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小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到便利店,在国内存在着很大的区域差异。
首先,一般只有一二线城市才有连锁便利店这种业态,三四线城市则很少见。
这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消费群体的不同。
一是便利店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更倾向于年轻人和上班族。
发达城市节奏快,年轻人多,他们上班来不及做早饭,随手买个三明治饭团,或是面包咖啡。
中午晚上不想做饭,买份便当,一顿饭就解决了,省时又省钱。
而且很多便利店里都有简易的餐桌和座位,还提供微波炉加热服务,主打一个方便。
而三四线城市节奏相对比较慢,大家都回家吃饭,没有吃三明治和便当的习惯,而且这种消费习惯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养成。
二是便利店的价格比普通小超市要贵。
大多数便利店是24小时营业的,人力、水电,包括店铺租金等等运营成本比较高。
另外,便利店有很多热食、鲜食,比如关东煮、便当、饭团之类,只有一两天保质期,很容易过期报废。
所有这些费用自然是要分摊在商品价格上面的。
发达城市的年轻人对价格敏感度低,他们更看重效率,为了方便,宁愿多花点钱。
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则更关注价格……
诸如此类的种种差别,就造成了便利店只能开在一二线城市。
其次,便利店的品牌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差别也很大,南北方不同,东部沿海和中原内陆也不同。
我所在的华东地区主要是受上海辐射,所以最常见的便利店品牌有全家、罗森、可的(di第二声)。
南方可能7-11更多些,而北方则是快客占优。
这里我没有查具体数据,只是我去过的一些地方给自己的直观感受。
还有前几年去成都旅游,我记得当地有个红旗连锁,到处都能见到。
再比如南京,华润旗下的苏果便利几乎是一家独大,当地企事业单位都习惯发苏果的购物卡作为员工福利。
这种就是在某个地方极为强势的品牌。
当然,我说的这种情况只是基于12年前,这些年间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苏城当时最常见的几个便利店品牌是全家、可的、喜士多,这三家算是第一梯队,每家都有40个门店以上。
另外还有零星可见的罗森、苏果、美佳,以及本土的一个连锁品牌,刚起步不久。
苏城的便利店行业当时还处于扩张期,也就是说,各大品牌都想尽可能地铺店。
因为对于连锁店来说,门店越多,越有助于分摊成本。
这点很好理解,门店多了,销售额自然也更多,总部从供货商那里就能拿到更低的价格,运输、人员调配也会有更大的空间。
而站在一个城市的整体角度,人口就那么多,对便利店的需求量也是有一个极限的,所以大家都在争夺市场占有率。
扯远了,说回我当初,在决定加盟一家便利店之后就开始选择品牌。
这些品牌一般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在网站上就能查到加盟政策,不过我还是打算一家家去实地面谈。
毕竟是第一次,当面谈的话可以了解得清楚一点,有什么问题也能得到及时反馈。
我把每家公司总部的地址、电话,还有想要问的问题都提前记在本子上,以免到时候忘记。
然后就是安排时间去实地走访了。
那时候我还在公司上班,只能趁一些出外勤的时间偷跑出去,说实话,有些对不起老板。
主要是公司绩效奖金按季度发,眼看着快到时间了,想着捱一捱再离职。
有时候,想瞒着老板做点事免不了要请旁人打掩护,所以我就找了平时关系比较好的一个同事。
一来二去的,他就知道了我准备辞职开店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