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七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兴几人离开金陵就直奔临安,这时候的西湖没有上辈子看到的那么大,也没邂逅美女,在临安待了几天就继续往东边出发。
一路走走停停,几天后到达明州,沈默两年前回到明州,杨兴一进城就先到沈府,这么多年了,沈府门房里还是那个大爷,看到杨兴很高兴。
“老奴见个皇上。”大爷说着就要跪下,杨兴赶忙扶他起来。
“大爷,我还是那个沈家的姑爷,都是自己人,不用这样,岳父在府里吗?”
“皇上,老爷这时候应该在花园,三小姐养的那些花,好多都还在,老爷每天都要去浇水。”
“哦,我自己去找他吧。”
沈默这几年老的很快,头发几乎全白了,拿着小水壶在给花浇水。
“岳父。”杨兴在沈默后面叫了一声。
沈默转身;“国瑞,你怎么来了?”
“想亲眼看看江南都有什么变化,带着几个人就来了。”杨兴把沈默手里的水壶拿过来,给花浇水。
沈默走到旁边拿剪刀修剪枯叶,“国瑞,这些年江南越来越好,百姓有地种,两三年就缓过来,这些年也都是丰收年,百姓家里也都有点余粮,几百年都没有这好光景。”
“嗯,这一路上我也看了不少地方,都还可以,只要当官的别乱来,老百姓自己是能把日子过好的。”
“你对老百姓是真好,就是对官员太严厉了,他们以后会编排你的。”
“岳父,公道自在人心,我才不怕那些,当官就是要为百姓做事,想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就看他的脑袋硬还是子弹硬。”
当天晚上,杨兴住在沈府,沈思房间里所有的摆设都没变,打扫的干干净净。
翌日,明州港码头,周书吏给一艘大食人的货船开完税票,转身要下船,远远的看到一个熟人,有点不敢相信,揉了下眼睛,确定自己没看错,马上下船跑过去。
杨兴看周书吏向自己跑过来,知道他看到了,扭头说道:“是熟人。”
朱权和几个锦衣卫才把握着怀里手枪的手放下。
周书吏跑的气喘吁吁的,正要下跪,看到杨兴朝他摇头,忙改行礼。
杨兴走到他跟前,“不是有规定不用跪的,你不知道。”
“臣太激动,一时忘了。”周书吏压低声音说道。
“没人知道我来这里,还像以前那样称呼,去你那坐会。”
“杨公子,请。”
在码头混了半辈子,周书吏这点道行还是有的。
几人来到明州税务局明州港办事处,周书吏忙前忙后的泡茶。
杨兴喝了口茶,说道:“你也坐吧,跟我说说码头上的事。”
“原来的市舶司解散,人员重新聘用到税务局,当官的没留几个,我们这些办事的基本都留下。”
“那些商人还给你们塞钱吗?”
“现在我们开完税票,商人去交钱,会随机抽查,被查出来我们肯定倒霉,商人要交三倍罚款,前些年发生过,现在没人敢了,我们现在的月俸比以前高了不少,没必要去冒险。”
刚才把明州港差不多走了一遍,口有点干,杨兴把杯里的茶喝完了。
“你觉得现在这样的管理能杜绝乱开票吗?”
周书吏连忙把杨兴的茶杯添满,“要想钻空子是肯定有,不过容易被查出来,像我一个人的月俸就能养全家人,以前也有点积蓄,没必要去做那样的事。”
“你是在码头混半辈子的人,有时间就把你认为有漏洞的地方写出来,送到锦衣卫那去,要是你的建议有用被采纳,会给奖励的。”
杨兴一口气把茶喝完,站起来说,“就先这样吧,我还要去别的地方,你继续做事。”
从明州港码头离开,杨兴到海军二师的军港待了三天,看了海军和陆战队的训练。又回到城里沈府跟沈默告别,在离开洛阳两个多月后,踏上归程。
一路上也是走走停停,刚到汝南就接到锦衣卫的急报,西域出事了。
七百多里路,两天才赶回洛阳,杨兴感觉腰和腿都快要断了
复兴军总部会议室,韩忠、周成和林喜跟杨兴汇报情况,大虎几天前就出发赶往银州,杨兴去江南前有交代他们,哪个军的地盘出事,不用请示直接出发去坐镇指挥。
韩忠翻开一份文书,“西燕军队被萨曼军队打败,有一万多人逃到疏勒城下,提出要进城避难,知州杨素原本不同意,刚好驻守轮台的八师长林汉带着两个骑兵团巡逻到疏勒城,就把一万多燕军缴械,才让他们进城。
第二天就有萨曼军五万多到达疏勒城,要求把一万多燕军送出城给他们,林师长和杨知州不同意,他们就发动攻城,幸亏有八师的两个骑兵团守城,要不疏勒城就被他们拿下了。
轮台城也遭到两三万吐蕃军队的攻击,被打退后朝南撤走。”
杨兴边听汇报边看着墙上的地图,“你们现在做了什么应对。”
周成也来到地图前,指着地图说:“大虎到达银州后,带第五师两个骑兵团往西到中兴府,孙国在中兴府北面三百多里处,已经急令他尽拢收拢部队到中兴府跟大虎会合,应该能收拢四至五个团,同时凉州的两个骑兵团到达沙州等大虎和孙国,这样大虎和孙国最少能带着十个团的骑兵去支援疏勒城。”
“这样的安排可以,骑兵师那几个没能跟大部队会合的团,让他们南下到甘州,给吐蕃人找点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