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养闲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太极得到多尔衮的消息之后,当时就决定要亲自前去,让济尔哈郎在家里守着。
所有人都劝皇太极,不要亲自去
皇太极笑着说了这么一句话
“但恐彼闻朕至,潜师遁耳。若不去,朕破之如摧枯拉朽也。”
这话说的何等霸气!
话虽然这么说,皇太极是一点不敢怠慢,基本上是倾巢而出,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随军,也算是玩一把大的了。
在皇太极看来,多尔衮属于比较能抗揍的将领了,现在多尔衮都求援了,说明明军那边必定也是出了血本了!
而实际上,众人之所以劝皇太极不让他去,那也是为了他的身体在着想,因为那个时候的皇太极刚好生了病。
八月十五日,皇太极到达戚家堡,这个地方距离松山只有五十里,将多尔衮也叫过来会合,
在观察明军队形的时候,皇太极发现明军的前队和后队一比较的话,后队很明显要比前队弱的多。
然后清军果断切入了明军中间,直接将前面和后面切断了联系,又顺便将明军粮道给截断了。
这下子,洪承畴没的玩了。
最致命的问题就是洪承畴本人只让手下人带了几天粮食,按照洪承畴的打算,双方见一面之后然后打一仗,意思一下就行了。
本身自己就是被兵部那帮王八蛋逼着过来打的,洪承畴本人也不怎么想打。
结果现在不好玩了,皇太极来了这么一手,明军没有粮草支援,自然是人心惶惶。
最后,被包围的洪承畴叫来了自己手底下的总兵,大家一商量之后决定突围,结果在这个突围的过程中,有两个人没有按照事先的约定私自跑了,直接导致明军大乱,被清军如切豆腐一样都给切了。
而率先逃跑的人之一就是后来被汉人称为天下第一大汉奸的吴三桂。
此战明军损失惨重,洪承畴被俘虏
而在锦州坚守的祖大寿在得知明军惨败之后,也打开城门选择了投降。
只不过这一次,祖大寿是真的投降了!
洪承畴被抓到沈阳之后,皇太极劝说洪承畴投降,洪承畴直接选择拒绝。
毕竟洪承畴可是蓟辽总督,这要是投降了,估计也说不过去自己的良心。
我想洪承畴大概听说过李永芳的事迹,李永芳是一个小小的游击,给自己这个蓟辽总督提鞋都不配,李永芳投降的时候,努尔哈赤搭进去一个孙女,洪承畴如果投降,皇太极能给自己什么?
再加上洪承畴还是进士,也拉不下来脸
劝洪承畴投降的是皇太极的亲信范文程,范文程回去之后就对皇太极说了这么一个事情。
洪承畴虽然嘴上说着不愿意投降,可是一直在拍打自己衣服上面的灰尘。
范文程就告诉皇太极,说洪承畴对自己的衣服都这么爱意,又怎么可能会想到去死呢?
听到这话的皇太极亲自去见了洪承畴
在交谈的时候,皇太极将自己的衣服取了下来,披在了洪承畴的身上,然后对洪承畴嘘寒问暖起来,最后洪承畴投降。
有意思的是,松锦之战刚打完那会就传出来了消息,说蓟辽总督洪承畴被清军俘虏的时候,大义凛然,结果被清军给干掉了。
崇祯听了之后大为感动,又是设坛祭祀又是打算建祠堂的,结果弄到一半才知道敢情洪承畴没有死,不仅没有死还投降了。
这一战是明清很重要的一场战斗,也标志着明军在关外再也没有反击的余地了。
洪承畴投降之后,两个人有一次聊天
皇太极就问洪承畴,说明朝的皇帝看到那些被俘虏的明朝宗室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而那些投降和阵亡的明军家属都会受到连坐,这是明朝的老规矩还是有新的规定?
洪承畴对第一个问题自然是不怎么敢说得,总不能给皇太极科普一下朱棣靖难之后对待藩王的历史吧?
于是,洪承畴为皇太极解答了第二个问题
“昔无此例,近因文臣妄奏,故然!”
洪承畴说得很清楚,以前压根没有这个规定,都是最近这些年文官们一直在瞎闹,所以才有了这个规定。
然后皇太极听了之后很是感慨
“君暗臣蔽,枉杀至此。夫将士被擒乞降,使其可赎,犹当赎之,奈何戮其妻子!”
洪承畴听完则是狠狠地拍了皇太极一波马屁,他的回答是这样的
“皇上真仁主也”
这话,我相信洪承畴能说出来!
一般的武将说不出来,因为太肉麻了,可洪承畴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能说出来这话,简直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祖大寿投降是被逼无奈,洪承畴投降是为了保命,这点我理解。
只是,祖大寿投降之后,基本没有为清朝做过什么实质性的贡献,手上基本没有沾染过什么鲜血。
洪承畴就不同了,成为了清朝能够稳定中原的一大打手,对待老百姓就是真的不当人看待。
汉奸不罕见,当了汉奸还这么卖力的
历史上恐怕也只有一个洪承畴了,从这一点上面来看,洪承畴还不如秦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