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00章 西僧【1 / 1】

范小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谁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蒲松龄的聊斋告诉您真相。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种观念古已有之。小到“你看人家的小孩”,大到“你看人家外国”。在国内原本啥也不是的人物,出趟国镀镀金,回来就成了抢手的海归人才。

为啥人们会有这种想法?未知的真的就比熟悉的更优秀吗?

记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这么一篇《西僧》,看过之后,或许能让我们悟出点什么。

话说,从西域来了两个和尚。一个要奔五台山,一个要去泰山。二人的穿着、语言和相貌都和中国人迥然不同。二僧人自述,一路经历千难万险,又是过火焰山,又是过流沙河,还得通过有两条龙把守的只能容一辆车通过的关隘。

哎,停!

火焰山?这不是唐僧西游经过的地方吗?

这一路上奇异的风光,怎么越听越像唐僧的西游之路呢?只不过唐僧是西游,而此二人是东渡。但唐僧不畏艰险西游取经,是因为中土之人都认为西方是极乐世界。佛祖和菩萨以及众罗汉都住在那里。那里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更没有纷争,有的只是无边的快乐,所以被称作西方极乐世界,也叫西方净土。

问题是这两位西域来的和尚,本就来自西方极乐世界,干嘛还费劲巴力,历尽艰险要到东土来呢?

别着急,西土僧人接着说了。

他们在途中一共走了十八个寒暑,出发时本有十二人,到了中国就只剩下他们两个了。之所以费这么大劲也要来到中国,就是因为西土传言,中国有四大名山,一泰山,一华山,一五台,一落伽。落伽山就是普陀山。

据说这四座山上遍地都是黄金,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都还在山上好好地活着。只要能到达这些地方,肉体凡胎立刻成佛,且能长生不老。为了追求这些“崇高理想”,他们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闯关过隘,一路东渡至此。

这可真是天大的误会。东土的人认为西方是极乐世界。而西方的人却认为东土遍地黄金,菩萨犹生,可立地成佛。相距万里之遥,被千山万水阻隔的两地竟都在互相向往着对方。

蒲松龄接着讲到。假设西游和东渡的双方在途中相遇,各述对方所有,必当相视失笑,各自返程了。

是的,西方没有理想的极乐世界,东方也没有有生的菩萨。东方、西方各自都有的,是现实生活的苦难。

苦难,这就是我们往往厚彼薄此的原因所在。常言道,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哪来的那么多顺心的事呢?高居庙堂者苦恼,芸芸众生不是更加艰难吗?正所谓,兴,百姓苦,亡,亦百姓苦。面对人世间的苦难,自身又无力改变窘境,人们往往陷入绝望。

绝望当然是极端不好的,总得给人一点希望吧。于是人们往往又把希望寄托在从未见过的未知的地域之上。因为人们说什么也不愿意相信,这人世间怎么会没有一方净土?所以东方人羡慕西方,西土人羡慕东土。

大唐贞观年间,佛教兴盛。一位净土宗大师在京城长安讲法布道,善男信女,信者如云。一日,一信徒问大师:

“往生当真可得去西方极乐净土吗?”

大师回答:

“可得”

于是此信徒出门登上高树,踊身一跃,登时身亡。余者信众纷纷笃信并赞扬其得往生极乐世界。

苦难加上愚昧,让人竟然如此……

厚彼薄此难道就真的无解了吗?

也不尽然。当东土知晓西土与我类同,当西方明白东方与彼相似,一切释然。世间皆是苦难,要么沉沦,要么奋起。多想想我还有什么。从改变自身做起,继而影响周边。你就会觉得,有时苦也是一种乐。外来的和尚还是让他回去吧,自己的经还得自己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