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海会寺:在台湾县治北五里,亦名开元寺。本郑成功北园别馆,本朝康熙二十九年改建。
竹溪寺:在台湾县治东南二里,本朝康熙二十二年建;林木苍郁,溪涧纡回,游人多集于此。董天工见闻录:寺旁门榜曰「小西天」。
黄蘗寺:在台湾县北门外,本朝康熙二十七年建,寻毁,三十二年重建。
诸福寺:在嘉义县西门外,本朝康熙四十六年建。
南浦寺:在嘉义县南门外,本朝雍正五年建,乾隆十一年修;绿野青畴,烟光在目,附郭一佳胜也。
龙湖岩院:在嘉义县赤山庄,环岩幽邃,前有潭名龙湖,中多荷花,左右列树桃梅桧柳,远山浮空,宛入图画。
碧山岩院:在彰化县东南二十里半线保,本朝乾隆十七年建;岩有树木,山水萦环映带,颇饶游观。
虎山岩院:在彰化县南燕雾保,本朝乾隆十二年建;左右依山,环抱茂林修竹,翠巘丹崖,游览之胜,与碧山岩等。
名宦(本朝)
施琅:晋江人。郑成功据台湾,三世负固,为闽海边患。康熙二十年,拜琅靖海将军征之。二十二年,琅统舟师由铜山进入八罩,直抵澎湖,歼其精锐,郑克塽穷蹙归命,台湾平,封靖海侯世袭。琅为善后计,特疏陈台湾弃留利害,请分府县,设兵戍守,为东南数省藩篱。诏报可,海氛始靖。
蒋毓英:汉军镶蓝旗人。康熙中初平台湾,以毓英为知府。毓英至,身历郊原,披斩荆棘,经界三县封域,相土定赋,罢不急之役,安抚番夷,招集流亡,台地遂为乐土。任满迁去,百姓刊石纪功。
沈朝聘:奉天人。康熙二十三年,知台湾县,方平廉介,人不可干以私,奸豪屏息。
靳治扬: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四年,知台湾府,抚辑土番,加意教化;番童未知礼义,治扬立社学,延师教之。
李中素:麻城人。知台湾县,善听断,遇冤狱必竭力申救,民以不冤。卒官,台人思之。
卫台揆:曲沃人。康熙四十年,知台湾府。时课诸生,分席讲艺,文教大兴。
陈璸:海康人。康熙四十一年,知台湾县,为海疆治行第一。初至台,知穷民苦于水丁,申请豁免。值岁旱,璸去盖步祷赤日中,甘霖立澍。大水溃堤,势逼仓廒,璸躬先负土石御之,堤复完固。修建学宫明伦堂,规制焕然,士民至今逢璸生日,犹张灯以祝。
孙元衡:桐城人。康熙四十二年,为台湾府同知。性刚正,诸不便民事悉除之。岁大饥,令商船俱以运米,多者重其赏,否则罚;于是南北客艘云集,米价顿减,民得不饥。
王敏政:汉军正黄旗人。康熙四十三年,仕台湾道,仁厚不苛,番民感悦。
周元文:汉军正黄旗人。康熙四十六年,知台湾府。置学田以赡寒士。年荒榖贵,申请恳切,得免租课十之三。
洪一栋:应山人。康熙四十八年,知台湾府。通商惠工,裁革水口积弊,豁除逃亡丁赋,台人德之。
欧阳凯:漳浦人,台湾镇总兵官。康熙六十年,朱一贵作乱,众至数万,凯帅官军进剿,为贼所围,力战阵亡。镇标左营游击孙文元、守备胡忠义、千总陈元、把总石琳、中营千总蒋子龙、把总林彦、南路营守备马定国、把总林富并死之。事闻,赠凯太子少保衔,赐祭葬;文元等并予恤荫。
