣庙、下闸、东安屯、善马庙、寨头庙、等八闸。每闸设闸夫八名。每名岁给工食银六两。同口村、段村、新闸、等三闸。责令坐落村庄之练、地、及所设渠长管理。一、保定新河。宜专定管辖之河厅。应如所请。将保定府盐捕通判。改为水利通判。管唐县、完县、满城、清苑、安州、五属河道。凡河闸一切事宜。并汛员考成。均由该员核转。并换给保定府水利盐捕通判关防。一、新设垡船衩夫。宜分隶东西两淀。应如所请。将新添垡船二百只。衩夫六百名。各分半、拨津军、河捕、二、厅管辖。并增设千总二员。分隶该二厅。驻劄东西两淀。管理船夫。一、子牙堤河。宜分隶厅汛。并添设管堡河兵。应如所请。自庄儿头、至当城。归子牙厅管辖。自当城、至西沽红桥。归津军厅管辖。其二厅原隶之垡船衩夫。每厅各分立上下二汛。拨派员弁驻劄。修浚防护。并于堤岸、添建堡房二十座。每座设河兵二名。于南运河河兵内抽拨。一、各河堤岸。宜广筹栽柳。应如所请。民地相连之堤岸。地方官劝令各按地界种植。州县佐杂。及河工效力人员。愿捐种者。成活后、验明。照河工栽柳例。分别议叙。从之。

○户部议准、署广西巡抚托庸疏称、恭城县属之猪头岭铅矿。经商试采。炼砂出铅。铅内分出银、及蜜陀僧。请准开采。即照该县大有朋山例。铅及蜜陀僧。每百斤抽正课二十斤。撒散三斤。银一两。抽正课一钱五分。撒散三分。从之。

○河南巡抚硕色覆奏、采运黑豆情形。豫属祥符、中牟、阳武、封邱、汲县、新乡、辉县、获嘉、原武、等九县。豆价既平。兼近水次。合计买运价费。到京在一两以内。现分派各该县、令共买豆四万石。但办齐时。正值河冻难运。查本年豫省漕粮项下。有黑豆九万九千三百余石。来春抵通。足资动拨。此项采买豆石。统限十一月内采办。运赴水次收贮。来岁春融。委员押运。令于三月抵通。兑交仓场侍郎。代收转运。得旨。着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河南按察使王丕烈、以母忧解任。以户科给事中王兴吾、为河南按察使。

○调河南粮驿道胡绍芬、广东粮驿道朱闲圣、湖南盐驿道钟昭、来京引见。

○旌表守正被戕之河南商邱县民周二小妻、余氏。

○庚午。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赈贷直隶香河、三河、昌平、密云、延庆卫、新安、容城、易州、吴桥、交河、景州、献县、故城、天津、庆云、静海、盐山、沧州、正定、元氏、藁城、无极、赞皇、钜鹿、广宗、内邱、唐山、平乡、柏乡、高邑、临城、威县、清河、宣化、万全、怀安、西宁、蔚州、蔚县、延庆州、赤城、龙门、怀来、保安、热河、张家口、独石口、喀喇河屯等、四十八州县卫厅、旱灾军民。

○赈贷陕西兴平、长安、宝鸡、扶风、郿县、武功、等六县水灾贫民。并缓徵本年钱粮。及新旧借欠常社仓粮。其未成灾之三原、渭南、盩厔、富平、岐山、长武、华州、华阴、朝邑、咸阳、等十州县、酌借口粮。一并缓徵。

○辛未。谕、朕即位以来。廑念八旗兵丁生计。增添钱粮赏借库银。酌给官地官房。复屡加恩赉。曲为筹办。而伊等生计。仍未能宽裕。实因生齿日繁。一时难以比户充赡。朕当缓为筹画。至于各旗都统等。虽已赏给坐粮养廉。而生计亦未宽裕。应如何按照伊等职任繁简。分别增给养廉。动用何项钱粮。又办事章京内。有未经给与坐粮养廉者。应如何加恩、给与得项之处。着军机处详悉议奏。寻奏。领侍卫内大臣。每年各赏给银九百两。满洲都统。各七百两。蒙古汉军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各六百两。满洲副都统。步军统领。各五百两。蒙古汉军副都统、内大臣、散秩大臣、銮仪使、上驷院、武备院卿、步军翼尉。各四百两。岁共需银六万三千九百两。至办事章京内。惟印务章京。未有养廉。请照副参领之例给与。岁共需银二万二千五百两。通计大臣官员。需银八万六千四百两。除领侍卫内大臣等。原有养廉外。余不敷银、四万六千四百两。每年由户部领取。大臣等、定为二季。于三月支给十分之四。十月支给十分之六。在军营之大臣。各按原职支给。赏给副都统衔之在军营者。照蒙古汉军副都统例支给。参领等员。年终支给。其领侍卫内大臣处生息银两。向交广储司。今岁不敷养廉银。请暂于广储司滋生银内领用。得旨。依议。其不敷赏之银。着于户部银库饭银内动用。

