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卷之七千三百二十八【3 / 11】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史记】

《平准书》:汉武帝兴十余万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终身复,为郎增秩,及入羊为郎始于此。

入财补郎

【史记】

《平准书》:武帝时,所忠言:“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齐民。”乃徵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株入。”财者得补郎,郎选衰矣。

输粟为郎

【有官龟鉴】

郑夫策曰:宜效汉时输粟为郎之例,发下从七品正从八品虚名敕牒四千道,实拟散官,遥授职事,分给行省,填名类报。从七一千道,每名米四百石;从八二千道,每名米三百石。可得米一百六十万石。天下之富而好名者,皆事趋之。既非常调,亦无碍于选法也。

买金偿郎

【野客丛书】

人以诬罔见加,安可置而不辨。直不疑买金偿郎,与陈重买裤偿郎,二事首尾甚同,固不失为盛德。要非中道幸而见获,吾诬遂明。苟或不获,吾何安而受此诬哉?故不可以不辨。

白首为郎

【野客丛书】

《汉武故事》:载颜驷一事甚与冯唐同。曰:上至郎署,见一老郎须眉皓白,问:“何其老也?”对曰:“臣姓颜名驷,以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臣尚少,陛下好少臣已老,是以三业不遇。”上感其言,擢为会稽都尉。

方士为郎

【通鉴纲目】

汉武帝元鼎四年,以方士公孙卿为郎。

家贫为郎

【后汉书】

明帝时,药崧天性朴忠,家贫为郎。常独卧台上,无被枕,止食糟糠。帝每夜入台,辄见崧,问其故,甚喜之。自此诏大官,赐尚书以下朝夕餐,给帷被皂袍。

不能为郎

【东汉书】

尚书令史注,故事尚书郎以久次补之。世祖改用孝廉,以孝廉丁邯补焉。邯称病,世祖问其病,邯羞为郎乎?对曰:“臣实不病,耻以孝廉为令史职尔。”世祖怒杖之,诏问:“欲为郎否?”邯曰:“能杀臣者陛下,不能为郎者臣。”中诏遽出,竟不能为。

为子求郎

【东汉书】

《明帝纪》:永平十七年,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十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民受其殃,是以难之。”故吏称其官。民安其业,远近肃服,户口滋殖焉。

子弟为郎

【通鉴纲目】

汉孝安帝永初四年,诏以凉州牧子弟为郎。庞参说邓骘徒边郡不能自存者,入居三辅,骘然之,欲弃凉州,并力北边。乃曾公卿集议,骘曰:“譬若衣败坏,一以相为补,犹有所完。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公卿皆以为然。郎中虞诩言于太尉张禹曰:“若大将军之策,不可者三:先帝开拓土宇,劳而后定,今惮小费举而弃之,一也。凉州既弃,即以三转为塞,园陵单外,二也。谚曰:‘关西出将,阙东出相,烈士武臣,多出凉州,士风壮猛,使习兵事。’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言者,以凉州在后故也。凉州土民所以推锋执锐,父死于战,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于汉故也。今割而弃之,民庶安土重迁,必引领而怨曰:‘中国弃我于夷狄。’如卒然起谋,因天下之饥敝,驱氐羌以为前锋,席卷而东,则函谷以西,园陵旧京,非复汉有,三也。”议者喻以补衣犹有所完,诩巩灬其疽食浸淫而无限极也。禹以为然。诩因说禹纲罗凉土雄桀,引其牧守子弟于朝。外以劝厉,答其公勤;内以拘致,防其邪计。禹善其言,更集四府皆从诩。于是辟西州豪杰为掾属,拜牧守长吏子弟为郎,以安慰之。《集览》:引领,引,伸也。领,颈也。谓长引其颈而怨恨也。疽食,疽,痈,食义同蚕食。四府,谓太师、太傅、司徒、司空。西州注见光武建武十年。汉灵帝中平六年,除公卿子弟为郎,补宦,侍殿上。

父任为郎郎

【东汉书】

《李忠传》: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也,父为高密都尉。臣贤案:《东观记》、《续汉书》并云中尉。又《郡国志》,高密侯。《百官志》,皇子对,每国傅相各一人,中尉一人,比二千石,职如郡都尉,主盗贼。高密非郡,为都者误。忠元始中以父任为郎,署中数十人,而忠独以好礼修整称。

位不过郎

【数类】

汉班彪,字叔皮,才高而好述作。专心史籍之间,敷文华以纬国典。固,字孟坚,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固自以二世才术,位不过郎。感东方朔、杨雄自论,以不遭苏张范蔡之时,作宾戏以自通焉。缪以为郎

【魏志】

何祯为《许都赋》,封上,文帝异之。下公车特徵诏为秘书丞,主者缪以为郎。后祯关事,上问曰:“吾本用祯为丞,何故改为郎耶?”案:主者罪,而改祯为丞。

三世太史郎

【吴志】

赵达善治九宫一算之法,公孙腾师事达,拜跪而请。达曰:“吾先人得此术图,为帝王师。至仕来三世,不过太史郎,诚不欲复传。且此术微妙,头乘尾除,一算之法,父子不相语。以子笃好不倦,真相授矣。”达取索书两卷大如指曰:“当写读此自解,数日当以相与。”腾如期往,达阳惊言失之。

十二为郎

【数类】

梁明山宾博通经传,年十二,起家奉朝请。

选郎

【数类】

《后汉书》:和帝元兴元年,引三署郎,召见禁中,选除七十五人,补谒者长相。

置郎

【唐林语】

长庆初,李尚书降议置郎官十人,分判南曹吏人,不便,旬日出为东都留守。自是选曹成状,常亦速毕。

田郎

【汉书】

长陵田凤宇季宗,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凡入奏事,灵帝目送之。乃题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

孙郎

【吴志】

《孙策传》: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时年少,虽有位号,而士民皆呼为孙郎。袁术尝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虽死复何恨。”征刘繇,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

周郎

【吴志】

《周瑜传》:瑜长,壮有姿貌,孙策同年,尤相友善。后佐策渡江,时二十四,军中皆呼为周郎。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明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