许云:海澄人,台湾水师副将。朱一贵反,云率师赴援,与贼军遇,连破之于春牛埔。贼悉众四面来攻,云跃马陷阵,贼不敢逼,围之数重。总兵欧阳凯已阵亡,云孤军无继,矢尽,创遍体,犹奋力手刃数十贼以殁。同时死者,水师左营游击游崇功、千总赵奇奉、林文煌、把总李茂言,并赐祭葬恤荫。
罗万仓:宁夏人,台湾北路参将。朱一贵反,府城陷,万仓率众坚守。贼攻之急,万仓突围拒战,踰沟坠马,贼以竹篙其■〈扌豕〉喉,犹挥刀杀贼而死。妾蒋氏闻兵败自经。事闻,赐祭葬;蒋氏建坊旌表。
施世骠:晋江人,琅第六子。康熙六十年,为福建水师提督。朱一贵之乱,总督觉罗满保羽檄飞促世骠师赴澎湖。迨满保至厦门,而世骠登舟出港两日矣。朱一贵悉众攻安平,世骠直捣台郡,贼就擒。时南澳镇总兵蓝廷珍,同事有功。复与廷珍分兵南北二路,以除残孽,台郡悉平。是年卒于官,赠太子少保,谥勇果。
陈大辇:江夏人,康熙六十一年,任台湾道。台经朱一贵之乱,所在残破,大辇至,安辑流亡,抚绥部落,生番归化者接踵。会余孽窃发,大辇悉捕获,置之法,台民获安。
王作梅:河内人,雍正二年任海防同知。时厦门有商艘往来澎岛,与台湾小船偷盘米谷,名曰「短摆」。作梅廉知,急捕之。提标哨船,来台贸易,号「自备哨」,出入海口,不由查验,详禁之。客头勾引偷渡,久成锢弊,痛惩之。民颂弗衰。
夏之芳:高邮人。雍正六年,以御史巡台湾。振兴文教,试士公明。性廉介,绝苞苴;按巡南北路,鸡犬不惊。
张湄:钱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台湾。严稽冒籍,校士公明。
曾曰瑛:南昌人。乾隆十一年,任台湾淡水同知,摄彰化篆,寻擢汀州知府,后调台湾府。所至建学造士,修志筑堤,百废具举,民风为之丕变。岁旱步祷,病暍卒,士民哀之。
赫生额:满洲镶白旗人,台湾北路协副将。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倡乱,随剿至彰化之大墩,贼势蜂拥,力战遇害。时福宁游击耿世文带兵协剿,驻营大墩;贼夜攻,竭力堵御,与彰化知县俞峻、千总陈世杰等俱战死,并予恤荫。
长庚:满洲镶蓝旗人,台湾北路理番同知。乾隆五十一年,贼陷彰化城,长庚手刃数贼而死。次子嵩乔及都司王宗武、署典史冯启宗并死之,予恤荫。
李忠扬:大荔人,台湾镇标右营游击。乾隆五十一年,贼攻诸罗,与守备郝辉龙、千总苏明耀、魏大鹏、把总杨连彪、外委李国安、典史锺燕超俱战死,并予恤荫。
汤大奎:武进人,凤山知县。乾隆五十一年,贼攻城,大奎募乡勇力守。城陷,自刎死。其子荀业及典史史谦皆遇害。千总丁得秋力战阵亡。并予恤荫。
郑嵩:晋江人,台湾水师协右营游击。乾隆五十二年,率师由海道会剿,复凤山,寻复为贼所陷。嵩奋勇抵御,被枪阵亡。时福宁游击延山、千总邱安国力战死,署理番同知王隽骂贼死,贼攻盐水港,三等侍卫福克津额中炮死,并予恤荫。
邱维扬:连平人,福建水师提标右营游击。乾隆五十二年,贼拥众数万,分扰柴头港等处。维扬与署游击林世春、唐昌宗、署守备魏际隆、千总谢元、把总余寿、巡检张芝馨等先后战死,并予恤荫。
贵林: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五十二年,以广东罗定协副将率粤兵赴台湾,擢浙江温处镇总兵。八月,贼围诸罗,贵林策应官兵入城而殿其后,贼突出遮杀,转战至正音庄,殁于阵。事闻,赠恤。
