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观音婢先是闭目端坐。
俄而,纤手微抬,挠动琴弦,轻启禅音,如一颗水滴落入寒潭。
进尔,如细流潺潺而出,铮铮淙淙、绕松过石、顺势而下,清音袅袅,不徐不激。
随着一双小手抹挑勾剔、擘托打摘,每次丝弦的震颤,都与知音者的心灵,产生着共鸣。
------
窦氏双目微合,凝神端坐,双手交叠于前。
手指随着琴音微微弹动,好像自己也正在抚琴弹奏一般,面上露出怡然之色。
她能感觉到,观音婢运指简净清灵,取音清脆劲健,无滞无碍,小小年纪已能悟出古曲神韵。
------
忽而琴声转为激昂,如涛涛江水奔流而下,浊浪排空,激流汹涌。
窦氏是操琴名家,自小在宫中得名师指点。
她知道,此节在曲中指法最难,要用到滚、拂、涓、锁等复杂技法。
这些,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成的。
她也从中听出了几处瑕疵,但一个六岁的孩子,能够演奏出如此效果,已是难能可贵了。
再到后面,琴声由激而缓,如大江东去,浩浩荡荡。
进而,如烟波浩淼汇入茫茫大海,渐渐归于沉寂。
------
一曲《流水》奏完,满园寂寂。
观音婢停手息心,静坐片刻,然后婷婷站起,叉手屈膝向各位夫人行了一礼。
窦氏扼腕叹道:“不简单,比我幼时还要强上几分。”
高秋娘道:“夫人过誉了,哪有你说的那么好?听着感觉还是有些毛糙,以后尚需勤加练习。”
窦氏赞道:“虽有小疵,但瑕不掩瑜。小小年纪,有如此技艺,已如凤毛麟角。”
观音婢奏罢,接着由李世民演奏。
一曲《幽兰》演绎得清丽委婉,技法纯熟,比之观音婢还要稍胜一筹。
高秋娘和丁娘子,自然免不了一番夸赞。
------
李世民刚演奏完,李玄霸就伸着懒腰嚷嚷道:“你们两个总算弹完了,一直叮叮咚咚的,我都快睡着了。”
窦氏笑着斥道:“大德,不得无礼,你又在胡说。”
几个孩子也不以为意,哈哈笑着取笑李玄霸,观音婢道:
“三郎以后睡不着觉时,就让世民阿兄弹琴给你听。”
李玄霸道:“我才不呢,那样会吵得我脑仁儿都疼。”
其实,李玄霸说的也是实情。
操琴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能够真正欣赏的人并不多,古有知音难觅之说。
有人说:操琴悦己,笛筝悦人。
------
唐朝白居易诗云: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意思是说,普通人能够在羌笛、秦筝的婉转曲调中,感受到愉悦和快乐。
而欣赏古琴,则要有一定的情操和涵养,要沉浸其中,才能领悟到其精髓和意境。
------
接下来的书法展示,几个孩子全部参加。
高秋娘要求,每人将《千字文》的前四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抄一遍。
孩子们写完,交与高秋娘和窦氏评判。
窦氏一一看过,认为当数长孙无忌写得最好。
间架沉稳,用笔均匀,显是常临钟繇书帖,颇得其神韵。
其他几个孩子,虽也写得不错,但都稍显稚嫩,还未体会到书法真意。
高秋娘看过,也深以为然。
----
最后,是比试围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