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任何商业行为,总是存在着或明或暗的激流,有些东西你能看得见,有些东西里看不到。
“米拉麦克斯正在筹备一个新项目。”哈维·韦恩斯坦不紧不慢的说着这个虚假的项目,“影片是血浆恐怖片,会适当加入一些悬疑色彩,剧本已经开始撰写,打算邀请罗伯特·罗德里格斯或者昆汀·塔伦蒂诺执导。”
这种事在好莱坞绝对不少,想想《泰坦尼克号》大卖后,那些迫不及待找詹姆斯·卡梅隆麻烦的人吧……
哈维·韦恩斯坦站在落地窗边,俯瞰伯班克的风景,问身后的琼斯·巴特勒,“墨菲·斯坦顿还没有答复?”
这个项目真的出现的话,对方最大的反击无疑是诉之于法律,这反而是他们这些大公司最不在乎的手段,先不说好莱坞撞车项目数不胜数,其中存在的纠葛难以说清,就算法院受理,狮门影业也可以拖下去,一年乃至两年都没关系,对方那样的小公司能受得了?
就像现在的墨菲,福克斯探照灯的试片会结束后,他能看出托尼·古斯曼和他陪着的两位福克斯探照灯的高层对影片很有兴趣,却无法猜测他们能为影片开出的价码。
这些都需要谈判来决定。
甚至,他们可以随便找个人出来,起诉斯坦顿工作室抄袭他的创意。
同样的,他也没有完全放弃拿下《电锯惊魂》的想法,先前的只是备用方案,如果对方在好莱坞接连碰壁后,双方之间可能还有谈判合作的可能。
这种剧本有什么好说的?影片出色更多是因为拍摄和制作。
米顿·约翰逊心中默默计算了一段时间,那双略显老迈的眼睛里,闪烁着精光,“拍摄制作呢?”
不过,哈维·韦恩斯坦也不能保证,所有的发行公司都会保持那种对待小制作公司的无言的默契,毕竟《电锯惊魂》的卖点还是很清晰的,只要运作适当,不犯低级错误的话,盈利应该不是问题。
福克斯探照灯是最后一家公司,墨菲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还专门给在纽约进修的卡拉·费斯打了一个电话,通过她的关系了解到了这家公司的一些近况。
杰米·温斯特稍稍考虑一下,“如果是由跟公司经常合作的成熟团队制作的话,我认为从筹备到制作,大概需要一个半月左右。”
“是该给他施加点压力了。”他轻轻点了点头。
他稍稍提高声音,“而且我们不可能仿制他的影片,肯定会有一定的变化,好莱坞主流商业大片题材和内容撞车都时有发生,何况是制作模式完全套路化的血浆恐怖片?”
听到这些话,琼斯·巴特勒只是点头,没有觉得任何意外,自家老板的手段一向都很高明,否则也不会制制造出《恋爱中的莎士比亚》这样的血案,更不会把格温妮丝·帕特洛那种水准的演员捧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宝座。
“嗯……剧本好说。”杰米·温斯特明白他的意思,“团队协作的话,两到三周时间足够了。”
最小的代价也可以降低伴随投资而必然产生的风险。
琼斯·巴特勒看着那边,竖起了耳朵。
墨菲·斯坦顿这个小导演呢?不但没有给他任何回复,反而带着影片在不同的发行公司间辗转,妄想凭借比尔·罗西斯那个小经纪人的关系和《水果硬糖》带来的那一点点资本,就把影片卖出一个高价。
女助理打过电话没几分钟,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走进这间办公室,坐在了米顿·约翰逊的对面,米顿·约翰逊对女助理摆了摆手,女助理走出办公室,关死了房门。
手指习惯性的叩击着办公桌桌面,米顿·约翰逊的眉头微微皱起,“caa方面呢?”
显然从最初让编审部的人参与试看会,米顿·约翰逊就在防备或者说筹划一些事情了。
如今能被他欣赏的人,在业内都可以拿出来作为资本。
一方想要通过电影获得高额的回报,另一方想要压低价格让自己获得最大可能的收益,如果双方不作出一定的退让,合作根本不可能达成。
无论是制作公司,还是发行公司,都是商业公司,商业公司天然追逐利润,只要有可能,还要利润最大化。
他叩击桌面的速度在变快,“杰米,你看过那部影片,编审部的人也参与了试片会,他们多久能写出一个类似的剧本?”
米顿·约翰逊又把女助理叫了进来,叮嘱她盯着这个项目,要把最新的情况及时通报他知道,以便随时调整策略。
哈维·韦恩斯坦最为担心的,是有些公司不顾默契,贸然开出过分的条件。
哈维·韦恩斯坦转过身,看了琼斯·巴特勒一眼,大步走回办公桌后边,坐到自己的椅子上面,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说道,“你去找人向外面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