杨起麟:闽县人,台湾水师协中营游击。乾隆五十一年,偕镇标游击邱能成率师剿贼,屡立战功,擢参将。五十二年,援诸罗,转战至正音庄,阵亡。都司杭富、守备马大雄等死之。能成寻于西门番仔沟御贼阵亡,守备杨彲死之。并予赠恤。
叶梦苓:闽县人,署凤山教谕。乾隆五十三年,贼扰南路,偕训导陈龙池死之。同时死难者,县丞周大纶、陈圣传、巡检渠永湜,并予恤荫。
朱慧昌:山阴人,台湾北路理番同知。乾隆六十年,台匪陈周全倡乱,在鹿仔港被戕。彰化城陷,典史费增运死之。同时死难者,游击曾绍龙、千总郭云秀、吴见龙、外委任尚标,并予恤荫。
卢植:朔州人,以都司护理北路协副将。嘉庆九年,逆匪蔡牵窜至淡水滋扰,植带兵堵御,奋勇杀贼,身被炮伤,升副将,旋以伤重卒。十一年,福宁镇右营千总陈艺击贼于盐水港伤亡。俱议恤如例。
人物(本朝)
萧明灿:台湾人。其先居晋江。生踰岁而孤。顺治十一年,海寇犯泉州,明灿甫五岁,与母林氏相失。其叔祖携至台湾,以为己子。明灿稍长,始稔遭寇失母之故,行求内地,多年不获。与家人诀,誓不见母、不复生还。乃于延平遇其母依族人以居,遂迎归孝养焉。
陈致远:字子静,台湾人。康熙二十二年,以军功署参将,从施琅攻克澎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台湾平,留致远安集居民,募佃开垦田园二万余亩。累迁瑞安副将,乞休归。
王璋:字昂伯,台湾人,康熙癸酉举人。为云南宜良令,洁己爱民。丁母忧,百姓数千诣巡抚吁留,璋从间道归家。服阕,起知湖广房县,升主事,迁监察御史,卒于官。
陈士俊;字子庆,台湾人,好施与。康熙五十七年,大饥,士俊出粟二千五百石以赈,存活无算。置园地于嘉义、凤山二县,以充义冢,乡里德之。按府志作黄仕俊。
王凤来:字端固,台湾人,由岁贡任漳平训导,整饬规条,示诸生以敦伦树品之道。康熙六十年,秩满入都归,会朱一贵倡乱,上书制府,陈剿征策。寇平,授苏州督粮水利同知,监兑漕粮,殚精剔弊,奉押漕运,尽革陋规。历河南怀庆知府,迁兵部员外郎。
黄广:嘉义人,事母孝。雍正八年,火焚居屋,广与母妻俱出走,惟少妹在内,母怜女复反,广惧,急随入救母,妻力挽止广,广辄推妻于港,遂与母同死火中。
黄孟深;嘉义人。兄弟早殁,孟深抚侄如己子。男女四十八口,同居合爨,以耕读为业,内外无间言。同邑王求、李次,俱四世同居,有司并表其门。
王克捷:字仲肯,嘉义人,乾隆丁丑进士,任行唐知县,迁江宁同知。郡人举进士,自克捷始。
郑其仁:凤山人,以武生为义民首,积功给守备职衔。乾隆五十三年,贼扰水底寮,其仁引导官兵,战死于下埤头,奉旨优恤。
流寓(明)
王忠孝:惠安人,崇祯戊辰进士。以户部主事督蓟储,忤监视太监,逮治下狱,戍边,后得免,遯迹台湾,肆志诗酒,作方外客。
张士■〈木郁〉:惠安人,崇祯癸酉副榜。遯迹台湾,隐居于东安坊,杜门不出,日以书史自娱。辟谷三年,惟食茶果,寿至九十九而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