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22章 第 122 章【3 / 6】

斯遇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到这话,霍谨博心中对永康帝满是敬佩,以真诚换真诚。

一个帝王能做到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

永康帝看着他道“从今日起,由你批复各地的请安折子。”

霍谨博面色微变,却是没有推辞,正色道“儿臣遵命。”

永康帝欣慰地点点头。

他希望这份真诚能继续下去。

皇帝是九五至尊不假,可皇帝长时间待在皇宫,卫国的疆土不是只有皇宫这么大,他需要了解各地的情况,若他对其他地方漠不关心,就会有官员心生歹心,做出欺上瞒下之事。

便是现在,亦有欺上瞒下的事发生。

永康帝不奢望完全杜绝这件事,最起码应该减少此类事的发生,想要做到这些,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官员自身的修养上,皇帝同样应该做到自己该做的。

所以永康帝允许各地官员给自己写请安折子,哪怕只是个小小的县令,只要他递了折子,沿途的驿站就得把折子完好地送往京城,胆敢在这个过程动手脚的,皆会被永康帝以最严厉的刑罚处置。

随着霍谨博话音落下,高应捧着一支毛笔放在霍谨博的书案上,同时还有红墨。

沾了红墨的毛笔有个名字,名为朱笔。

在卫国,除了记录犯人的名籍时用朱笔,其他人并不会用朱笔。

更多时候,朱笔是帝王的专有权力,因此皇帝批阅奏折又叫朱批。

同样是批阅奏折,秦守洪和柳修严两人帮永康帝处理奏折,都会附上自己的意见,用得依旧是黑墨。

霍谨博看着面前这只朱笔,随着在这个世界待得时间长了,很多事情他都有些了解,最起码他知道朱笔并非一般人能用。

但这只朱笔又是永康帝给的。

霍谨博只犹豫一瞬便拿起朱笔,既然永康帝给了,那他用就是了,反正永康帝就是最大的规矩。

想罢,霍谨博便打开一份请安折子,仔细翻看。

永康帝没教他怎么批复奏折,但霍谨博前世批改过众多文件,只是把前世简练的话稍微变得复杂一些便是。

同时要牢记永康帝说的真诚,批复的话不能太过官方,也不能显得高高在上,平易近人些最好。

心里闪过众多念头,霍谨博便开始批复奏折。

落笔的时候他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还好他一直有在坚持练字。

两人就这么坐在书案后,各自处理奏折,殿内只有落笔的声音,宫人们根本不敢发出声响打扰到两人。

直到高应提醒永康帝该用午膳了,才打破了方才安静的氛围。

永康帝放下朱笔,道“还真有点饿了,走吧,陪朕去用膳。”

霍谨博点头跟上。

两人便来到偏殿,永康帝的午膳和其他帝王相比有些寒酸,桌上只有十道菜,桌子是长桌子,挺长的那种。

第一次陪永康帝用膳的时候,霍谨博就在想那些菜永康帝怎么够得着,直到一个宫女拿着公筷为永康帝布菜,他才恍然大悟。

霍谨博同样够不着,宫女便询问霍谨博的喜好,然后帮他夹菜。

他已经陪着永康帝用了几日的午膳,但他依旧不习惯这种吃饭方式,想吃什么得让别人帮忙夹,而且一点也没有和家人吃饭的感觉。

都不如他在国公府用饭的感觉好,那时候他们几个人围着一张圆桌,不会讲究什么食不言的规矩。

现在想想,那会儿其实也有丫鬟布菜,但融洽的氛围让他忽略了这一点。

霍谨博陪着永康帝用完午膳,两人便坐在榻上下棋,这也是两人这几日的习惯。

两人每天都会下一盘棋,然后永康帝就会去休息,霍谨博则是继续处理奏折。

两人坐在棋盘两侧,永康帝开口道“方才用膳时,你是不是想说什么”

永康帝早就发现了霍谨博的不对劲,只是直到今日才问出口。

霍谨博听言,略有些尴尬道“可能是儿臣并未在宫中长大,并不是太习惯这样的用膳方式。”

永康帝问道“你习惯什么”

“儿臣每次和郡主用膳,其实就是一张方桌,不需要人布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夹什么。”

永康帝淡淡点头,道“宫里的规矩就是如此,你今后习惯就好。”

霍谨博点点头。

心里却不是很认同,这种缺少人情味的用膳方式,不论多久他都适应不了。

永康帝一开始并不是如此,当初先帝还没登基时,他们也是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只是当皇帝时间长了,总有人在你耳边提醒各种各样的规矩,久而久之他也就习惯了。

霍谨博的不习惯在永康帝意料之中,他并不在意,这种事时间长了就好。

说完这事,两人便开始下棋。

他们说是下棋,其实更像是教学,永康帝其实并不是个温和的老师,只要是他提出过的错误,霍谨博再犯时就会遭到训斥,一点也没有平时说话的温和。

以至于霍谨博和永康帝下棋,总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幸亏每天就下一局,要不然霍谨博真觉得自己会受不了的。

下完棋,永康帝按照往常的习惯去休息,霍谨博回到自己的位置看奏折。

随着时间流逝,一天就过去了。

霍谨博和永康帝告辞,便离开了皇宫。

每日待在永康帝眼皮子底下,让霍谨博不得不小心应对,但霍谨博并非没有收获。

永康帝对他越来做满意,甚至已经有了属意他的苗头。

接下来他只需要按部就班,莫要犯错就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