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灵宝玉鉴卷之十八【1 / 3】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飞神谒帝门

九灵飞步章奏法

谨按南极司命上真元君魏夫人,传晋代前女官祭酒正一天师张君受《太清请官仪》 及入靖法。又自汉世流传千二百官仪事目相应,宜当承用。及琅函所载正一章科,赤松宝箓玉历,表里符契,为於成法。自唐朝广成子杜先生集次宣慈章本之后,兵火散失,鲜有完本。今应有所上章表,并无定式。近缘末学庸妄,虚加损益,不堪承用。况官曹差舛,格式非真,奏御失於所诣,存拜不合玄理。非虑斋官心不正诚,最苦上士难得。设或拜章,犹如投空,招谴获考,尽可叹伤。是故深颐索隐,参考灵文,删繁取要,约省归源,集次成文,辅翼五元玉册赞化,训教学真,济度存亡。其九灵之旨,别受真仪。如太清入靖口启之类,非凡材所能究也。其式通真达灵,神飞玉陛,仙官未必范用。然三洞道士,祭酒学子,岂可忽诸玄奥秘荃。睹文心悟,切宜详悉。慎勿轻泄。授受之者当奏三天,以金环九双,青罗九十尺,告誓以付,一生不得三传。违者身死家亡,可不戒之。

三洞玄科三十条

师为百姓上章,不得放纵文书,留滞人间。悉收敛录,一年之事皆应对,道民不合录也。

章案长一尺五寸,阔一尺,高八寸,曲脚,栢木造之。

章函长一尺二寸,方阔四寸,闰月加一寸,用法师中指中节为度,不可用胶。函下开窍。

上章别取香火,不得用灶中柴炭火灰也。

上仰谢章法,北向,举家大小,散发交手,请乞章也。

奏章应用曲脚案。过余凳不合用,上章则不神御。

奏章函应印封题是法过。余不合奏也。

上章之时、醮官家不得历乱高声、鸡犬惊吠,使神炁不安,章不上御。

师为醮官上章,宜有法信,并功德脆物功德。惟愿疾病损瘥,所事解散触徒。蒙恩之日,可受仪信赈物。犯者比窃盗,同坐六刑科论,责轮瓦三千合。

师执事上章救病,百姓度厄。若人民急疾来告,安然在家,诈为不在,或许者不赴急病。犯者考病十日。

香火应有凳檠,长二尺四寸,广一尺六寸,高二尺四寸,庶过章案也。

书章纸皆当精洁,不得穿破裁截,后余无三三行。如不及者,以全纸集之。不尔合止。

章上细字,长寸二分,出四分,亦不合上。细字谓太清衙。

上章为醮官首罪,或有阴私密事上章,乞便於靖中,对烧章词。不得将日宣传罪事,告於他人。发人阴司,罪莫大也。

上章不问大小露章,及室中者,皆三日停章。不得即举案毁座席急章。有所疑者,即烧也。

上章靖中,上者东向。若有应露者,皆北向。

三会日、社日,不得上章奏启常行书。有急疾,三八谢太阳者,不禁。冬至前三日,后三日,不得上常行文书章书。有急切者不禁。

戊戌、戊辰二日,不得妄入靖。若是月半、三会,皆不朝。三会别有迁日章,是词节社日合上不合。

三会三日,应言功。其日有事,故不得上者。后日追上不阙也。

箓生自拜章,口启有所说者。受恩自言功德,辅送本师留也。本师远辅送常,为所近也。

师上章不得食羊饮酒,口臭入靖,夺功三千。等吏兵还天曹,百日汝曹空奏,御不闻进。不得於病人家饮酒,百鬼藏入人身。救病不瘥,拜奏不御。

上章之师,见之疾病,当救济其命。或先於与雠恨,愿其死者,返受其殃。

弟子为师奏上章,头此日是言,臣所奉法师某甲也。弟子为师奏章,家有疾病急疾者,当退席请乞,勿顾耳便止。无有急疾,不用也。

书章清净笔砚,以章案擎仪,然后可治。勿以罗身及放着床上,章奏不闻,劳损失功也。

醮官上章法,皆烧香入斋室,礼拜请之,乞自陈。不得俓持章入靖,无所关启,如投水也。

太上露星章法,皆烧香入靖,请香官使者香炉出庭,不得便俓入靖取出,无所关启真官。故在靖中,空持香炉出,永无侍卫,魔鬼干章,万神劳损,徒失纸墨,别无请迎仪也。

上露章有灯,灯皆有斗,斗并有魁罡,交罡时慎当罡。破星不当之,不易教人,始学慎之。醮官对章皆北向,有急疾者,徒步,散发,自抟。无者不用也。

玄都皆有宫曹,各各有典者。道士章奏,脱有达闻者,而所作错越迷失道真,领次谬误,不合天科,则为典曹所却,事不上御,肉人无知,空心相委,会言已达。事败之后,谓道之无灵,不言所失在於道士者,真为痛哉。若合科令不犯者,所治无不愈,所救无不活也。

