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二八页,戊二、说入次第。
我们这一科是讲到入所知相。前面二科主要是建立大乘的正见,所谓的甚深见;现在我们讲到第三科,就是入所知相。这个入所知相,它表面的意思,就是要引导我们趣入生命的真实相,或者说是趣入诸法实相。这个趣入诸法实相,它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乘的广大行,它正式修行的时候,是六波罗蜜广大的善法;但是在修学广大行之前,我们必须作好两种心理准备:第一个是菩提心,第二个是空正见。我们必须透过大乘的止观,先建立菩提心跟空正见这两种根本,当作我们修习六波罗蜜的一个基础。这个观念我们先简单的说一下。
在佛法当中,所有的法门,只要是要转凡成圣的,一定要修空观。这个空观,有小乘的空观跟大乘空观的差别。小乘的空观,主要的思想是修无常,观察生命是变化的,你今天跟昨天是不一样,你明天跟今天也不一样。所以他从无常当中,看到了生命的流动变化,因为这种不安稳性,这个时候,他知道生命是苦恼的。从苦当中,他知道生命是没有主宰性,没有一个自我,所以无常故苦,苦即无我,从无我当中,他契入了空性。
这种小乘的空观,从大乘的角度来观察,无常观当然有它的殊胜处;但是如果从小乘的思考,它从无常观当中,对外否定了外在一切的人事,对内否定了内心所有善恶的作用,契入了一种灰身泯智的状态,大乘佛法认为这是一种偏空的修学。
反观我们大乘的空观,它在修学的时候,是有所消灭、有所保留,有所放下、有所承当。这样的空观是什么内涵呢?我们上一次讲过,大乘空观它的基本精神,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它所消灭的是内心的妄想执着;它保留了内在的菩提心,你内心的责任跟希望,这个是不能消灭的。就是你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你同时要加强你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广大愿力──就是菩提心,这就是大乘空观的一个特色,它有所破坏、有所建设,这样才能够契入诸法实相。
所以本论这一科的入所知相,就是希望一个菩萨,你在正式启动六波罗蜜之前,你应该在内心当中,成就两种的根本善根:第一个是菩提心,第二个是空正见。如何成就呢?就是透过修学大乘止观,所谓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而建立这两种根本。这就是这一科入所知相的主要内涵。前面已经把这个大意说过了,这以下说明大乘止观的一个修学次第,就是悟入诸法实相的次第,叫做说入次第,说明悟入诸法实相的次第。
戊二、说入次第(分二:己一双问悟入,己二依问别答)
己一、双问悟入
这当中有两科:第一科双问悟入,第二个依问别答,先有一个问,再一个答。我们先看问的部分:
由何云何而得悟入?
这个地方对悟入诸法实相,它提出了两个问:第一个是由何悟入?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够悟入诸法实相?第一个是讲悟入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修习大乘的止观,所谓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样的一个方法才能够悟入。第一个是问悟入的方法。第二个云何悟入?这个地方是说明它的浅深的差别。大乘的空观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样的一个智慧,有什么浅深的差别呢?这个地方讲到由浅入深,从胜解行地,到见道、修道、究竟道,它的一个浅深次第。所以这个地方,讲修行大乘止观:第一个是说明它的修学方法,第二个说明它修学的浅深次第,提出两个问题。
己二、依问别答(分二:庚一总标意言答由何问;庚二别显方便答云何问)
庚一、总标意言答由何问
这以下正式回答,这当中有两科:第一个总标意言答由何问,第二个别显方便答云何问。先说明悟入的方法,再说明次第。怎么样悟入诸法实相呢?先说明它的方法,我们看论文:
由闻熏习种类,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有见意言。
我们从凡夫有所得的妄想执着当中,以这样的心态要跟诸法的真理相应,这当中有两个方法不可以缺少:
第一个由闻熏习种类,就是你刚开始要听闻大乘佛法的甚深法义,特别对于诸法三自相的道理,所谓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内涵?你要很清楚的了解。就是透过听闻的熏习,而产生一种种类,这个种类就是跟真理是同类,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随顺于真理的种子,透过大乘佛法的熏习,内心产生一种随顺于真理的善根种子,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所谓的闻所成慧。
第二件事情呢?如理作意。当我们把这样佛法的道理,听闻明白以后,一天当中应该拨出一点空闲的时间,把这些道理重复的思惟,内心当中产生坚定的理解。前面是一种种子,这个地方是讲观照的现行,这个叫思所成慧。
透过听闻跟如理思惟,会有什么结果呢?这个地方产生了第三种结果,似法似义有见意言。这个时候,我们对于生命的真相,这种似法似义,对于佛法这样的一种义理,会产生一种相似的理解,或者说一种相似的观照。
