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三百八十四章 峥嵘(一 上)【2 / 2】

酒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啊,既然当年他能为了顾全兄妹之情放过生死寇仇,数年后,岂会再让仇恨延续下去?”宋国公萧瑀点点头,非常佩服地赞叹。

裴寂笑了笑,向程名振送了个顺水人情。“洺州营整训了好几年,也该派上用场了。可以用为奇兵,插于刘武周身后!”

勤政殿内,大唐皇帝李渊被外边的蝉声吵得心烦,放下手中奏折,冲着外边喊道:“今晚谁当值,能不能想办法让外边安静一会儿!没眼色的东西,该干什么还非要朕下命令么?”

“可大可小的事情,放放亦无不可!”宋国公萧瑀笑了笑,道出了一个拖字诀,“陛下身体康健,耳聪目明,再处理二十年朝政不成问题。而有上十年缓冲时间,天下也就太平了。”

裴寂笑了笑,装作没听见,把脑袋继续埋在奏折堆中。萧瑀不忍心听李渊继续唉声叹气,犹豫了片刻,低声建议:“陛下的家事,臣本不该多嘴。但最近一段时间,秦王的确逼迫太急了些。而太子殿下,恐怕也有失长兄身份。”

“臣只是奉命说出自己的见解而已!”裴寂躬了躬身,慢慢坐了下去。

说罢,目光炯炯,正对李渊双眼。李渊被问得楞了一下,大笑着道:“好你个老不死的泼皮,居然敢反问我?朕做了又怎样?不做又怎样?”

被李渊再度点了将,裴寂不得不站起来,走上前,冲着李渊轻轻拱手,“这份奏折臣看过,陛下推测得没错。周氏子的确是在给自己留后路。但他提防的不是陛下,而是旧主王薄!”

帝王家无亲情。咀嚼着这句话,李渊的脸色越来越青。君臣三人今天的话,都非无的放矢。随着河东道战事的突飞猛进,建成和世民二人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尖锐起来。就在前几天,二人的奏折先后到达了京师。除了报捷请功之外,在奏折里,秦王世民指摘兄长消极避战,导致大军错过将刘武周军一举歼灭的良机。而太子建成虽然没有跟弟弟争功,却煞有介事地指出,当年长城之战,平阳公主的阵亡内藏隐情。有人垂涎娘子军的兵马大权,所以故意在路上拖延时间,坐视婉儿陷入险境而不顾。

“陛下英明,末将这就去准备艾草。”进来答话的侍卫露出恍然大悟的脸色,又施了一个礼,雀跃着去了。用焚烧艾草所引发的浓烟驱赶昆虫,这几乎是人人都清楚的常识。但在皇宫里边,没有上头的命令,谁敢轻易动用明火?得了皇帝陛下的口谕就不一样了,无论起多大的烟,别人也挑不出错来。也省得弟兄们一个个累得如野狗般,吐着舌头在树下跑来跑去。

“陛下是皇上啊!”裴寂耸耸肩,笑着回应。

“是么?我怎么觉得姓周的是在给妻儿留后路?”李渊沉着脸,将声音提高了几分质问。“裴卿,你以为呢?”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李渊情绪依旧沉寂在曲折故事中,迟迟难以自拔,“朕长这么大,类似事情还真没听说过几回。那周文怎想到把孩子托付给程名振的?他就那么放心?”

“不是!”裴寂轻轻摇头,“臣当日推举他,是为了替大唐招揽贤才。后来,却觉得此子跟臣很投缘。”

“你们这些笨蛋,就不知道用烟熏么?”李渊看了诚惶诚恐的侍卫一眼,笑着指点。今晚当值的千牛备身长孙冕是长孙顺德的侄儿,人不太机灵,但贵在对皇家忠心。所以纵使偶尔有所疏失,他也没必要去深究。一则要照顾老臣子的情绪,而来,也免得侍卫们觉得自己刻薄寡恩。

“是啊,是啊!”见有人肯搭腔,李渊立刻打蛇随棍上,“朕就是为此心烦,萧卿,你可有解决之策!”

“太子和秦王二人如今都是大唐柱石,陛下的确应该慎重!若实在委决不下,可以将二人最近的奏折传阅群臣,在廷议上拿个章程。”萧瑀摇摇头,低声道。

“陛下圣明!”宋国公萧瑀想了想,抢先回应。“若想重建盛世,就必须有个褒善惩恶的规则。不然,世人皆以乱臣贼子,贪官污吏为楷模,鲜知礼义廉耻为何物,国家岂可能安稳?”

“什么办法?”李渊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叹了口气,低声问道。

“哼!”李渊知道宋国公萧瑀是帮裴寂说好话,冷哼一声,不想再于此事上纠缠。君臣三人之中有两人肚子里憋着火,屋子内的空气自然是越来越烦热。又处理了几件急需做决定的事情,李渊从面前的奏折中翻出一份来,轻轻敲了敲,低声问道:“这份你们两个看过么?关于王薄麾下心腹谋士周文来京师途中,将妻儿送到程名振那里的事情?好么?一个地方总管,把手都伸到朝堂上来了!”

