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点猪头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于暴昭来说,有不少同僚已经开始恭贺他了,大家都知道他这个刑部尚书是跑不了的。皇太孙选中的刑部尚书,那自然就是最为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暴昭心里当然也激动,眼看着就算是仕途的顶峰了。当官的,谁不想要更上一层楼呢!
人到中年,这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节。暴昭还想要有着一番功绩呢,他还想着要一展心中的抱负。
以大明如今的一些情况,被太孙赏识显然更为重要,毕竟皇帝现在已经无心朝政了,已经基本上是将大权交给了皇太孙。
傅友德入宫了,这位老将看着愈发老了,“殿下,臣如今年老体衰,请殿下允准臣告老还乡。”
朱允想都不想的直接拒绝说道,“颍国公如果才七十二,尚且还是老当益壮。你留在长安,这才是对朝廷最好不过。”
傅友德这时候就说道,“殿下,臣实在年老,早年四处征战以至于暗伤无数,臣实在难以为继。臣告老还乡,臣子可为殿下效力。”
“姑父自然是有些本事,只是远不如颍国公。”朱允直白说道,“颍国公无需多想,朝廷此前让一些勋贵告老,那与颍国公无关。”
由不得傅友德不多心啊,最近这几年他基本上就是被闲置的。看似是在管理武苑,只是武苑更多的还是皇帝和太孙的‘门生’。
另一方面来说其他的勋贵纷纷告老还乡,不管是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这时候都只能选择离开朝堂。
在傅友德看来,这时候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有样学样,自己主动选择告老还乡,还能给子孙留下些好处。尤其是太孙现在权势越来越大,就不得不多想了。
傅友德还是说道,“殿下,臣真的年老了,臣乞求殿下允准臣子承袭颍国公爵位,令傅荣为世子。”
这也是傅友德在表忠心的方式,傅忠现在就是颍国公世子。但是傅荣已经十岁了,他是已故的寿春公主的长子,自然是要立为世子。
“这样吧,颍国公还是继续留任,朝廷现在也离不得你。”朱允说道,“傅荣现在岁数太小,国公好好教养。世子之位是该属表弟,只是为时尚早。”
总之朱允的意思就是非常明显了,傅荣这个表弟的世子之位是其他人别指望的。
至于傅友德想要告老还乡也是不可能的,他还是老死任上最为合适,大明现在也不会将所有的开国功臣都赶回老家,还是需要几个老将坐镇。
朱允看向傅友德,说道,“此前颍国公就在武苑,现如今也该如此。记得帮忙练好三大营,尤其是火器的事情,你是老将,也知道如何使用。”
提到打仗的事情,傅友德就有发言权,“殿下,臣此前觉得军中火器虽有改良,但是不宜太多。”
这一点朱允自然也是心里有数,说到底就是现在的火器虽然已经有了不俗的改进,只是到底还有不成熟的地方。
在没有一些科学技术大爆炸的前提下,未来一两百年内,多半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火器自然要用,某些时刻可以是决定性因素。
但是改变不了冷兵器的地位,这一点朱允自然心里有数,也不会想着‘全面火器化’。
真要是达到了那个程度了,他就不会想着什么高丽、安南或者东瀛等地的局势了,有着绝对的辗轧优势,直接派兵就好。
只可惜,现在的火器还达不到那样的水平,只能是持续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改进、改良,将实际使用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克服,这些看起来更为重要。
“我自然也知道这些事情,如今火器确实多有不足。”朱允笑着说道,“只是火器之利你也明白,不能不用。”
傅友德也非常认可这样的说法,火器确实有些不足,可是也不得不承认火器现在在战争中越来越存在感了,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没有什么兵器是不好的,只有不合适的。用最合适的兵器,去打最合适的仗,这就行了。
“神机营肯定还是要用,火器也是要改。”朱允督促着说道,“现在工匠也在武苑,你们这些军将要多提你们所求。”
按照军方的一些意见设计、生产武器,这自然是一个惯例,在古代的时候也就有了。只不过有些时候,军方会提出的要求太高,生产水平达不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自然也就需要考虑让一些管事的人去注意平衡了,毕竟军方的人没有不喜欢更先进武器的。
傅友德这时候也没什么办法了,只能是乖乖的选择离开,不过这些对于他来说其实也就足够了。
朱允其实也明白傅友德的一些想法,要说现在的傅友德真心想要完全离开朝堂,这也是有些牵强的。
毕竟现在还是有着一些舍不得,好不容易才居庙堂之高,哪能说干干净净的一下子完全放弃呢,多少还是心里有着一些念想。
傅友德现在也只是看到了一些开国勋贵集体告老还乡,以及想到了洪武皇帝想要退位,皇太孙这个储君很有可能就要登基了,这时候就不免多想。
前有李善长的前车之鉴,哪怕傅友德自认为远不如当初权势滔天的李善长,也不会像那位韩国公一样恋栈权位。
但是不得不多想啊,他本来就不算是皇帝亲信、太孙心腹。这个时候谨慎一点,绝对不会有错。
看到傅友德离开,朱允笑着说道,“召耿璇,传旨张辅,令其快些检阅中都兵马。”
张福生立刻就去叫人传旨,那两位也不可小觑。说到底就是郡马的身份非常特殊,尤其是那两位还是太孙的亲姐夫,当然就要重视了。
耿璇这个长兴侯世子来到文华殿,立刻参拜,“臣左军都督府佥事耿璇,参见太孙殿下。”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了,我直说了。”朱允也不客气,说道,“你去关中,检查秦王三卫。随后去西北,检查晋王三卫,并将变成牧场、屯城的事查清。”
晋王依然是大明最受重用的藩王,西北不少事情依然是那位晋王在负责。
耿璇立刻领旨,“臣明白,即刻动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