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封郎
【唐书】
《封伦传》:伦识略过人,杨素负才艺,多所凌藉,惟于伦,降礼尝接。或与论天下事,衮衮不倦。每抚其床曰:“封郎终当据此”。
钱郎
【韵语阳秋】
钱起与郎士元齐名,时人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然郎岂敢望钱哉?起中书,《遇雨》诗云:“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宴李监宅云:“晚钟过竹静,醉客出花迟。”罢官后云:“秋堂入闲夜,云月思离居。”对雨云:“生事萍无定,愁心云不开。”亦可谓奇句矣。士元诗岂有如此句乎?《赠盖少府新除江南尉》云: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抵傍山岚。《题王季友半日村别业》云:“长溪南路当群岫,半景东邻照数家。此何等语。余读其诗尽,殊未见有可喜处,以是知不及起远甚。
石郎
【资治通鉴】
《后晋纪》:石敬瑭遣间使求救于契丹,令桑维翰草表称臣于契丹主,且请以父礼事之。约事捷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刘知远谏曰:“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大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敬瑭不从,表至契丹。契丹主大喜,白其母曰:“儿比梦石郎贵使来。今果然,此天意也。”注,自是之后,辽灭晋,金破宋。
【马明叟实宾录】
五代,晋高祖皇后,后唐明宗女也。废帝立,疑高祖必反,公主自太原入朝千春节,辞归,留之不得。废帝醉语公主曰:“尔归何速,欲与石郎反邪?”既醒悔之,后以反闻。群上请帝亲征,帝心忧惧。帝恶言高祖事,每戒人曰:“尔毋说石郎事,令人心胆坠地。”
【契丹志】
天显九年,晋高祖入洛阳,契丹帝亲送至潞州。唐枢密使赵德钧及子赵延寿出降,先是德钧阴遣人聘契丹,求立为帝。帝乃指穹庐前巨石谓德钧使者曰:“吾已许石郎矣,石烂可改也。”
陈郎
【能改齐漫录】
宋熙宁中,建康军节度推官豫章李修永长女,嫁虞部员外郎莆田陈惟德子启明。他日归宁,其堂兄有外祖母贫,来托居者,时病甚困。陈妇往省之,侍疾者呼而告之。外祖母疆视焉,问曰:“陈郎何之?”对曰:“游学九江去矣。”曰:“此非陈郎也,吾问又有一陈郎耳。”家人叹怪其言。俄而,启明死,其妻改适抚州陈彦博,众乃叹息。
郭郎
【经锄堂杂志】
俗谚多与理合,其曰:“鲍老当年笑郭郎,笑他舞袖大郎当。若教鲍老当场舞,转更郎当似郭郎。”言虽粗俗诣谑,实有至理,可发一笑。
【温革琐碎录】
郭郎髟几发善优笑,凡戏必在排儿之首。
傅粉何郎
【记室新书】
傅粉何郎,未方神采。魏何晏玉貌,时人疑为傅粉。帝伏日赐汤饼,令汗出,拭之转白,遂为骑马都尉。
【唐温飞卿诗】
疑粉试何郎。
彭郎
【宋苏东坡诗】
《题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八米卢郎
【北史】
《卢玄传》:玄子思道为司空,行参军长,兼员外散骑侍郎,直中书省。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而用之。魏收阳休之祖孝徵等不过得一二首,唯思道独有八篇。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
【西溪丛语】
卢思道挽诗独八首,比时人最盛,时人谓之八米卢郎。关中语岁以六米、七米、八米,分上、中、下,言在谷取八米,取数之多也。
【能改斋漫录】
云:尝疑八米,无义,不可晓。偶阅《世说》,载当时号八采卢郎,乃知米为采字。
韩冬郎
【南郡新书】
韩亻屋,即瞻之子也。兄仪,与李义山同年,集中谓之韩冬郎是也。故亻屋题云:七岁裁诗走马成。冬郎,亻屋小名。亻屋,字致光。
段郎
【稽神异苑】
魏唐永尝恍惚见厅东壁下一妇人,长尺余。来谓永曰:“妾有一儿一女,皆及婚嫁,投君求婿可乎?”永知是妖,乃许之。召匠造木人,男女各长一尺,来日妇人复出,永谓曰:“我已求获新妇及女婿。”其妖甚喜,乃谢曰:“女婿何氏?”永曰:“段郎。”又曰:“新妇何氏?”亦姓段氏。言讫,妇人与木人俱拜谢永,入穴中。
详妖胡郎
【太平广记】
唐吏部侍郎李元恭外孙女崔氏,年十五六,忽得魅疾。久之,孤遂见形为少年,自称胡郎,累求术士不能去。元恭子博学多智,常问胡郎亦学否?孤乃谈论,无所不至。李后问胡郎,何以不迎妇归家,孤甚喜,便拜谢。李问胡郎欲迎女子,宅在何所。孤云:“某舍门前。”时李氏家有竹园。李因寻行所,见二大竹间,有一小孔。意是孤穴,引水灌之。有一老孤衣绿衫,从孔中出,是其素所著衫也。家人喜云:“孤郎出矣。”杀之。其怪遂绝焉。
小胡郎
【太平广记】
唐有杨氏者,并嫁胡家小胡郎,为主母所惜。大胡郎谓其婢曰:“小胡郎乃野孤尔,丈母反惜野孤。”婢还白母,问:“何以知之?”答云:“宜取鹊头悬户上,小胡郎若来,令妻呼伊祈熟肉,再三言之,必当走也。”杨氏如言,小胡郎果走。
两郎
【宋苏东坡诗】
二老白接篱,两郎乌角巾。徐元用苏东坡俱与其子过游金山也。
二郎
【邵氏闻见录】
王晋公使魏,太祖曰:“使还,与卿王溥官职。”谓作相使还,帝怒,安置革州。亲朋送之曰:“意公作王溥官职矣。”笑曰:“某不做,儿子二郎必做。”谓文公正。
【唐白居易长庆集】
莫学二郎吟太苦。谓其子龟儿也。
蜀有二郎
【晋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