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从璟叫来冯道,问道:“军师言,要破城池,先破人心,不知人心可破否?”
在走下城头前,李从璟对仍在失神的孟延意道:“若是小娘子想清楚了,随时恭候。”
成都城中,有守卒万余人,其中精锐老卒四千,余者皆为孟知祥新募士卒,但战事到了这个份上,孟知祥也顾不得许多,将城中青壮聚集起来,编入辅兵队列,参与到守城之战中。
成都城建在毗江两条支流交汇处的西北河岸,几乎可以说是三面环水,故而王师抵达成都之后的另一件大事,便是截断了毗江两条支流,在东、南、西三面填充河道,同时,在毗江上游修水坝以蓄水,挖河道以通城池,待得需要的时候便引水去淹成都城。
“如是,则成都不仅成为一座孤城,更是成为一处绝境!军师端得是好计策!”李从璟抚掌而赞,而后看向第五姑娘,“西川州县,可会效忠朝廷?”
李从璟点头,“孟知祥如今之所以还能负隅顽抗,皆因其素得民心,成都军民愿为其所用。东阳一战,贼军将士近乎全部战死,可见一斑。”
“得民心,故而能全民皆兵,成都贼军虽然不多,若是孟老贼能城中许多青壮效命,则仍能踞城顽抗。”莫离道,“且得民心愈多,成都便能支撑愈久,若其得民心到了一定程度,成都能守下来也说不定。”
“可有留下只言片语,说到要去何处?”李从璟停下脚步问。
“此即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也。成都城外尚且故此,成都城内乃是此番计策实施之关键,此时某虽未入城亲眼看见,却也知晓成都城内必已‘人心惶惶’。”冯道坚定道,“东阳的贼军死战,已成明日黄花矣。”
王师在城外堆土为山,建造高大望楼与巢车,其高度都超过了城墙。成都城内也在加紧修筑角楼,与王师争夺高度控制权。
信使奔至城前,即大声高喊:“东阳战报:攻克城池,尽灭贼军!”
在百战军扎营的时候,李从璟带了孟平并及参谋处众幕僚,和莫离一道策马出营,观察成都城防。
阳光虽好,不敌美人眼中的愁色,饶是孟延意倔强的不愿失了气势,说出来的话也没甚么底气:“既然是朝廷俸禄所养,理应如此。”
“愿闻其详。”李从璟道。
“契丹京都,西楼。”第五道。
“何以如此肯定?”李从璟问。
第五断然摇头,“当然不会,孟老贼可是她亲爹!”
“西川将士也不是软弱可欺之辈。”孟延意语调有些僵硬,像是田间的秋草,外强中干。
“这的确可称为一大变数。”李从璟颔首,“故而要破成都城,先要离散成都民心。”
“蜀中之役的结果已成定局,战争持续下去,不过徒增伤亡罢了。小娘子若是有心,当思为西川多留几分精气,如此也不负平日里享受的西川民脂民膏。”李从璟缓缓道。
高行周、莫离相继率部离开新都后,新都附近的王师兵马就只剩下很少一部分留守将士。百战军在玄武休养多日,至此也受命向成都进发——来日攻打成都时他们只要参战,都会是对战局莫大的助力。
孟延意银牙紧咬,沉默了下来。
忙中偷闲的李从璟来到城头,与参谋处众幕僚俯观城外军营,彼处的王师正在进行日常操练。但见营中尘土飞扬,人来马往,铁甲泛光,阵阵呼喝声不绝于耳,阳刚而又充满朝气。
李从璟凝神望着城头,一时没有对此事有任何指导意见。
“遣偏师,夺益州其他县镇,传檄西川各地,令州县离弃贼人效忠朝廷。”莫离掷地有声。
李从璟来了精神,“听军师此言,似是另有奇策?”
李从璟这话说得突兀,孟延意有些惊愕,“殿下何出此言?”
“禁军何如?”李从璟尽量避免自鸣得意,问身旁的孟延意。
“大帅放心,贼人民心已破矣。”冯道信心十足,“自得了大帅军令,某与齐己大师星夜揭开了早先在西川的布置,到得今日,西川各地僧人早已联合军情处,利用佛门在百姓中的影响力,将孟贼罪状与叛国不义之举昭告民众。再加之王师入蜀以来,军纪严明,于民秋毫无犯,多日来,各地百姓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大帅来的路上岂没能无所发现?”
“以我王师战力,携大胜之威,做最后一战,必是士气如虹,攻势如电,以彼残兵败将,按理说顶多支撑半月。然则如此一来将士伤亡亦会颇大,且存在一个变数。”莫离道。
第五低头沉吟了一下,“虽是大家闺秀,却无傲人之气,虽然聪慧伶俐,却对人情世故不甚通达,虽倔强自重,却也不让人觉得讨厌。”
“既然东阳战事已罢,你我也该去成都了。”李从璟往西边看了一眼,回头笑对第五姑娘道:“如今我总可以渡过沱江了?”
“民心。”莫离道。
李从璟换了种问法,“以小娘子看,东阳还能坚持多久?”
“何谓绝其望?”李从璟追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