“他这话说得倒也贴切!”李渊笑着点头,“朕记得他一直在帮建成看守军粮吧?换个差事给他,你们以为如何?”

夜幕中的长安城,巍峨而宁静。

看到李渊吃瘪,另外一个被留下来处理政务的宋国公萧瑀笑了笑,低头不语。作为一个正直、谨慎的重臣,他不会像裴寂那样肆无忌惮地跟皇帝陛下开玩笑。但他也不敢赞同李渊之所以心烦是为了国事之语。事实上,对大唐来说,最近国事根本没有什么可心烦的。河间郡王李孝恭在南方势如破竹,已经彻底打垮了长江沿岸的割据势力。杜伏威归降,萧宪遁走。就连远在岭南的几个旧隋遗臣,迫于李孝恭的兵威,最近也频频向大唐递出愿意内附的信号。在北方,太子建成和秦王世民二人联手,屡屡大败刘武周,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入冬之前,河东的战事便可以彻底结束。去掉了这两大割据势力,如今能跟大唐抗衡一番的,也只剩下王世充的大郑和窦建德的大夏了。但这两大割据势力弱点都非常明显,不用大唐调动倾国之力,仅派秦王或者河间郡王其中一人领兵,就可以将其分别铲除。

“陛下,心静自然凉!”被李渊留下一共处理政务的右仆射裴寂从奏折堆里抬起头,笑着说道。

“陛下家事,陛下自决便可。”裴寂叹了口气,以少有的严正态度补充道。“臣只敢提醒一句,无论准备怎样处理,都需要尽早动手,干净利落。不可再留隐患。须知帝王家无亲情,古今如此!”

两相比较之下,李渊就觉得建成有些太不够格了。作为日后会继承自己霸业的太子,实在不该轻易中了别人的挑拨离间之计。即便是为了打击皇位竞争者,为自己的前程开道,也该拿出些更高明的手段才是。拿这种捕风捉影的东西中伤对方,只会令群臣觉得他心胸狭窄,也令自己这个做父亲得觉得他不够稳重。

“逼迫孤儿寡妇!”李渊被裴寂给气乐了,刚才积压在肚子里的不快一扫而空。“那样,朕成了什么人?算了,算了,朕难不倒你。自己认输。这姓周的倒是个人才,算计得真准!”

李渊不想再理睬他。虽然心里明白裴寂在担心着什么,可“虎毒不食子”,儿子们纵有千般不孝,也是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当年没有教导好,怎能说翻脸就翻脸?如今之际,明确扶植其中一方,就得辣手打压另外一方,而建成和世民都手握重兵,弄不好就是一场兄弟父子相残的惨剧。还不如缓一缓,缓一缓,让兄弟二人都冷静冷静,给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也多留一点时间。

“臣以为,早做决断为妙。以免将来尾大不掉!”裴寂见李渊准备接受萧瑀的提议,摇了摇头,坚持说道。

如此光明的前景,依旧能令李渊坐立不安的,就不是臣子所能干涉的事情了。上回裴寂斗胆替太子说话,劝李渊削弱旁支以求稳固主干。结果谏言之被采用了不到两个月,转眼之间,李渊便因为放不下骨肉亲情,将被剪除了部分羽翼的秦王重新启用,委以重任。害得裴寂枉做了回恶人,至今还被秦王系人马盯得死死的,动不动就上本弹劾一番。

“朕都赐给你三块免死金牌了!”李渊冷笑着抱怨。

“没想到这少年有如此心胸!”李渊心中也很是感慨。自己的两个儿子为了皇位,不惜想方设法置对方于死地。而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却能为了表妹的幸福,放过谋害过自己的仇人。相比之下,程名振的人品愈发令人钦佩。“我记得裴卿多次推荐过他吧?你好像从一开始就很赏识他,是不是就因为此?”

“非陛下喜欢杀人。而是大唐国法不容亵渎。”裴寂继续微笑,仿佛早就猜到李渊会跟自己玩这一手,“王薄如果降而复叛,按大唐律例,其心腹周文必死无疑。周郡丞的妻子儿女若跟在身边,少不得也要受到牵连!”

“臣乃当朝右仆射,不便干涉陛下家事!”裴寂笑了笑,轻轻摇头。“况且以臣目前的身份地位,倾向任何一方,对另外一方难免不公。还是不说了吧!”

宋国公萧瑀吓了一跳,赶紧站起身,走到李渊面前接过奏折。仔仔细细浏览了三遍,他没发现什么逾矩的地方,想了想,低声道:“地方官员的奏折上说,周朱氏乃程名振的表妹。既然是多年未见的表兄妹么,中途听到消息,赶去探望也是人之常情。况且只是她们母子三人去了,周郡丞在路上片刻都没有耽搁!”

“裴卿既然怕给自家招惹麻烦,就不要插手了!”李渊带着几分失望转过头来,低声吩咐。“朕应该还有足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