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56章 第56集《摄大乘论》【1 / 2】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八七页,

庚二、所依。

我们前一科讲增上心学的时候,讲到真如三昧。这个真如跟无分别智最大的差别:真如它是一个理体,是一个无为法。无为法就是说,你不管有没有修行,它永远保持一个这样的状态。说是

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处生死而不染,证涅盘而非净。

它没有变化相。但是这无分别智,它是因缘所生法,它的确是可以透过闻思的修证,而不断进步的,所以这个无分别智是有为法,是能观的智。我们的目标,是契入到无为的真如。无分别智应该怎么修学呢?前面讲到自性要远离五种相状,简单的说,它的相貌是决断名言,契会真如。怎么样来培养无分别智?这以下我们就开始说明这无分别智培养的方法,看这一段的所依:

庚二、所依

诸菩萨所依,非心而是心,

是无分别智,非思义种类。

我们要培养一个功德,先要知道功德的根源在哪里?它是从什么样的因缘出来的?它的依止点在哪里?无分别智的所依,是[非心而是心]。为什么说它[非心]呢?这个地方下面有说,它是[非思义种类]。因为心一定要能够思量分别,但是无分别智是要决断名言、要离言说相的,所以它不是心,因为它没有心的思量、分别的作用。

第二个,它又是个心,因为它有明了的功能,它不是色法的顽钝。也就是说,其实无分别智的所依,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现前一念心性,跟二空真如相应的现前一念心性,这个就是我们的所依。这个所依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你的因地发心。

你看《楞严经》,阿难尊者在出家的第十二年,有一次结夏安居,在自恣的时候,因为他前一天已经受到居士的供养,所以他回来僧团的时候,那一天刚好自恣,佛陀跟诸位阿罗汉都去城里面应供了,他一个人回到僧团,找不到人。所以他一个人就拿着钵,自己去应供,就遇到摩登伽女之难。这时候,佛陀在应供的时候,如实了知这样的状态,马上派文殊菩萨将咒往护,拿着〈楞严咒〉去把他救回来。

救回来以后,佛陀第一件事情,没有开示修行的方法,佛陀先破执。佛陀说:阿难尊者!你跟着我修行这么多年,你当初为什么要随我出家?你为什么要修习戒定慧的功德?审问他的因地发心,先把他的根源找出来,这个病源找出来。阿难尊者说:我虽然是一个王子,但是我看到佛陀身相庄严,具足种种的神通,所以生起好乐心,随佛出家。佛陀说:你所有修行的功德所依止的是生灭心,非常危险。果然后来出了差错,就是你是看佛的身相庄严而出家修行、看到佛的神通变化而修行,这个是有所住。这个房子盖得很漂亮,但是你安住的地基是在地震带,你这个房子是不是随时会破坏呢?

所以,不要说无分别智,菩萨六波罗蜜的所依,一定是依止无住,以无住为本、以无住为住。你只要住在我相、法相,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因地不真,就果招纡曲了。所以这个地方,先审察你修无分别智的时候:你为什么要修无分别智?其实佛法是这样,你要慢慢体验大乘佛法,它那个无住的意思就是说:当你把身心世界全部舍掉的时候,你就拥有所有的功德,佛法的下手处是舍,结果是得。说是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这个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会觉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罗蜜是我空、法空的智慧;但是三世诸佛因为我空、法空的关系,结果得到世间上最圆满的功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道理你要去参透,说因为你舍,舍掉了一切的执着,结果你拥有了无量的功德,这个道理是这样的。这个道理不是谁发明的,是佛陀发现这个道理。我们现在修学佛法,还在流转、痛苦当中,就是我们不愿意舍掉自我意识,不舍掉心中的法执。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修无分别智要知道:你不要用过去的思考,来修无分别智;你要以[非心而是心]的心情,它不是思量分别的,不能有所求;但是它又不是顽钝无知的,它是有明了功能的,这个就是你现前一念无所求、无所得的心,就是我们的依止处,这第一个。

庚三、因缘

诸菩萨因缘,有言闻熏习,

是无分别智,及如理作意。

我现在的因地已经正确了,我知道我修无分别智的动机是无所得,怎么把这个无所得的心生起呢?无分别智应该什么因缘而生起呢?这个地方讲到两个因缘:第一个,有言闻熏习。这个言就是佛陀所说的大乘法教,必须有佛陀的出世,来开显大乘的清净法界等流正法。第二,你要能够专心恭敬的听闻,得到正见。第二个,要如理作意:你得到这样的正见以后,你下去以后,你在寂静的心中,要不断的去思惟、观察,把心中的文字加以消化,把心中的文字消化成心中的观照,这是如理作意,就是思慧。

所以刚开始培养无分别智,是从有分别下手,这叫加行智。无分别智不是说你现在开始整天眼睛一闭,什么都不想叫无分别,这个什么都不想,叫无想,那是一种止,一种禅定,暂时的压住妄想;但是这个暂时压住妄想,不能决断名言,不能契会真如的。所以刚开始你要去听闻,有关真如道理的这些名言,然后加以思惟、观察,然后你的思想就顺着这个名言去思想,这样子,慢慢慢慢就能够栽培无分别智现前──听闻、思惟。我们看第四段的所缘境:

