裳星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计褚那时年轻气盛,撇嘴不服气道:“既然知道目的在哪,为何还要走多余的路?我就要最快抵达目的地!”
老头但笑不语,问他道:“可是徒儿,最快的是哪条路呢?”
直到师父去世,计褚也没问出最快的路怎么走。
他心中自有沟壑,认定的路,埋头去走就对了!
所以他离开道观,扎根深山,这一住就是一二十年。
人能有几个二十年可活?
计褚一直觉得,比起师兄弟来,他已经走的很远很远了。
师兄总劝他出世,多出去走走看看,他不听,师兄便常让师侄来看他死活。
避世,出世,呵。
计褚终于明白,如果不把路都走一走,怎么知道哪条路最能接近目的地呢?
他放下拂尘,幸好,幸好还不算太晚。
计褚问陶之:“这观星镜可能看的再远一些?”
陶之就是一个工匠老头,论年纪,他和计褚差不多大,论身体素质,再来三个他也赶不上计褚。
一夜没睡,陶之头昏眼花,说话也提不起来劲。
“我只能做到这程度,还想看的看清楚,得请教我家少爷。”
“那走吧。”计褚脱下道袍,裹了观星镜便要往山下走。
秦行脑门升起一个大大的问号:“计道长,你要去哪?”
“下山,找秦扶清!”
“等等我!我也去啊!”
独留陶之一人在风中凌乱。
最终他们还是收拾了行囊,把陶之也给带下山了。
在山脚下,陶之问:“我家少爷还活着,你们要去找他,茫茫人海,能找到吗?”
计褚笃定点头:“能!”
陶之点头,茫然看四周:“那我就先回去了?”
秦行自然是不肯回去的,哪怕此次前往镇安府可能会丢掉小命,他还是决定要去。
大和尚可是把他的性命托付给了少爷,少爷给他起了名字,他该去的。
就这样,三人分成两伙,一伙向南,一伙向北。
秦行和陶之彼此告声珍重,陶之又辛苦七八日,差点累散一身骨头架子,终于回到安溪县。
他甫一到青牛村,村里村民没认出来他,还以为他是哪里来的叫花子。
认出人来后,他就被请到秦家去了。
端茶倒水,帕子浸透热水,敷在脸上,洗去多日污痕。
秦家人关切地问起秦扶清的消息。
陶之也没耽搁,说了自己去吉川县,秦扶清在那里还救了一个读书人,至今那味读书人都很感谢他。
在凤来县,有个算命很准的道士,对秦扶清推崇备至,甚至不远万里奔赴去找他。
秦家人一听,又是开心又是激动。
陶之到底把秦扶清去镇安府,镇安府闹了灾荒之事给瞒下来。
心里只盼着那疯魔的道士不会骗人,平安把秦扶清给带回来。
不然这一家的主心骨,不得散了吗?
陶之回家休养几日,才总算养回些人样来。
打从他回来后啊,锁头三天两晚往窑厂跑。
他问陶之,往北怎么走。
现在陶之成了十里八乡最厉害的人,他出了一趟远门,常人难以经历的远门。
陶之也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经历,实际上等他回来休养好身子之后,自己也开始回味这些年的出行。
很美好,见识了很多人,很多东西。
怪不得少爷坚持要出去走一走。
出去多看一看,总能学到点东西的。
不过陶之告诫锁头:“你哥哥说的对,你不光要读书,也要锻炼身子,这样才能出去见世面,要是像我一样一把老骨头,还不知能不能活着回来呢。”
锁头像是在做一场远行的攻略,认真吸取众人的经验。
陶之还告诉他,出门一定要学会辨认方位。
锁头可得意了,他说自己分的清了,他学会了看星星,看星星就能判断位置。
陶之跟一个天文学家待了两日,也沾了点天文学的知识,他体贴地问锁头:“那要是阴天看不见星星和太阳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