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二百八十二章 华夏(二)【2 / 2】

酒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邹将军,莫非是嫌张某老否?”张世杰拍了拍腰间佩刀,笑着问。“只是腰间宝刀未老,胸中豪情尚在。况且战死军前,是武将应有之命!”

几日后,伯颜的攻势突然加紧,却被新赶来入伍的农夫们挡了回去。农夫不擅长列队作战,但保卫家园的决心却一点儿不比破虏军士兵差。刚被雨水冲洗干净的群山再次被血染红,冒着硝烟的丛林间,躺满了各地义勇的尸体。

“依诸位之见,伯颜到底打算干什么?”邹洬目送秦逸云离开,转过头来对大伙问道。

“派人快马送信给丞相,让他放心打他的。咱们这边绝对不给伯颜任何取胜的机会!”邹洬大声命令。

“报告”!又一声响亮的报告打断了邹洬的思考,亲兵带着兴奋的口气在帐外大声汇报,“邵武军校所有在训士官,奉命前来报道。”

“我们分析,他是为了给忽必烈制造机会!”邹洬走到另一张全国战势图前,低声解释。地图上,参谋刚刚把忽必烈的动向添上去,浓浓的一道黑色箭头,直扑登州。

“也许是老家伙自觉时日无多,熬不下去了!”张唐的观点永远比众人乐观,笑了笑,他又自己否决了自己,“不过这老家伙在草原跟海都泡蘑菇,一泡就是大半年。按道理,他应该比咱们能熬时间才对!”

“正该如此!”邹洬高兴地答应。张世杰能为文天祥考虑,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江南西路战局,这是今天第二次让他惊喜的事。如果当年文丞相北进时,张将军……。邹洬偷偷地在心中把这个想法压了下去,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眼下,战局正紧。

一百七十日不封刀,大伙退亦是死。等死,还不如战死于疆场之上。

“大人!”邹洬试图阻拦,却不知道该先拦住谁,也不知道陆秀夫的举止为何如此古怪。

吉州防线远没有筠州防线地理位置优越,在上一道防线,黄叶岭、八叠山、华林山等高低起伏的山脉几乎连成了一串,守军在关键地段修几座堡垒,就可以有效阻挡蒙古军前进。而在蒙古人舍生忘死的打击下退守筠州后,攻守双方等于把江南西路的险要之所各自占据了一半,破虏军再想集中兵力偷袭北元某处薄弱点已经没有成功的可能,非但如此,在元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大宋豪杰的处境一天比一天艰难。

至于如何取得胜利,邹洬在信中没有细说。得知忽必烈已经攻向登州后,他一边武装赶来参战的农夫保卫家园,一边偷偷地命人在各堡垒下面埋下了火药罐子。

“特别是张家岭,金水河那两段,别处阵地被伯颜突破了,咱们还能调整收缩整条防线,这两段在咱们的正中央,一旦被伯颜切进来,弟兄们就首尾不能相顾了!”

“张将军!”邹洬感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他明白张、陆二人的心思,削发,一方面为了铭志,一方面还在以实际行动告诉破虏军众将,他们的到来,不是为了抢夺军队的指挥权。

为了保持整条防线不被蒙古人夺下,邹洬调整战术,将防御重点放在了仰山、钟山、百丈岭、皂阁山等几个突出的寨垒上。各座寨垒的中间地点,则尽量以壕沟、鹿砦、铁丝网迟滞元军的推进速度。仗打了这么长时间,除府城外,吉州各地已经坚清辟野,即使偶尔有小股蒙古骑兵渗透到防线背后,也收不到什么破坏效果。

参谋们精心制作的沙盘上的山脉起伏,红色和黑色的角旗互相交错着插在高山大河之间。每一面红旗,代表着一支大宋豪杰,而一面黑旗,则表示着一个北元千人队。

“报告将军,大都督的飞鸽传书!”出去检查防务的秦逸云怀里抱着一个被雨水淋成了落汤鸡的信鸽,匆匆忙忙地跑了回来。

“如果守不住,你就撤下去吧。记住让义勇先撤,破虏军断后。否则一旦被敌军追上,大伙都难战场上拣回性命!”邹洬没有更多的援兵可以补充给刘士泰,直接在他送来的战报上批示道。

“忽必烈进攻第二师?”众将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陈吊眼北上山东,目的就是吸引元军注意力,给大都督府争取时间。而聪明了一辈子的忽必烈偏偏在这个时候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大错。

“既入军中,我等皆为将军麾下士卒。愿听军令调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陆秀夫摆了摆手,阻止了邹洬的进一步行动。提高了声音,向所有破虏军将领解释道。

邵武军校是自百丈岭练兵时大都督府为了培训将领而设立的。现在已经于最初的基础上发展为士官军校和指挥学院两部分,其中士官军校的作用是专门培养都头、队长级别的低级士官。把这批士官及时地分配下去,各路义勇的战斗力肯定会迅速提升一个档次。

“你们为何不退?”另一伙来自南安军的义勇赶到后,对着只剩下不到六百人的黄泥关守军问道。刘士泰摇头苦笑,低声回答:“六年前太和城头,咱们守了三日,城破后,鞑子头下令屠城三日不封刀。今个邹大帅带着大伙在这里跟鞑子干了一百七十多日,咱们退了,父老乡亲还有活路么?”

“鞑虏不除,永不蓄发!”老将张世杰伸手除下铁盔,把早已剃得光光的头颅伸进雨中。

这几天伯颜主要进攻方向在黄泥关、瓦土寨等几个仰山和罗霄余脉交界处的营垒。而邹洬却认为,伯颜最终的主攻方向还是张家岭,金水河一带。那段地域最开阔,突破了破虏军的营垒后即是一马平川,非常适合骑兵大规模展开。

“马上解下来,曾将军,你负责对译”!邹洬高兴地吩咐。文天祥向来不喜欢对外出的将领指手画脚,此时他冒着消息被人截获的风险发来信鸽,肯定是有万分重要军情。

如果伯颜真的不计代价,甚至把荆南的新附军、汉军都调过来,自己的这点兵马能坚持得住么?

“你说伯颜要拼命?”张世杰楞了一下,问道。印象中的伯颜沉稳大度,绝不该是一个贪功冒进的将领。

“是!”秦逸云抖擞精神,大声答应。能进入破虏军决策序列,他感到很荣幸。所以无论邹洬安排他做什么,他都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南安、永新、吉州、太和,还有已经落入敌人之手的筠州、袁州,各个标记着家乡地名的战旗高高飘扬。

“你尽管调兵遣将,我和苏刘义给你当爪牙。同来的江淮军旧部和军校士官一道去前线,做都头、队正随便安排。大伙既然来了,就不是冲着什么功名!”稍做休息之后,张世杰主动向邹洬请缨。

走到地图前看了片刻,张世杰心情渐渐恢复了平静。想了想,低声建议道:“无论事实是否如你所料,荆湖南路的攻势都需要加紧。如果咱们能在忽必烈攻下登州之前给伯颜以重击,丞相那边即便稍受挫折,也能把忽必烈堵在江北”!

“忽必烈老了,他也有今天!老夫等这一日,等了近二十年!天佑华夏,天佑华夏啊。”张世杰抬起头,带着泪光喃喃道。在他的戎马生涯中,多少大宋名将折在忽必烈之手。如果忽必烈再年青十岁,他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而岁月很公平,无论是盖世枭雄还是绝代名将,终归有老去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