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宁王府。宁王书房。
大总管陪着佐师杨卓坐在下首,喝着茶水,静静地等着。宁王皱着眉在房间里踱来踱去。
“杨师怎么看?”宁王突然开口问道。
杨卓慢条斯理地放下茶杯,说道:“王爷要做最坏的打算!”
“此话怎么说?”宁王停下脚步,面色凝重。
杨卓没有直接回答,沉思片刻后,问道:“京城的消息来了没有?”
大总管道:“还没有。不过,估计这两天就到了。”
杨卓言道:“从现场勘查的情况来看,两位管家和郭大将军的确是死于白衣卫的偷袭之下,然后,杀手和白衣卫又被同一人所杀。可以肯定的是,此人修为极高,被杀之人完全没有反抗之力。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白衣卫对我宁王府出手了。可以猜测的是,此次刺杀事件完完全全是一场针对王爷的大阴谋。”
顿了顿,杨卓继续言道:“大内九卫,为圣皇亲卫,若非大事,向来很少出京。三多先生又为圣皇帝师,吴天佑为圣皇后的亲信大将,同时来我大宁府却迟迟不向王爷说明此行目的,本就不合常理。而来我大宁城第一天,便假借刺杀事件杀我王府之人。若非出了意外,我们肯定还蒙在鼓里。凡此种种,狼子之心,昭然若揭。王爷还是要早作准备!”
宁王神色大变,道:“本王身为皇族,对圣朝从无二心,为何?”
杨卓轻叹道:“圣朝八王,自开国世袭就藩,八府均为圣朝丰沃之地。手握府军,不受军部节制,自收税赋,俨若独立王国。先圣皇在位时,朝中多有削藩之声。前些年,有传言,当今圣皇欲重振皇权。如此看来,多半是要动手了。”
宁王不语。杨卓续道:“只是令人不解的是,如此大事,圣皇不会不先知会八王。最少也应该有一纸诏书,最低限度也要安排好八王的归宿。否则,引起大乱,也不是圣皇所想见到的,朝廷不会如此弱智。又假设,圣皇圣诣随后就到,三多先生和吴大佑等人之所以先行一步,只是为了以防万一。那么,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王府下手,又是为何?但不管如何,他们已经动手了,王爷该早作打算。”
宁王苦笑道:“本王又能如何?”
大管家扬身而起,愤然道:“大不了,反了!”
杨卓摇头道:“慎言。当今毕竟是太平盛世,谋反与自杀无异。何况,府军太平久了,有多少战力?”
大管家道:“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
杨卓道:“若仅仅是削藩,大不了自此以后,王爷当个富贵王爷。论削藩,清王,宋王,明王三王,恐怕比王爷更加反对。那么,我猜测,是不是圣皇将我们当做了那只儆猴的鸡。这样的话,王爷恐怕是凶多吉少了。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最坏的情况是,朝廷对付王爷,还有另外的原因。”
“另外的原因?”宁王不解。“什么原因?”
杨卓摇摇头,道:“不好猜测,只有问三多先生和吴大将军了。怕只怕他们也只是奉命行事,不知道真正的原因。”
大总管望着宁王,道:“这两人现在就在王府,王爷,索性先下手为强,将他们擒下。”
宁王摆摆手:“还不到时候,等京城的消息来了再作决断!但未雨绸缪还是必要的。严密监视,若有异动,杀无赦!至于如何善后,再说。都杀上门来了,管他是谁!”
杨卓点点头:“还有,派出王府眼线,全城打探。若是真的要对王爷下死手,明面上的这些人还不够,那么,暗地里一定还有不为人知的力量在潜伏着。这些看不见的力量才是主力,说不定,真正的主事者就在他们中间。”
宁王狠声道:“不管他们有什么阴谋诡计,只要没有圣皇的诏书,本王可以将所有针对本王的行为看作是意图谋害本王。按照圣朝的律法,那可是死罪。大内九卫又如何?”
杨卓赞道:“不错。如此一来,咱们便有了出手的名义。等到诏书真的来了,也没什么怕的。只要保证了王府的安全,其它的都好说。”
“所以,这两天是关键。磊子,辛苦一下兄弟们了。”宁王言道,“另外,将昏迷不醒的赵大山主控制起来。此人是宋王在我们大宁府的眼线,或许了解不少内幕消息。”
大总管道:“王爷放心。二弟三弟之死,此人在场,肯定对当晚的情况一清二楚。我亲自看押他。”
杨卓道:“小心一点,说不定有人想着杀人灭口!”
大总管点点头,转身去了。
南城古井巷。
小四跟着李洛有气无力地走在巷子里。一上午的时间,少爷就这样东游西逛。这不合常理,不是应该找个好地方吃喝玩乐吗?他实在想不通逛街有什么乐趣。
李洛望着巷口“古井巷”三个古朴的大字,沉思片刻,对小四道:“找个地方歇息一下。可把少爷累坏了!”
两人走进一家茶楼,茶客不多,三三两两的在闲聊。主仆二人找了个临街的包间,叫了点心茶水,慢条斯理地喝着茶,吃着点心。
小四见李洛有点心不在焉,知道少爷又在想着什么鬼主意。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时候千万不能打扰,否则,少爷的脾气来了,免不了一顿臭骂。
古井巷的尽头有一株数百年的天棘木,树下有一口不知多少年的古井,所以这条巷子叫古井巷。巷子不长,两边各有七八家店铺。再往里去,便是十来户大宁城住民的房子。巷子外头就是南城最主要的街道之一,还算繁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