庚四、所缘

诸菩萨所缘,不可言法性,

是无分别智,无我性真如。

前面的所依,是说明无分别智是怎么来的?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无分别智,它来,是以无住、以无所得的清净心而来。这个地方所缘是说,无分别智从什么地方而去?前面是讲从什么地方来,来了以后,经过闻思栽培现前了,现前以后,这个无分别智的去处的所缘境在哪里呢?我们看:诸菩萨他的所缘境,是[不可言法性],是离言说相的一种[无我性的真如]。这个无我性真如,包括人无我,也包括法无法,就是二空的真如理。古德经常说:

如如理生起如如智,

如如智还照如如理。

说如如智是从如如理引生的,然后如如智又照如如理。这个地方当然很重要,因为这个生起以后,这个无分别智的去向是很重要的。

我们一个修行人,你要经常去观照你的念头:你一天当中,你的心都在想什么事情?如果你发觉你一天当中,睡觉不算,你都在这些人事上分别:这个人对我很好,那个人对我怎么样,这个事情对我有什么得失。你都在这个人事因缘上打转,你的生命很难增上。你来生来的时候,还是这样子,没有增上的力量。一个修行人,遇到人事的时候,要往道理上会。这个人对我很好,你要思惟它的道理:哦!我前生跟他结善缘;这个人对我很不好,我前生跟他结恶缘。

就是说,一个修行人心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观察道理,这个人事只是借事来显理。当然我们从人事当中,哦!你看这个人长得很庄严,他前生有持戒的功德。你不要在那个人事上的庄严去打转。就是说,看到什么因缘,你就想到什么道理。

今天无分别智也是这样,你看到任何境界,不管是好的境界、坏的境界,如果你想要修无分别智,你的心的去处,就是观察它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不管是好的、坏的。因为你要修无分别智,它的所缘只有一个──无我性真如。你要经常把生灭的因缘,会归到不生不灭的真如理,这个就是你的所缘境。

我们凡夫的分别心,你从什么地方来?从阿赖耶识而来。说你怎么会有这个分别心呢?因为你前生有这样的经验,阿赖耶识就是业识。我们从阿赖耶识而来,又攀缘阿赖耶识所变现的果报,这些根身器界,然后又造业,造业以后又回熏到阿赖耶识,又加强一个经验;这个经验,来生又产生一个新的分别,又去分别这些人事的因缘,然后又造业,又回到阿赖耶识。这个就是为什么构成十二因缘流转的一个主要问题,无明缘行,行缘识,生、老、病、死。现在你要修无分别智,这个思考要改变。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从真如而来。你从什么地方去?我从真如而去。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这个地方就是,其实这个所依、因缘跟所缘,这三个就是告诉你怎么修无分别智,后面只是在讲它的功德作用。

这个地方就是说,你要知道:你不管是在任何的人事因缘当中,你都要观察──不管是顺境、逆境,它的真实义就是无我性真如,这是你的所缘境,你只有一个所缘境而已。

庚五、行相(分二:辛一显境无相;辛二释通疑难)

辛一、显境无相

当这个无分别智去缘真如理的时候,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呢?我们讲心都有相貌,受有领纳的相貌,想有取相的相貌。说无分别智在攀缘真如理的时候,它的相貌如何?说明它的行相。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显境无相,第二个释通疑难。先说明第一段:

诸菩萨行相,复于所缘中,

是无分别智,彼所知无相。

我们无分别智在人事因缘现前的时候,观察这一切的生灭变化的因缘当中,我们观察到:其实一切法都是如的真理。这个时候,我们心中是无相的,没有我相、法相可得的,所以无分别智的相貌是无相。古德在这个地方就注解说:其实无分别智的相貌,你一定说它有相貌,也可以形容──它是无相。但是它的意境是什么样呢?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决断名言,契会真如为相,它就是以这个无相为相。

过去有一个禅师,他闭关修行,他住的茅蓬在一个很高的山上,远远看去是一个大海,他经常面对大海打坐。这样打坐三年以后,他开悟了。开悟以后,他讲出他心得,他说:原来大海都是水。(呵──)(众笑)这他开悟了。我们看到大海是看到波浪,我们凡夫在人事看到它的相状:哦!这个波浪是大波浪、是小波浪,它本来是小波浪变成大波浪。我们是在波浪的相状中,迷失了自己。

那你要修无分别智,你不可能在波浪上分别,其实不管大波浪、小波浪,它通通是水,它的道理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就是所谓的彼所知无相,你不能再有我相、法相的存在了。如果你要成就无分别智的话,就是你要从人事的差别事相,把它会归到无我性真如,这个就是你的行相──决断名言、契会真如。这以下提出一个问难:

