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57章【2 / 4】

木兰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裴世矩嘴角抽搐得停不下来 , 揉了两下嘴角才控制住自己无语的表情 。

他的两位弟子为何总是有奇奇怪怪的烦恼 真是麻烦的晚辈和学生 。

你不喜欢就直说 , 难道还担心苏夔不高兴 你不是说与苏夔不熟悉吗 他不高兴与你有何干系

薛伯褒也是 , 你在中间掷掇个什么 , 如此轻浮 , 就算你是薛玄卿考来子 , 也被薛玄卿宠得太过不知分寸了吧 !

裴世矩道 :“ 你不想就罢了 , 我去问 。 他当会如实回答我 。“

就是我和他可能吵起来 , 甚至打一架 , 非常不体面 。 裴世矩在心里补充 。

李玄霸也知道若裴世矩和苏威谈真心话 , 第二日魏征就要弹勋裴世矩和苏威在长安城大街当众厮打追逐 , 有失体面了 。

他又叹了口气 , 道 : “ 苏夔是个人才 , 将来迟早会被二哥重用 , 我还是当习惯与他相处 “

原本历史中虽然唐太宗骂苏威是大隋奸臣 , 苏夔也未在大唐出仕就去世 , 但苏夔之子苏劲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 另一个儿子苏宣的女儿还是李承乾的太子妃 。

骂归骂 , 唐太宗对苏家人的才华还是很认可的 。

太子妃苏氏在李承乾离世后的 , 独自抚养庶子和亲生子长大 , 二子皆是有才有德之人 , 孙儿李适之还是一入天宝就被逼死的唐玄宗开元盛世名相之一 , 可见苏氏养娃的本事 。

可惜李承乾这个大龄叛逆娃 , 苏氏实在是带不动 。

另外一提 , 李承乾是十六岁和苏氏成婚 , 但他十一岁就有了长子李象 。

李玄霸想着就头疼 。 或许不仅二哥不太会教孩子 , 嫂子也 … 也过分溺爱孩子了 。

嫂子这一胎不一定是儿子 , 如果是儿子 , 也比李承乾晚几年出生 。

但能被溺爱孩子的唐太宗和长孙皇后选为儿媳的人 , 肯定方方面面都无可挑剔 。 以二哥和二嫂的性格 , 哪怕苏氏年纪比自

己儿子稍大一些 , 也会扒拉进自己儿子后院 。 年纪稍大几岁还能更早生孩子 , 说不定夫妻二人更高兴 。

虽然李玄霸不会告诉二哥和二嫂原本的太子妃是谁 , 让二哥和二嫂重新挑人 ,

但哪个世界的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喜好应当都是相同的 。 李玄霸预见了将与苏夔结亲的未来 , 也只能硬着头皮与苏夔缓和关系 。

苏夔完全没发现李玄霸与他关系僵硬就是了 。

至于苏威愚要改革功勋授田会不会让苏家败落 , 以至于苏氏无法进入皇家 , 李玄霸只能说 , 不要小看他二哥 。

无论是原本历史还是如今的现实 , 贞观君臣都进行了不少大刀阔斧会触及别人利益的改革 。

在其他朝代 , 史书中总说标某大臣主持改革 ; 在贞观年间 , 史书中只记载唐太宗进行了改革 。

房玄龄 杜如晦 还是干古喷子魏征 他们在改革中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 如削减官职数量等得罪人的改革定是出自房玄龄之手 。 但史书对他们一笔带过 , 只强调

“ 唐太宗 “。

对改革派的大臣 , 用他以强国 , 杀他以平众怒 , 是皇帝常见的做法 。

二哥却是做不来这等事 , 从他手中颂布的政策 , 责任都是他自己背 。

所以李玄霸才对在贞观年间任何的改革都慎之又慎 。 臣子背锅和皇帝背锅 , 对朝堂的影响太不同了 。 以二哥的倔强 , 让现在还年少气盛的他做出冤枉忠臣以平息臣子怨愤的事 , 比让他戒糖还难 。

李玄霸揉了揉太阳穴 , 感觉脑袋好疼 。

裴世矩心疼道 :“ 你只是监国亲王 , 若遥到头疼的事 , 大可告知陛下 。 朝中还没有不能等几月的紧要之事 , 待陛下回复也来得及 。“

李玄霸没好气道 :“ 二哥惯爱压榨我 , 若是其他人坐镇长安 , 二哥会认真思考 ;

对我 , 他只会抱怨我为什么烦他 , 他正打仗呢 , 让我自己看着办 。“

裴世矩 : …“

裴世矩道 :“ 高昭玄在 , 他会拦着陛下 “

李玄霸道 : “ 二哥根本不会让高考师知道这件事 。“

裴世矩 : …“

看来还是高昭玄罚得少了 。

裴世矩虽无语 , 也知道李玄霸的预判可能是正确的 。 他不由埋怨苏威 , 为何不等陛下回来再搅风搅雨 , 非要给李玄霸制造难题 。

李三郎只是一个监国亲王 , 这等重责哪能让李三郎背

心里有再多不愿意 , 李玄霸还是出宫去找苏夔一叙 。

苏夔见李玄霸在晋王府见他 , 惊讶道 :“ 你唤我入宫便是 , 我不觉得麻烦 。“

李玄霸 :““ 我只是好久没回家 , 回来喘口气 , 和你没关系 , 不要擅自自予

苏夔就是很感动 , 感慨李玄霸这个友人真是太体贴 。

李玄霸在苏夔又要问他要琴的之前 , 把话题拐到正事上 :“ 苏伯父受了什么刺激 , 怎么如此激进 “

李玄霸语焉不详 , 苏夔也知道李玄霸问什么 。

他失笑 :“ 父亲一直对被隋炀帝驳回的上策耿耿于怀 。 只是隋炀帝不可能同意他的献策 , 他说再多也无用 , 便作罢了 。 他相信陛下是明君 , 不仅会认可自己 , 也能顺利执行这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 , 便坚持上书了 。“

苏夔笑了笑 , 收起笑容 , 神情略有些悲伤 :“ 父亲年纪大了 , 身体也不大好 。 他常说自己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 , 说不定还活不过自请镇守边疆吃苦的薛考师等友

人 。 若不快些把这件事办妥 , 他就无颜与这些友人并列了 。“

并列 … 李玄霸沉默 。

平时都看不懂气氛的苏夔此刻像是能看透李玄霸的内心似的 , 道 :“ 我知道无论是你还是世人 , 都不会将父亲与薛者师 、 高公等人并列 。 父亲在大隋的权势远远高于他们 , 但名声比他们远远不如 。 正因为不如 , 父亲才不甘心 。 父亲其实是很重名皂人 。

李玄霸道 :“ 苏威其性狠废 , 不切世要 , 求名太甚 , 从己则悦 , 违之必怒 , 此其大病耳 。“

苏夔对李玄霸不容气的笑了笑 , 道 :“ 此乃隋文帝之语 。 大德也听过 7“

李玄霸道 :“ 是啊 “

在隋文帝时期 , 苏威无论是广结群臣还是经营声望 , 就只为了两个字 ,“ 求名 “。

他本就是非常看重当世名和身后名的人 , 也曾是能在隋文帝面前据理力争不肯妥协的人 。

只是 「 求名 「 之心敌不过对身家性命的害怕 , 让他成为了隋炀帝身边那个阿谈寸承的五贵 。

苏夔道 :“ 不过我以儿子的角度来看 ,

父亲此举也不仅仅是求名 。 大德可知我祖父 7“

李玄霸点头 :“ 知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