○又谕、八旗兵丁。习学马步射。甚为要务。向来考验护军前锋等演射。均量加劝惩。优者、格外奖赏。其骁骑营兵丁。向不入考。今将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及上三旗包衣之护军校、骁骑校、亲军、前锋、护军、领催、马甲、拜唐阿等。特派王大臣。会同该管大臣等。考射布把。中三枝以上者。分别记名。即中未合式。而弓力强、汉仗好者。亦着记名。若老病不能射箭。而当差年久。曾经效力行间。及平日尚能步射。行走较好。此次未得入考者。准各该管大臣等。列名具奏。候朕阅看。酌量施恩。俾兵丁等咸知鼓励。优者倍加奋勉。即平等者。亦可望其勉力习学。进于优等。所派王大臣等。着即行考验。编列等第。各将所记名数。交军机处汇总具奏。

○又谕、兵丁等射布把。镶黄旗、着派庄亲王、奇通阿、满福、海格、正黄旗、着派和亲王、佛伦、赵宏恩、功宜布、正白旗、着派平郡王、来保、李元亮、卓巴、正红旗、着派怡亲王、哈达哈、塞贝、舒凌阿、镶白旗、着派慎郡王、班第哈岱、恒禄、镶红旗、着派履亲王、胜安、阿岱、明安、正蓝旗、着派淳郡王、海兰、阿兰泰、雅尔图、镶蓝旗、着派贝勒弘明、阿克敦、永兴、勒尔森、上三旗包衣、着派裕亲王、伊勒慎、塔勒玛善、呼毕图。

○户部议准、署两淮盐政吉庆疏报、板浦、莞渎、徐渎、中正、临洪、兴庄、等六场。秋复被水。内不产盐之莞渎场。夏灾已恤。尚可缓至加赈。半耕半晒之临洪、兴庄、二场。耕种灶户。亦毋庸先赈。其业盐灶户。与专事晒盐之板浦、徐渎、中正、三场。情俱拮据。请无论极次贫。先行抚恤一月。其各场新旧折价钱粮。并未完乾隆八年夏灾、借给麦价。一并缓徵。得旨。依议速行。

○又议准、山东巡抚喀尔吉善等疏称、滕县、峄县、鱼台、济宁、郯城、临清、海丰、等七州县卫水灾。业经勘明分数。分别极次贫。题请照例加赈。惟本处仓粮不敷。若拘泥乾隆八年、部颁银谷兼赈。毋庸拨运邻邑谷石之例。恐银多谷少。买食维艰。请仍于邻近仓谷。或买贮麦内。拨运接济。得旨。依议速行。

○旌表守正捐躯之直隶威县民张崇本妻、杨氏。

○壬申。上御乾清门听政。

○谕曰。王安国、服制将满。着补授礼部尚书。俟服阕之日。赴部办事。

○旌表守正被戕之四川梁山县民曾三贤妻、赖氏。

○癸酉。谕军机大臣等、朕闻京师豆价日昂。皆因赶运宣化米石。雇车甚多。车户畏避不前。商贩希少所致。昨询吴拜等、据称该督运限一万余石。已经运送。足资目前接济。其余米石。原备来岁青黄不接之用。可以陆续运往。朕已令吴拜等、目下暂且缓运。可寄信那苏图。令其酌量该处情形。分别指示地方官。陆续办运。庶宣属米石。不致有误平粜。而派雇官车之累。亦可免除。

○又谕、朕闻今岁、浙江收成丰稔。米粮价值。与当年甚贱之时相等。乘此有秋。正可及时买备仓谷。从前部议。将采买之处暂停。今复酌议采买。可寄信与常安。令其转饬各属。即时采买。以裕仓储。再该省米价。果如朕所闻。与当年贱时相等。其收成实在几分。亦着据实奏闻。

○户部议覆、两江总督尹继善疏称、近年场灶。产盐颇旺。请将淮北加带余盐引、二万七十道。作为定额。自甲子纲始。汇入奏报。其带乙引内、加带余盐引二千七道。俟带行乙卯引目运竣。即行停给。应如所请。惟停给带乙引内。加带余盐。恐误民食。未便遽议停给。从之。

○工部议准、浙江巡抚常安疏称、海宁县观音堂、老盐仓、二汛柴塘。上年秋雨连绵。塘身间段冲陷。请分别修理。从之。

○以刑部左侍郎钱陈群、兼礼部侍郎事务。

○甲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遣官祭先医之神。

○谕军机大臣等、江南海州、沭阳、一带。频年被灾。水患迭见。今年仍复被淹。朕询问巡抚陈大受。据陈大受奏称、海州之水。下苦于盐河之南北横截。使六塘南北潮河之水。不得东流。上苦于沭河之水。尽由沭阳、海州、入海。宣洩不及。以致为灾。欲治海州之水。下当去盐河横截之积弊。令地方官视水大小。一面及时开坝。一面报明盐院。又令民各处俱依高处、修筑圩围。广留水道。则海州之南。可以无灾。上则当分洩沭河之源。令于大山头北四里沟八里湖地方。正马陵山腰断处。开一河、引入赣榆之大兴镇河。又于下流、各引一河。南入新河头。北入围子河。则上流既减。下流自无四溃之虞。再赣榆之三公河。旧为洩水之道。前因堵塞。苟一挑浚。积潦可消等语。陈大受所奏如此。尔等可寄信与尹继善、白钟山、令其委员查勘。悉心筹画。其应作何开通疏浚之处。妥酌办理。具摺奏闻。务使水患悉除。民不罹灾。以副朕痌<疒众>民瘼之意。