辛二、释通疑难(分二:壬一成所分别;壬二成不可言)

壬一、成所分别

把前面的所缘跟行相这两个疑难,通通的加以解释。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成所分别,第二个成不可言。说无分别智去观察真如的时候是无相,无相怎么能够当所分别呢?这不合道理,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相状才能分别嘛!凡夫就提出这个问难。我们看看,说无相也可以成所分别:

相应自性义,所分别非余,

字辗转相应,是谓相应义。

什么叫所分别?其实就是相应,就是当我们能分别的心,跟所分别的境接触的时候,这个就是相应了。所分别的相貌就是这样子,只要你能缘的心,去契会所缘的境,这个就是成就所分别了,不一定要有相状。先提出一个正确的回答,第二个再说明凡夫的所分别是什么相貌。凡夫的分别心是字辗转相应,是谓相应义,凡夫的心境相应,是要靠字的辗转相应,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相连,构成一个名言。我们凡夫的义相,要靠名言来引导,你才够明白它的义、它的差别相貌。

比如说,你要了解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你要:哦!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宫殿楼阁,很多的鸟在空中说法;有正报的佛、菩萨围绕的庄严。你要有这个名言的引导,你才能够产生一个义相。但是无分别智是不能有名言来引导,是直接契入到真如的义相,不能靠名言的引导。所以凡夫的分别心,叫做字辗转相应,是谓相应义,一定要名言的引导;所以凡夫的分别心,叫做名前觉无,在名言之前,你不能去观照什么的,一定要名言来引导,名前觉无。名前觉无是什么道理呢?这个地方就加以说明了:

壬二、成不可言

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

非诠不同故,一切不可言。

凡夫的分别心,它有能诠跟所诠,能诠的叫名言,所诠的是义相。所以凡夫的分别心,它不是离开了彼能诠的名言,而能够使令我们的智慧,单独的在所诠的义相上活动;一定要有名言的引导,我们才能够产生义相,这叫做名前觉无。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名前觉无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凡夫的概念,是认为一切法它本来就有它的自性、有它的义相。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本来就是一个好人;这个人是个坏人,他本来就是一个坏人;他是我的亲属,他是我的怨家:这个法都是有自性的。就是一切法本来就有义相,我是假藉名言,去了解这个义相而已。我的名言思考,是去了解这个本来就有的义相,我们凡夫是这样思考的,而这样的思考是错误的。

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是唯识无义,说一切法本来是没有义相的,是无我性真如,本来面目是没有义相的。没有义相,怎么会有义相呢?是因为你安立了名言,它才有义相。因为你这样子想,这个法就变成这个相貌,叫做唯识无义的道理。它本来是没有义相,没有义相怎么有义相呢?是因为你有名言的安立,它才出现义相,所以说[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你一定要有一个名言的引导,凡夫才有义相,所以说非诠不同故。非诠就是说,我们能诠的名言跟所诠的义相,这两个是不同调的。因为你今天安立这个名言,你明天安立那个名言,你永远得不到所诠的义相。所以能诠跟所诠的义相,这个性质是不相同,我们永远攀缘不到诸法的真实义相。

总而言之,诸法的真实相是什么呢?是一切不可言,其实一切法的真实相,是离言说相的、是离言说相的。比如说,我们今天吃一碗汤面。这碗汤面,你调味料放很多,你不是在吃面,你是在吃调味料!(呵呵)是不是?你要是没有放调味料,你就吃到面的本质了。那你现在所缘的境,你把每一个法都安立很多的名言,那你就是在在了解你心中的名言,不是在了解一切法的真相。那你问说:一切法的真相是什么?一切不可言,你要把你的名言通通洗掉,一切法的真相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佛陀警告这些初心菩萨,不要相信你心中的名言,它对你会产生一个误导的作用,如果你要从颠倒妄想醒过来,你不要相信你的名言。我们这样子讲好了,我们的心中有两种名言:一种名言是从阿赖耶识生起的,你过去的经验,这个是我们要破的,一种等流的思想,这个等流思想是从无明妄想、自我意识发动出来的,阿赖耶识的无明生起的,这个无明要破的。

我们心中第二种名言,是今生听闻大乘法教,听闻佛法,告诉我们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这方面的名言要保留,这个名言是可以相信的。因为这个是清净法界等流正法,这个不在我们所破的范围,这个叫正见。佛陀今天修无分别智所要破的名言是什么?是你习惯性的思想,习惯性,不是你从佛法学习来的思想,这个都要破的。

所以[非诠不同故,一切不可言],因为我们永远攀缘不到诸法的义相。那一切法义相是什么呢?[一切不可言],就是你要把名言去掉,诸法义相才会出现的。这个地方是把整个无分别智的一个所依、因缘、所缘,乃至于它的行相,详细的说明。这以下就说明无分别智的运用,前面都是在静中修的,这以下讲依体起用,依止无分别智来修习六波罗蜜。

庚六、任持

诸菩萨任持,是无分别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