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1章 和氏璧【1 / 1】

三月养闲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和氏璧也归秦始皇所有,秦始皇命人将和氏璧雕刻成了玉溪,李斯亲自提笔写下了著名的八个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从此以后,这块传国玉玺便和历代王朝息息相关,也算得上是国家立国的根本和被人认可的程度。

秦始皇过洞庭湖的时候,传国玉玺莫名其妙的就失踪了,而让人奇怪的是,几年以后这块传国玉玺又有人献给了秦始皇。

刘邦入咸阳的时候,秦王子嘤将传国玉玺给了刘邦,刘邦灭楚之后,这块玉玺被刘邦称为

“汉传国玺”

在政治层面又拔高了一个层次,就更加凸现出来这块传国玉玺的地位了。

西汉末年的时候,王莽去逼宫,传国玉玺摔掉了一块,后被王莽用黄金补上了一角的残缺。

东汉建国之后,传国玉玺又被汉光武帝刘秀得到,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再一次失去了踪迹。

孙坚最先发现了传国玉玺,后被袁绍所得,最后又回到了汉献帝手中。

曹魏逼迫汉献帝退位之后,传国玉玺又落到了曹丕手中。

晋朝时期,传国玉玺在各方流落,最后被晋穆帝所得,随后进入了南北朝,传国玉玺在宋齐梁陈之间传递。

隋朝灭陈,传国玉玺又被隋得。

唐朝初年,李靖带领军队打突厥,发现了传国玉玺,带了回来。

随后,传国玉玺就失去了踪迹,下落不明。

皇太极认为,传国玉玺是当初明朝攻打元朝的时候,元顺帝逃跑的时候带走的,现在让自己发现了,简直就是天意。

一切都有了,那么正事就该办了。

“祭告天地,行受尊号礼,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清,改元崇德”

至此,后金公司从此改名为大清公司。

仪式上,君臣之间吹吹捧捧,双方都非常开心,不开心的还有两个人,一个人叫罗德宪,还有一个人叫李廓。

不是他们不愿意拜,而是这两个人是朝鲜的使臣,这个时候的朝鲜还是明朝的属国,打心底都看不上原来的后金和现在的大清。

虽然之前朝鲜已经被爆打了一顿,可是这个心里面是不服气的,觉得一群蛮夷而已,还得天天跟着他们,简直就是丢人。

丢人归丢人,打不过也是真的打不过

朝鲜国王就写信告诉崇祯,说自己不得已和后金签订了条约,崇祯那是相当感动,说我理解你,没事!

明朝都快完犊子了,朝鲜小弟自然也只能是先委屈一下了,毕竟大哥知道你的心里还是有大哥的就行了!

皇太极也很不开心,这是自己登基的时候,这不是故意给自己难堪呢?便修书一封让使臣带回去给朝鲜国王看,内容主要是训斥朝鲜国王不懂事,并且还要求送几个人质过来。

这个时候,大清的权力结构又发生了变化,在皇太极的领导下,有的人已经下去了,有的人正在崛起。

“封大贝勒代善为和硕兄礼亲王,贝勒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多铎为和硕豫亲王,豪格为和硕肃亲王,岳讬为和硕成亲王”

我们可以看一下皇太极的这个封赏,一共是六个亲王,分别是哥哥代善,弟弟多尔衮和多铎,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代善的儿子岳托还有自己的儿子豪格。

不得不说,这个封的真有水平。

多尔衮和多铎是肯定不会站在自己这边的,代善这个人是一个墙头草,济尔哈朗对自己没什么二心,算不上死忠,代善的儿子岳托是自己绝对亲信,豪格则是自己的亲儿子,绝对可靠。

就算多尔衮兄弟再不满意自己,那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才行。

实际上,多尔衮在这个时候也没有这个心思,因为他是一个特别能够忍耐的男人,要不然也到不了今天这一步。

虽然在亲王上面多尔衮只排了第三名,可问题是代善年纪大了,济尔哈郎的军功又不如多尔衮,说多尔衮排名第一,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只是,多尔衮当时年纪并不大,只有二十岁左右,他是如何在短时间内上了高位的呢?

要知道,多铎比多尔衮年纪小,能打是一方面,关键是多铎以前很得努尔哈赤的喜欢,而比多尔衮年纪还大的阿济格也不过才是一个郡王而已。

对了,忘记说了,孔有德三个人也是在这一次被封为了王爷,也就是后来的三顺王。

“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