○九卿议覆、江苏巡抚陈大受奏、请将殴死胞兄、应拟斩决之钱永兴。援例留祀。经部以肆殴多伤。非邂逅失手议驳。而御史孙灏等。又以衅由兄起。且家无次丁。议请准其承祀。奉旨着九卿议奏。查弟杀胞兄。大伤伦纪。且逞凶叠殴。法尤难贷。钱永兴、应照刑部等原议、拟斩立决。该抚所请、暨御史孙灏等所议承祀之处。无庸议。得旨。钱永兴、着即处斩。余依议。

○加赈两淮庙湾场、水灾贫灶。并蠲缓本年压徵。及上年折价钱粮。

○缓徵湖南桃源、武陵、等县旱灾本年钱粮。

○乙亥。上御懋勤殿。勾到朝审情实罪犯。停决斩犯十人。绞犯三人。余二十三人予勾。

○谕军机大臣等、奉天将军达勒当阿、所奏莽牛哨等处。请派官兵巡察一节。据部奏请、俟咨问朝鲜国。再行定议等语。从前以此事讯及朝鲜。因伊等不愿。是以停止。今纵复行咨问。彼一小国。思利其属下。势必仍以不便奏请。此事果于该国地方有碍。自当停止。以示宽洪。倘与伊境内地方。本不相涉。仅止巡查边境。以期地方清肃。该将军即应随时察办。何必咨问为也。是以将部议驳正施行。朕意巡察、乃地方官分内之事。况自有旧典。惟能尽力以事为事。则善矣。何必增设哨汛。尔等将此情节。寄谕达勒当阿知之。

○又谕、九卿所议钱永兴、致死胞兄一案。大学士陈世倌奏称。钱永兴、十世单传。兄弟二人。一死一抵。宗祀断绝。情殊可悯。应否改为应斩监候等语。朕思从前所办弟殴胞兄致死之案。许其存留承祀。原属法外之仁。但必其情罪甚轻。实无干犯抵格情形。而邂逅致死者。方许酌量拟议请旨。则罪当而恩不滥施。若但因家无次丁。不论罪案之重轻。概准承祀。则将来独子有犯。皆不得治罪。借如独子不孝父母。致殴其父母。父母亲告。亦得谓延其宗祀。而竟置之不问乎。盖承祀之条。所以重绝人之嗣。而此等凶恶之徒。弗念天显。于情理万无可恕。国家宽大之恩。本不为若辈而设。即令殄绝宗祀。亦彼自绝于天。而非国法之绝之也。况伊古以来。史册所载。圣贤卿相。无后者不一而足。海内良善之人。亦不能使之人人有后。而独于罹捍重辟之辈。转辗委曲。废国家一定之法律。为之请命。独何心哉即以彼一家而言。其兄之无罪而死者。既无后矣。厥弟逞凶应死。反必为之立后。于情亦殊为不平。如钱永兴、十世单传。至伊始有兄弟两人。实亦形影相吊。苟稍有天良。念先世嗣续之重。不特弟不可干犯其兄。兄亦当友爱其弟。今使钱永兴所犯、即属殴死乃弟。亦不可不绳之以法。而况殴兄致死。尚何一线之可原哉。若谓活一二凶恶之命。即为阴德。此所见与妇人女子何异。就使果有阴德。而戴德者、不过一二凶恶应死之犯。将来愚不肖相率效尤。身陷大戮。皆斯言实阶之厉。流祸之与种德。果孰轻而孰重耶。朕于刑名重案。慎之又慎。必求其生而不得。方置之典刑。而于情罪重大者。不敢违道以干誉。至于伦常所在。关系天理民彝。饬纪明刑。岂可任情姑息。总之因物付物。不设一毫成心。未尝有意从宽。亦未尝有意从严。钦哉惟恤。所望诸臣、共襄明允之治。尝闻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皋陶不专指刑官。凡议狱者。皆有皋陶之责。若下有宥之三之皋陶。则为君者、亦不得不为杀之三之帝尧矣。此案已照九卿所议完结。因大学士陈世倌之奏。宣谕此旨。使中外司刑者共知之。

○又谕、今年上下两江。有被灾之州县。朕心甚为轸念。屡颁谕旨。令该督抚加意赈恤。无使乏食。其室庐坍塌、无所栖止者。官给盖房银两。未免不敷。亦令加意料理。顷尹继善奏称、旧例官给修房之费。上江、瓦房每间四钱。草房三钱。次贫者、各减一钱。下江、瓦房每间七钱五分。草房四钱五分等语。朕思时届三冬。小民被水之后。不复宁居。寒苦可悯。着于瓦房草房定例之外。每间加增银二钱。俾穷民力量有余。及时缮完屋宇。以昭朕格外加恩之意。民灶亦一例加增。该部即遵谕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