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养闲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太极“勉为其难”的同意了代善这个要求!
天启年,在孙承宗的主导之下,明军在辽东修建了关锦防线。
事实证明,关锦防线作用确实很大!
如果皇太极想要从山海关进入北京,关锦防线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而这个时候在锦州等待着皇太极的正是他的老熟人祖大寿!
崇祯四年的时候,祖大寿说要投降,结果最后来了一个诈降,让皇太极很恼怒。
现在,二人再一次在锦州相遇了!
崇祯十四年三月,清军突然将锦州给围困了起来,这是皇太极经过思考之后得出的最佳方式,更关键的还是他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让祖大寿投降。
祖大寿是有这种被长期围困的经验的,所以他一边告诉明军自己被围了,一边还提醒一下明军,前来救援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中了埋伏!
锦州被围的消息传到了北京
崇祯叫人过来商量,锦州到底要不要救?大家达成一致,必须救。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下一个问题又来了,让谁去救?
最后崇祯亲自拍板,定下了洪承畴。
洪承畴,出生于明朝万历二十一年,从小家境贫寒,和母亲相依为命,后在别人的帮助之下才算读了书。
据说洪承畴小时候最爱看的书就是怎么打仗的书。
洪承畴这个人,你可以说洪承畴是一个二五仔,但是他的军事能力是绝对否认不了的存在,那种对战场的微操,简直是相当丝滑的存在。
万历四十四年,洪承畴高中进士,名次为二甲十七名,也就是全国第二十名。
放到现在也是妥妥的高材生!
应该说洪承畴的官算是升的相当之快了,参加工作之后先是在刑部混了六年,又在浙江混了五年。
一直到天启七年,洪承畴到了陕西的时候也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这个时候,谁也不会想到洪承畴后面会如此厉害。
最后一句话,既指明朝,也指清朝
洪承畴刚到陕西没多久,这边就爆发了农民起义,而这这也成就了洪承畴本人。
根据史料记载,崇祯三年的时候洪承畴就成为了巡抚,而在崇祯四年洪承畴高升为了三边总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洪承畴是应该要感谢农民起义军兄弟们的,如果不是他们的话,洪承畴也到不了后来的官位高度。
之所以重点介绍一下洪承畴,那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洪承畴从严格意义上面来说不算明朝人,清朝史官编写的明史里面并没有洪承畴。
崇祯十四年,洪承畴奉命带着大军前往辽东救援,松锦之战正式开启。
到了地方的洪承畴凭借着自己的直觉,马上意识到一个问题,现在这种情况只能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的来,便给朝廷上了一个报告!
当时的兵部尚书叫陈新甲,外号小杨嗣昌,脾气那是一点不比杨嗣昌小。
接到报告的陈新甲看到这份报告就来气了,十几万人在辽东待着,吃喝不花钱?
按照陈新甲的说法,别给老子磨叽,赶紧直接开始打就是了!
洪承畴也是相当无奈,事到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上面顶了!
按照惯例,硬顶只能被顶死,可洪承畴却是一个相当有能力的人,硬是差点将清军给顶死!
差点是真的差一点,前提就是如果没有皇太极,清军就真的被洪承畴给顶死了!
按照明朝的惯例来说,大战之前先得来一个誓师大会,洪承畴在宁远举行过誓师大会之后就带着人火速朝着锦州赶去!
到地方以后,老谋深算的洪承畴并没有贸然进兵,而是选择在一个叫乳山峰的地方驻扎着。
乳山峰,在锦州和松山之间!
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洪承畴的部署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时候的清军也发现了明军的援兵,急忙派人过去阻拦,结果出乎皇太极意料的是,明军作战十分勇猛,直接将清军差点给打崩溃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的明军带头的是吴三桂,而明军这边皇太极由于回了沈阳,所以清军这边的指挥者是多尔衮。
同时,多尔衮也知道明军这一次是打算玩一把大的,赶紧派人给皇太极送信。
得到消息的皇太极也是十分重视,倾尽全国之力,将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人都征到了军队里面。
大战一触即发!
这个时候的皇太极刚死了心爱的女人海兰珠,身体也不是太好,在行军的过程中一直流鼻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