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57章 破阿鲁台——一征结束。【3 / 4】

水光山色与人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阿鲁台彻底压制不住贵族的战意,匆忙制定了一个战术——先下手为强。】

【金幼孜的《北征录》记载首先交战的是左翼何福部,但《明实录》记载的却是右翼郑亨部。】

【是不是觉得拾柒又要说文人篡改,阴谋论?】

【错!】

【熟悉蒙古西征的朋友一定知道有一个极具经典蒙古人色彩的战术:鞑靼率先向何福方进攻,但是没有交战,直接迂回到何福侧翼。

这只是障眼法,让明军注意力转向左翼,做出佯攻,若是能够让朱棣以为鞑靼要大举进攻左翼,亲自带兵救援那就更好。

另有一部则快速冲向郑亨部直接进行攻击,若是朱棣救援,那就直接截断阵型将郑亨部围歼。若是不救援,也可以打个时间差重创郑亨部。】

【而金幼孜记载何福首先接敌应该是根据左翼的鼓声、号角声最先响起来进行判断的,】

【阿鲁台的这个计划很完美,可他对面偏偏是朱棣。

朱棣是谁?朱棣可是比蒙古人还蒙古人的大明皇帝。

这套战术且不说朱棣还是藩王征伐北元时候用过多少次,单单是靖难之役朱棣就用了无数次。】

【朱棣击败对手的方式很简单,以力破之。

朱棣率领宿卫、亲兵共一千骑兵为先锋军,直冲鞑靼阵型而去。

史书对朱棣的这次进攻记载:人百其勇,箭如雨下,杀声震天。

后续的燕山护卫、三千营紧随其后,直接打垮了阿鲁台的前军阵型,熟悉的剧情再次上演,毫无士气,溃散而逃。

可他们逃了,进攻明军左右翼的鞑靼部队就成了朱棣的盘中菜。

负责进攻郑亨的部队被朱棣和郑亨夹击,大败。

负责佯攻何福的部队发现前军被击溃直接逃了。】

【而阿鲁台和贵族们呢?】

【在前军被击溃的时候,他们头也不回的就走了,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明军在朱棣的带领下,全线展开追击。】

【金幼孜跟随着中军推进,北征录记载:六月十一中午,经过长秀川的河谷道,看见河边两岸、漫山遍野都是鞑靼抛弃的辎重,数不清的马车、牛车、帐篷、财宝。

一直走到晚上,都还在大量辎重的包围中,绵延百余里地。

六月十二,往前行进,又看到了漫山遍野数不清的牛羊马、猎犬。】

【该段记载可以判定为真,不仅仅因为他是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一百万个穷人一人拿出一块钱也是一笔巨款,何况是数十万乃至百万的牧民的身家,再加上贵族的珍藏。

朱棣全速追击,他们除了必要的口粮、马匹这些必须留下,为了逃亡成功,可能盔甲这些会影响速度的东西可能都不得不抛弃。】

【但即便是这样,速度还是太慢了。】

【六月十三,朱棣在曲回津(有的文献写作回曲津)追上了鞑靼的殿后部队,为了保护数十万的民众能够撤离,阿鲁台不得不又在此地和朱棣交战拖延时间,鞑靼骑兵发起反冲锋。】

【但是,大人,时代变了。】

【中军神机营在柳升快马加鞭赶上了朱棣的前锋部队。】

【大炮开兮轰他娘。】

【鞑靼部队的冲锋被挫败,朱棣率领骑兵收割,此战蒙古王公贵族阵斩两百余人。】

【阿鲁台继续逃。】

【六月十四,朱棣追击到了广漠戍(应该在今黑龙江漠河一带),有一股几十人的鞑靼游骑兵看见明军的部队,远远跪地投降。

恰好是朱棣亲自率领,朱棣说服气了就行,罪不在小兵,你们各自散去吧。】

【此时已经距离大明乃至最近的运粮基地都太远了,重创鞑靼的目的已经到达。朱棣准备班师回程。

但回程途中,不断有鞑靼骑兵跟随骚扰。

这当然不是阿鲁台失去理智,经过几次大败,我想他也不至于怀抱有击败朱棣的幻想。

他们应该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找出薄弱的地方,偷袭后军、辎重部队。抢一些物资回去过冬。

虽然距离冬天还很遥远,但西伯利亚懂的都懂,大部分辎重都在溃退中丢弃,不抢一些,在西伯利亚会被饿死很多人,即便千分之一都对鞑靼力量都是重大损失。

朱棣表示:我都撤军了,这是你们先惹我的。

随即让神机营部分士兵携带武器和后军骑兵替换,放在辎重部队里做个诱饵。

又命几百名重骑兵埋伏在河边的柳树林中,其余大军仍然撤军回程。

朱棣本人则率一千骑兵在北岸作为预备队。

人可以没有情侣一起睡觉、也可以没有衣服穿,但不能没有水喝、不能没有饭吃。

果不其然,他们中计。

迎接他们的是神机营的火炮、火铳,直接四散而逃,溺水、落入沼泽、斩首不计其数,几十名将领直接投降。

朱棣上前一看,脑门一拍,向着苍天大哭:我对不起诸葛这个姓氏啊,我猜错了,我以后不叫诸葛朱棣了,我不配啊,我就叫朱棣了。

为什么呢?

因为这群人不是鞑靼部阿鲁台他们那群人,他们宁可在西伯利亚冷死冻死都不想再和朱棣交战了。

这群人是朵颜三卫那群捡漏的。

为什么朱棣一看就知道是朵颜三卫的人呢?

朵颜三卫在永乐二年又投降明朝了,接受册封、赏赐。

按照礼制朝贡,每次朝贡都是朱棣亲自接见,还会赐予官职、华服。

不巧,几十个将领里面,一大半都是朱棣亲自见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