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813章 江淮掩有十四州,南北相争今何姓(四)【2 / 2】

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站在甲板上,沐浴阳光与河风,眼见两岸不时有百姓驻足观望或是下拜,钱元瓘心头有些耀武扬威的得意,他心想:我钱氏甲兵盛极东南,被朝廷封为吴越王,可不是浪得虚名!

钱铧道:“还是谨慎行事,布置好退路为好。”

江淮已经糜烂,此番决战胜负难料,未虑胜先虑败,若是江淮不保,他徐知诰就成了吴国罪人,此时再丢了常州,还不成为众矢之的?要知,吴国与吴越争斗数十年,战事虽然互有胜负,但每场战役的结果,无不是吴国得胜,徐温不是没有灭吴越的机会,只是忙于内争不愿与吴越死磕,平增代替杨家的风险而已。

自钱塘北上苏州,经过无锡到常州,一直延伸到北部长江边的润州,都有运河相连,这条运河,正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南一段,称为“江南运河”。

他知道,此时此刻,常州之战已经开打。

不日,舰队抵达常州。

王彦俦出任和州刺史时,史说他“有政绩,善抚境内,和遂为富州”。

钱元瓘拿过那份军令,蹙眉看了半晌,又将军令还给钱铧,琢磨道:“常州会否果真有陷阱?”

中原有廓清宇内之志,人尽皆知,哪怕吴越不与中原死争,在最后关头主动投降,但难道钱元瓘就不考虑自己的未来?吴越与吴国大战,消耗的实力多了,自身弱小了,吴越在中原眼中的分量就轻了,日后是否还能保住王位?纵然能保一时,难道钱元瓘就不想王位世袭罔替?

千年之前,霸王项羽铩羽而归,在此横刀自刎,不肯过江东去,千年之后,江东自有英杰渡江北来,兵强马壮,名将熠熠。

王彦俦因为觉得王会前番率军五万,却败给了兵力只有一半的唐军,内心里不大看得起王会,但眼下是两人共谋大事的时候,也不至于流露出鄙夷之色来,他拍了拍柴克宏、李建勋、刘仁赡等人的肩膀,笑道:“上有王将军统帅全局,下有诸位英杰冲锋陷阵,北贼必败矣!”

钱铧点点头。

他这一手轻描淡写,很容易就拉进了自己与柴克宏、李建勋、刘仁赡的关系。

“先锋已经抵达和州边界,尚无北贼来阻,如今只要我大军主力北上,直捣黄龙进逼滁州,迫使北贼自扬州回援,则扬州之围可解。”王会扶墙观望吴军军貌,因见兵马强盛,不禁心怀激荡,踌躇满志。

先前他虽然在舒城被李彦超、丁茂等人击败,五万人只剩了两万人撤离,但到底还是为吴军保存了一口元气,之后与王彦俦合军和州,趁唐军得胜兵骄之际,连续多次进击,颇有胜果,零零总总斩杀唐军过千,徐知诰便许他戴罪立功。

胜负如何?

钱铧叹息道:“这叛乱来的蹊跷,就怕有假啊!”

长叹一声,徐知诰站起身,来到门口,负手望向屋外。

以臣代君,这个臣子,是不容有战场失败,不容有大的污点的。

吴国姓杨,不姓徐。淮南一日不姓徐,就容不得徐知诰大意。

金陵。

为防吴国使诈,钱元瓘将卢绛留在了楼船上,如此一来,对方跟吴国的一切联系,都逃不过他的监视。

钱铧来到钱元瓘身旁,微微躬身道:“接到莫离军令,让我们务必谨慎行事,提防吴国使诈。”

现今,乌江是乌江县。

……

因为继续西进,吴越失信,必然引得吴国报复,届时吴越与吴国就不得不死磕。两军交战,谁敢轻言必胜?胜负固然难料,但损兵折将、消耗钱财却是不可避免的,吴越岂有那么傻,得了好处还要妄起战事,去消耗自身实力,平白给中原机会?

徐知诰得到汇报,吴越军队已经抵达常州。

想了片刻,摇头道:“吴国正与朝廷激战江北,此时结怨我钱塘,是多竖一敌,自陷于两难之境,殊为不智也!”

但常州之战,他必须打。

众人意气风发,一起放声大笑。阳光洒落,城墙上甲胄夺目,如有金光,让人睁不开眼。

但徐知诰依旧不能不打常州之战,他有他的位置,他在这个位置上,就有相应的考虑,也有相应的苦衷,有他在这个位置看问题的角度。

此子乃是大唐上蔡人,李嗣源代李存勖时,诸州多乱,王彦俦不仅不忧虑,反而“乐祸思奋”——乐于见到局势大乱并且想要奋发谋事,为了上位,此人是用尽手段,他本是市井游侠儿一类的雄武之徒,颇有依附者,这一日,他召集了六个好友,对他们道:“如今天下有变,能得富贵者,无不是果决之辈。趁乱而起,你我不能落后于人。”

常州,无锡。

……

王会听罢王彦俦的豪言,爽朗大笑,觉得极对胃口,“公本大才,和州弹丸之地,岂是公长久安身之所?此番攻打滁州,朝廷以公为副,此正公大展拳脚之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