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养闲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万历四十年,吴三桂出生
如果大家还记得这个年份的话,那么就知道吴三桂和多尔衮同岁,两个人一样大。
吴三桂的父亲叫吴襄,是明军的一员猛将,而猛将吴襄在后来因为娶了另一位猛将祖大寿的妹妹,所以吴三桂叫祖大寿为舅舅。
凭借着这层亲戚关系和吴三桂本人打仗特别猛的缘故,吴三桂的官升的相当快。
二十岁当了游击,二十三岁当参将
二十六岁当副总兵,二十七岁当总兵
如果和平年代,照吴三桂这个升官速度干下去,迟早能干到辽东第一把手。
在李自成打北京的时候,崇祯让人给吴三桂送信让他过来救援,结果吴三桂磨磨唧唧的过去了,走到了一半的时候就听到崇祯自杀的消息。
明朝没了的消息,瞬间让吴三桂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地步,究竟是投降李自成还是投降清朝,让吴三桂很是纠结。
刚开始的时候,吴三桂选择投降了李自成,结果却听说了农民军进入京城之后连自己老爹吴襄都给打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去了山海关。
这个时候的李自成自然是相当恼火,决定给吴三桂好好开个补习班上一课。
只不过李自成也没有想到的是,吴三桂这个反骨仔居然会请了外教,反手给自己上了一课。
李自成在京城简单准备了一下,就直接带着人去了山海关,打算将吴三桂给灭了,只不过李自成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的多尔衮也已经带着人朝着山海关赶了过去。
这个时候的多尔衮还不知道李自成已经带兵攻入了北京,更不知道崇祯已经在煤山上吊了。
在山海关的吴三桂这些天听到的消息都是李自成在朝着这边过来,心里的紧张是必然的,而他所联系的清军那边却一点动静也没有。
吴三桂刚开始也是没打算投降清朝的,至于说他投降,这里面也真是有点被逼的成分,让人去联系多尔衮的时候,亲自写了一封信。
在他给多尔衮写的那封信里面,并没有说投降,而是请求清军帮忙,并且承诺事成之后可以割让领土。
多尔衮也不傻,借助自己的力量去打农民军,你不投降我干嘛要帮你这个忙?
所以,清军到了附近之后,多尔衮并没有马上动手,而是在一边看着吴三桂和李自成在打,就是不动手。
吴三桂这边着急的不行,他先是派了五个当地的士绅过去见多尔衮,多尔衮也是好吃好喝好招待,就是绝口不提出兵这个事情,最后在这帮士绅走之前,多尔衮派了范文程去山海关和吴三桂谈判。
双方一见面,范文程充分发挥了自己已经不是“汉人”的本质,面对同样是汉人的吴三桂,范文程表现的非常强硬,在客套之后就直接了当的告诉吴三桂,要不就投降清军,要不就等着李自成攻进来!
那个时候的吴三桂年纪还小,也没经历过多少生活的磨练,被范文程这么一吓唬,又因为实在是没有办法,便只能选择了投降多尔衮。
双方见面当天,吴三桂就剃了头发,而多尔衮为了笼络吴三桂,又将皇太极的女儿许配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
这个皇太极的女儿就是金庸鹿鼎记里面的建宁公主!
随后,双方约定吴三桂的人全部在肩头弄上白布,免得打仗的时候误伤了!
这个时候的李自成相当傲娇,他刚刚攻入北京没多久,对清军自然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哪怕他知道清军来了也根本无所畏惧。
在李自成看来,清军的骑兵是厉害,可是他本来就是养马的出身,对骑兵作战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最为关键的是清军和明军在关外打了那么多年都没有进关,也只是徒有其名罢了!
所以,从始至终李自成都没太把清军当回事。
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句话一点都不错。
就在吴三桂这边和李自成打的相当胶着的时候,吴三桂看着李自成的人,心里都在估计,看样子自己要是不和李自成拼出来一个生死,多尔衮是不打算上了。
我相信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心里已经着急的骂娘了,他担心的是多尔衮会看着他的人拼光了再和李自成决战。
根据记载来看,吴三桂当时已经连刀都拿不稳了,手臂都因为砍人而变得酸沉无比。
而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就站在那里看着,阿济格几次提醒都被多尔衮拒绝了!
他想看一看吴三桂的极限在什么地方,同时也想看一看这是不是李自成的极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