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614章 百里奚举贤【1 / 1】

司马负文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谁知道临行之前,蹇叔紧紧地握着百里奚的手,语重心长且神色凝重地再三叮嘱他说道:“贤弟啊,身为堂堂七尺男儿、大丈夫,切不可轻率随意地将自身委身于他人门下侍奉啊!

这其中的道理你可要深知,一旦做了人家的官员,那就意味着肩负着责任与义务,决不能半途弃主而去,不然便是对主公的不忠不义之举呀!

再者,如果不能清晰明辨当前的局势形势,盲目冲动地去投靠他人,尤其是打算忠心耿耿地追随一个命中注定将要走向败亡之路的人,那可真是愚不可及、极不明智的行为啊!

此次贤弟你前往雒邑之行,务必要先谨慎细致地探听清楚那里的具体情况和各种态势,然后再慎重考虑并做出决定,究竟是否要为王子颓效力卖命。切记切记,凡事都需小心谨慎行事,万不可掉以轻心呐!”

百里奚认真聆听完蹇叔这番恳切真挚的话语后,郑重点头,表示定会铭记在心。随后,他便马不停蹄地踏上了赶赴雒邑的征程。

经过一路风尘仆仆的奔波,百里奚总算是顺利抵达了雒邑城。稍作休整之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前去拜见了王子颓。

见到王子颓后,百里奚不卑不亢地施礼问候,并开始向他详细讲述起自己所擅长的养牛技艺来。只见百里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将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养牛经验和独特技巧一一道出,听得王子颓是频频点头,脸上逐渐露出欣喜之色。

待百里奚讲罢,王子颓不禁喜笑颜开,当即表示十分欣赏百里奚的才能,心中萌生出想要将其收归己用、纳为家臣之意。

百里奚闻听此言,自是兴奋异常、高兴万分。回想起自己这一生历经无数坎坷波折,四处漂泊闯荡,如今总算有机会能够觅得一份体面上乘的工作,可以在王府之中担任职务,也算得上是有所小成了吧想到此处,百里奚的心情愈发激动起来,对于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和期待。

正在此时蹇叔觉得不放心,特意从宋国赶到,他也去拜见了王子颓,然后经过考察后 赶紧回来告诉对百里奚说:

“贤弟啊!我已经替你打听清楚了,这王子颓志大才疏,他身边所接近的又都是谗佞谄谀之徒,并且此人心术不正,有篡位之心。

因而他早晚会有谋乱犯上之事,兄弟不如早点离去,免得惹祸上身身陷囹吾。”

我想了想觉得蹇叔说的似乎有道理,于是便没有在王子颓那里任职,其结果显而易见,最后王子颓造反,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 跟着他的人全都倒了大霉,死的死伤的伤,我庆幸有蹇叔劝说,又躲过一劫。

当时百里奚因久别妻儿,心中甚是惦念,出来这么多年,就想返回虞国看看家里妻儿老母。

于是蹇叔道:“虞国有个贤臣叫宫之奇,他是我的好朋友,我与他相别已久,也正想前去虞国拜访他。兄弟若真想回虞国,我们正好可以一道同行。”于是两人便结伴来回到虞国。

百里奚迫不及待的跑回家中,只见家中房屋倒塌,杂草丛生,早就不见家人,家里已经荒废多年,也许是杜氏因贫困所迫已流落他乡,不知去向,或许饥饿而亡,百里奚因此感伤不已,伏地大哭。

而蹇叔看到此情景,只能好言安慰,也许弟妹没有死,可能流落他乡,今后也许还会有见面的机会,百里奚只是悲伤不语。

蹇叔想了想于是前去见宫之奇,为了好友百里奚不再流落街头,他便向宫之奇推荐介绍了百里奚的才干品德,宫之奇看在好友蹇叔的面子上,于是把他举荐给虞公,百里奚也被虞公封为中大夫。

但是蹇叔和宫之奇一道拜访了虞国国君虞公,访友完毕后,便回来与百里奚道别回国,临别时蹇叔小声说道:“贤弟,我看这虞公见识短浅而又刚愎自用,好财好色,不像是一个有作为的明君,你辅佐他,未必是个明智选择,不如……。”

百里奚已经流落街头够了,中大夫职务虽然不算大,但是对于他这个平头百姓,已经是一步登天,好歹是个卿大夫,今后世袭爵位,吃喝不愁。

于是百里奚哭丧着脸说道:“大哥,小弟我贫困已久,已经鬓发斑白,仍旧寄人篱下,就像鱼儿落在陆地上,久久不得大江大河,现在急需一勺水来救命啊!。”

蹇叔说道:“哎……贤弟乃是因贫困而为官,那我也难以劝阻,希望你能逢凶化吉,倘若日后若兄弟想起我来,可到宋国的鸣鹿村去找我。

那个地方环境幽静雅致,我将去那里隐居,没有兄弟的挂念,我也就放心隐居去了。”说完蹇叔便告辞离去,而百里奚于是留在虞国做官,和宫之奇一道辅佐虞公。

这结局主公也知道了,到了晋国假道伐虢,我和宫之奇劝谏虞公切莫贪宝亡国,谨记唇亡齿寒的道理,不能借道给晋献公伐虢。

谁知道那虞公贪利好色,不听劝谏,贪图晋献公的宝物美女,最后导致虞国,虢国被灭,而我当时不愿意弃主逃离,因为我之前不听蹇叔劝谏,执意在虞国为官,先有不智之举,岂能再做不忠不义之人。”

从此我不投降晋献公,被他罚为奴隶关押起来,这后来我听说晋国要把自己作为媵臣陪嫁秦国。

我当时就想,我百里奚怀济世之才,却不遇明主,难展大志,临老又被作为奴仆陪嫁他人,晋献公辱我太甚啊!”于是便在赴秦途中逃脱,最后被主公用五张黑羊皮换回来。

幸甚!吾能遇此贤明之主,若非如此,恐此生碌碌无为,徒留笑谈于世间矣。

遥想昔日与挚友蹇叔相处之时,其所言“为人处世须审时度势、行止端方”,我此时才知深以为然。

而今我承蒙国君厚爱,赐予这般优厚礼遇,我每思及此,皆深感责任重大。

故凡有所举,必以国君之利益为先,不敢稍有懈怠。且吾深知蹇叔之才能,战略眼光远比我要强。若不将其推举于主公之前,那我就是自私自利、不忠不义之徒也。

所以恳请国君遣人前往宋国,迎接蹇叔至秦国,委以重任,使其能辅弼君侯左右。

臣两次听从蹇叔的劝阻,两次逃脱大祸,化险为夷,只有这一次不听其言,就差点身首异处。

由此可见,我只是有点小聪明,而蹇叔智慧超群。现在蹇叔就居住在宋国鸣鹿村,主公需要尽快将他召来委以重用。”

以蹇叔之才德,定能助秦国如齐国般强盛,进而称霸天下,成就千秋功业!望国君三思,切莫错失良机。

欢迎阅读下一章,高士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