书章法则

章纸高准一尺九分。或小尺一尺二寸,或一尺四寸为则。每幅一十二行。或云九行每行一十七字。或云遇幅一行。每行阔一寸二分,或二寸四分。正一法止让八字。泰玄都衔位前挫一字。约两行。古法不控,或三行,上合三才阳数。第一行书尽法位至再拜上言,上控八分,下通走蚁。法位高上言一字,书言语契勘,下语简正姓名,只作一字书,不许折破。如双名某氏几娘之类。臣字不为头,鬼字不首,不得悬生露死。魂魄之字,丧亡之类,并须回避,不令上头。以闻去再拜下一寸,书下穷者,别作一行。《修真旨要》同此,蔡致虚仪以闻低告报二字书。以闻后控三行,书臣姓。臣姓后控三行,书太清阶。太清阶后控三行,书太岁臣姓名,与太岁平头。低上言下二寸四分书。太岁一行,随字均书,令到行末。首尾约控纸行,少则添纸一幅。太清阶五十六字,紧迭细字,上度三寸六分,中度四寸五分,下度五寸,不得过此。此乃出赤松子历古科。四十八字,三寸书之。若修真旨要,只去金阙七宝四字,亦是五十四字。既不同,宜考。

写章不隔日,填陛下不隔时。古法填太清不隔时。陛下二字,如太清阶,一同细书,直作一行。或云细书陛下二字。然玉陛下本是义,不可分拆。若独细书此二字,颇似未稳。且五炼生尸经黄缯章法,及张杜二仪,亦不论此。今只作一行细书。

书心章式

科曰:凡心章止许奏启事,不得繁语,务有词达正。奏虚无自然玉阙法,以黄素长一尺二寸,高三寸六分,研朱密字细书。上约控三分,下控一分,行数不拘。章前虚纸,用黄神印,后用越章印。以可漏封之,不用方函。拜时存用,依朝元法。第一次奏有章欲拜,第二次奉捧章,口述内意,第三次存天尊处分章意事。焚时以灵宝心咒,烧大香炉中。此章急切奏告,不及一时,立有玄报。非功之士,不可拜奏。

某年某月某朔某日某时,谨斋沐,诚惶诚恐,再拜上言。臣伏据入事,谨用左右龙虎君,侍香金童,传言玉女,香官使者,三炁正神,促炁功曹,飞章从事。

又法式

科曰:心章皆依太清章式,长五寸六分,高三寸二分。此以阴阳中指中节,一行一十七字,一张不得一十二行。玉清上清,并黄素朱书,惟太清以墨书,急速朱书其事,并以三等。

玉清用飞玄三炁玉章印,上清用太上三天印,九灵飞步奏印,太清印,黄神越章印。不以是何急速,但实封不用方函。其上章片时,立有玄报。

具位臣姓某,诚惶诚恐,稽首再拜上言。臣伏据入事谨为伏地,拜急速飞玄三炁心章一通,上诣三天某天曹,谨为上请甲乙云。次为谨因二官直使,正一功曹,左右官使者,阴阳神央吏,科车赤符吏,刚风骑置吏,驿马上章吏,飞龙译吏,五帝玉童玉女,五帝飞天神王,三十二天传言奏事吏,十天承受玉女,三五功曹、侍香金童,传言玉矣#1,玉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二人出。臣为弟子某上章,上诣某天曹宫,伏须告报以闻。臣某告报之下,去以闻三行太岁某云。

正一章用印式

科曰:太清正一之道,乃玄元后圣付正一天师,有拜章之仪,用九老仙都印,以太清同生八老,尊是太上为师,故弟子上闻於师,故用九老仙都印。又用十二小印,自太玄都至太岁,后背皆印之。有一家有沿如印式,有一家不用沿如符式。所当推考。

洞真章

科曰:洞真之品,玉清之道,出於晋永和间,三茅二许杨郭七真,传降无章奏之格。

洞玄章用印式

科曰:洞玄之道,灵宝之教,自三皇之世,其教已出。元有章奏之格,出《五炼生尸经》,《五老本行经》,与正章法不同。若行洞玄之科,则章中前后皆空纸,悉依式书符,只於年月日上用通章印而已。以玉晨为元始天尊弟子,故以此印通诚祖师也。非此法箓,不得僭用其印文。神霄箓亦有之。或者谓此印隶玉清,属洞真部,殊不知神霄教未兴,而洞玄章法自五代以前,并用此印也。所通章印,乃升天大券,但去其下文耳。生人用之,以为升章入天廷之质证也。如给付亡魂,则下召魂等事。怚升天大券,自古及今,昭然属洞玄部,岂隶得於洞真。今洞玄章法,用通章印,是灵宝本科。或应用而易以他印,并考於三官矣。

黄素朱表式

科曰:以黄绢一丈二尺,轻黄绢背过裁,高一尺二寸,每行二十四字,行阔一寸二分,或九分为则。若依古法,二寸四分为一行,恐写不过,量词多寡,为行可也。表称黄素,则用生黄绢。田先生以柔软不堪操露,令以薄纸背过为妙,却朱书,高下尺寸,大槩皆同章法。圆封,内外方函,亦以黄绢穷者,别绩臣姓平头。

第五北牍安臣姓,与太岁平头。

第六北牍安太清四十八字,三寸书之。

第七北牍安太岁月日时,於某郡乡里中拜上。

第八后让三牍三师灵赞,若不满三牍,以令纸按之。

第九书章界纸上让八分正书,中界亦分为法测。

第十书章法依如上法,不妄让牍界。

令曰:正一道士书章威仪法则,当如上件十条令,不得妄开让界,造为任意,以惑后学品则。凡违令者,但是自作一法,坐此正一道士五刑科论。五刑论天,治覆屋茆三千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