比如说,我们凡夫的思想,对生命的了解,都是非常极端的,一般人都是很极端的。当他生命在的时候,他永远保持常见,他不知道他要死亡,他不知道人生是短短几十年,人生只是个过客,他不知道。他作了很长远很长远的布局,他在生命还在的时候是落入常见;当他死亡到来的时候,往往产生断见,认为死亡就是生命的毁灭,开始恐怖:这都是不对的,这两种知见都是错误的。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了解生命现象呢?我们刚开始一定要听闻佛陀的教诲,佛陀说:生命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我们从水流当中去了解,哦,原来生命是像水流一样,它虽然变化,有很多的波浪,但是它可是相续的,有前生、有今生、有来生。所以我们从水流的相续、变化,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真相,不偏断见、也不偏常见。
所以我们对诸法实相的了解,一定要透过对佛法的听闻,然后如理的思惟才能够产生,这就是我们修习止观的一个主要依据。佛法的修学跟外道最大差异:外道的修学,它不重视所谓的传承;只有佛法,它一定要有三世诸佛、历代祖师的清净传承。外道他在禅定当中想出一个观念,他出来就叫弟子照着做,持牛戒、持狗戒,都是这样子,无本之学,没有根本。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说明所有智慧的来源,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听闻正法,第二个是如理思惟,产生对法义随顺的相似观照、相似理解,这就是我们修习止观智慧生起的因缘。
庚二、别显方便答云何问(分二:辛一胜解行地及见道位 ;辛二修道及究竟道位)
辛一、胜解行地及见道位(分三:壬一悟入渐次;壬二 悟入义利;壬三悟入依止)
壬一、悟入渐次(分二:癸一标由方便;癸二显入次第)
癸一、标由方便(分二:子一四寻思;子二四如实智)
子一、四寻思
前面是一个总相的说明,把智能的生起作一个总相的分析;这以下作一个别相的分析。这个智慧有什么浅深的次第呢?这当中有两科:一、胜解行地及见道位;二、修道及究竟道位。从凡位到见道是一个次第;修道到究竟道,初地以后到成佛又是一个次第,本论分两个部分来说明。我们先看第一个胜解行地跟见道,这当中分两段:第一个说明悟入的次第,第二个说明悟入的功德。悟入的次第当中分两段:第一个说明悟入的方便,第二个再正式说明它的次第。先说明悟入的方便,这当中有四寻思跟四如实智,我们看论文:
由四寻思。谓由名、义、自性、差别假立寻思。
我们在凡夫的时候,内心当中有很粗重的妄想执着,这个时候,我们如何往诸法实相踏出第一步呢?要修四寻思。这个寻思就是对事物的推求观察,一种正确的推求观察。我们对于万事万物,应该怎么去观察呢?佛菩萨告诉我们要从四个角度观察:
第一个是名,名寻思。名寻思就是每一个法,它一定有它的一个名称。比如说这是一张桌子、这是一张椅子。我们首先知道一切法的安立,它一定先有一个名言,名字言说是它的一个假名。
第二个是义寻思:前面的名寻思是能诠,这义是所诠。我们想到这张桌子的名言,就知道它有什么样的作用;想到椅子,就知道椅子的作用。这个义就是它的义相,它所诠释的一个功能。
第三个是有它的自性寻思跟差别寻思,每一法有它的自知体性,也有不同于其他的差别体性。这就是名寻思、义寻思、还有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从这四个法当中,就构成了宇宙万物的体性跟差别。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说我们今天内心产生一个想法:这个花很漂亮。那这个花是一个名言,表示这不是张桌子,是花。它怎么样呢?它是很漂亮的,不是丑陋的。这个法的成立,有它的名、义、自性、差别。就是你一定是先有花,花跟很多的名言串连起来,它是跟漂亮串连的,由这样的一个名言,带动了义相,带动了它的一个体性,带动它的差别。
这是说明:所有万物的生起,都是从名言开始。这个名言,可能我们初学者不是很了解,名言就是一个心灵的联想。你看到这个花,你联想到它很漂亮,这个时候它的体性就被你决定了,它是一个漂亮的体性。
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有饮食、有衣服、有房子、吃穿住的日常日用品。有些人他对饮食,产生很多美好的联想,说:这个世间上,穿衣服怎么穿都没关系,吃东西最实在,吃到肚子最实在。他对饮食产生这样的联想,这个人的生命自体跟差别,他的福报可能都是表现在饮食当中,他往饮食方面的造业会特别强烈,因为他刚开始产生这样的联想、这样的名言,就会产生这样的知见,就会产生这样的行为,就会有这样的命运产生。有些人说:诶,这个饮食吃到肚子,一下子就没有了;衣服穿在外表,可以给人一个永久的印象,这个是比较持久的。你认为衣服是持久的联想,那你的生命当中,一定会拥有很多的衣服。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自性跟差别呢?因为你产生这样名言的联想。
所以这四种寻思就是说明:宇宙万法的生起,都是我们凡夫最初的一念的联想,然后去造作,这个生命才会出现。并不是一切法有它真实的体性,不是的,都是我们先动一个念头的联想,然后从联想当中,名言产生义相,产生我们自己的见解,这个义相就是见解,由见解带动你想要去追求、或者你要去否定它的行为,最后决定你命运的变化,这个就是自性执,这个就有助于我们去了解生命是怎么生起的。
子二、四如实智
及由四种如实遍智。谓由:名、事、自性、差别假立如实遍智。如是皆同不可得故。
这个四如实遍智跟四寻思的内涵,是完全一样的,只是浅深的不同。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观察生命的生起跟变化,这个时候叫四寻思;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对这四个法的生起,产生坚定不移的理解、产生胜解,这个时候叫四如实遍智:就是如实智是坚固的理解,四寻思的理解是犹豫不决的。所以它的情况也是名,名言;事,这个事就是前面的义相;产生了自性假立的如实遍智,差别假立的如实遍智。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从这四个法当中,应该怎么观察呢?如是皆同不可得故,这句话就是在说明什么叫做遍计本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