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55章 聂晨的格局!【1 / 1】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眼睛呢是不用调整的,嘴型实际上配合子眉的这一个脸型也是符合的。不过问题就是需要做鼻翼鼻尖以及鼻头的调整。我也是听说吕良伟和他的老婆,昨天有过来咱们这里咨询之后,才下定决心带子眉过来,问一下聂医生能不能做这方面的调整。”

蔡澜就像是弥勒佛那样笑口常开,笑眯眯和聂晨提出了过来咨询的要求。

聂晨按着步骤给叶子眉做过了五官检查,然后再给蔡澜和叶子眉一个肯定的答复。

“有这三种鼻形可以挑选,价格分别是十万、十五万以及二十万的。”

聂晨画好了三个符合叶子眉脸形、嘴型以及眼睛的鼻子调整形态。

第一个则是只是削小了鼻翼部分,对于鼻梁和鼻头没有做调整,这一个方案是十万元。

而第二个鼻子的形状则是消去了鼻头部分和鼻翼部分,让鼻子显得小巧玲珑而又不会合让鼻头呈现出鹰钩形状,这一个方案是十五万。

而最后一个方案则是鼻梁,鼻头,鼻翼三个方面全部做出了调整,这个方案是二十万。

“我选择最后的方案……二十万元的这个。”最终作出了选择的那个人,是叶子眉,自己。

送走了叶子眉和蔡澜。

接下来咨询的,是省医学研究所转诊过来的脉管畸形病人于兰文。

于兰文脉管畸形脉管情况,和汤丽慧、邝福亮这两个同样是省医学研究所管转诊过来的病人,严重程度差不多。

同样的,于兰文她也了解过了在爱华门诊这里做过了手术的邝福亮情况。

毕竟邝福亮,已经成为了脉管肿瘤病友当中,正在流传的一个传说。

于兰文,对于自己能够排在了跨服练汤丽慧之后,来到爱华门诊这里咨询手术,准备手术是非常激动的。

带领于兰文过来的,除了省医学研究所的救护车司机之外,她的爸爸妈妈也一同过来了。

“于兰文小姐,你这台手术的费用是五十五万元。”

聂晨在给予兰文做完了整台手术的诊断,并且按照于兰文做为期一周的术前准备和全身检查项目时,也向她报了这一个医疗费用的数字。

“省研究所和我说过,我这台手术前期百分之七十五的费用是可以报销的,如果有足够的研究价值,还可以进行全款报销。”

今天下午过来爱华门诊进行咨询的病人就只有两个,一个是叶子眉,另一个就是性格温柔,不过脉管肿瘤已经同样产生了黑色素病变的于兰文。

吱吱吱吱。

在二号手术室隔壁的实验室里。

聂晨带着宋东阳、林荣华、刘月倩、吴少涛、林建杰、魏婷、唐永琴、洪雪玲、彭林权九个实习生,站在了已经固定好的九只老鼠面前。

实验室的这批大小鼠,目前的用处,是给予这些实习生进行断尾再植。

已经做完了两个病人咨询的聂晨,提前从门诊过来了实验室这里。

毕竟对于聂晨来讲,目前爱华门诊想要真正的壮大起来,并不是靠着自己一个人在门诊单打独斗。

而是要拉出一条可以进行各种术式配合的医疗团队。

而现在这九名来自全国各地,都是属于掐尖医疗天才的规培实习生,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以后都将会是爱华门诊中流砥柱的医疗团队人员。

哪怕杨海坤教授带过来的,这三位心高气傲、有着满满优越感的港岛医学生。

聂晨在这一两天的接触下来,也是认定爱华门诊对他们是有着足够大的吸引力,足以让他们改变初衷,最终在深城爱华门诊这里落地生根的。

毕竟聂晨他已经给李超人所赞助的爱华医疗慈善基金会,将要成立的爱华医疗期刊编辑部的总编,物色了一个最好的人才,那就是杨海坤教授。

聂晨昨天傍晚从看守所回到了爱华门诊室,和杨海坤教授提了一下,医疗期刊总编的事宜。

而杨海坤教授对于这一个将要成立的爱华门诊医疗期刊编辑部总编位置,居然心动不已、跃跃欲试。

从杨海坤教授的这一个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港岛医学院的其他学生,同样可以因为杨海坤教授在爱华门诊这里挂职总编之后,会对爱华门诊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认同感。

“每人一只老鼠,用你们各自所擅长的缝合方式进行断尾再植,放开了来缝合。”

聂晨笑眯眯地环视所有人。

这是新的缝合活体练习术式了!

九个人都是兴奋雀跃的。

特别是港岛三个医学生,对于聂晨终于第一次在现场指导,让他们本来沮丧的心情一下子就振奋了。

聂晨手里的手术笔,给每一只老鼠尾巴处,点了一点切除以及缝合的位置。

聂晨和九个门诊规培实习生的说道:“备皮、切割、缝合这几个处理过程,需要自己进行处理,不能让他人帮忙。”

在这会儿已经监督了这九个规培实习生两天的杨海坤教授,脸上浮起了淡淡的笑容。

“杨教授咱们过去会诊室哪边聊个事。”聂晨笑着和杨海坤教授打了个招呼。

“阿晨、海坤,你们过去聊事情吧,这里就交给我了。”已经做完了脉管畸形病人实验数据记录的李大勇,主动地把事情揽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的四点半钟。

一个技术过关的实习生,做一只大鼠的断尾再植,过程一般不超过四十分钟。

聂晨可是把自己给他们进行点评的时间都预算在内的。

扑哧。

聂晨开了一瓶可乐,递给枯瘦的杨海坤教授。

他坐在了会诊室问诊台后边的老板椅上,翘着二郎腿,问津津有味喝着可口可乐的杨海坤:“我想要办成和《柳叶刀》《jama》杂志同等级的中文医疗期刊。”

“不可能!这不是钱就能够做得到的。”

本来认为接下爱华门诊这一个基金会医疗期刊只是一个名誉头衔的杨海坤教授,被聂晨这个想法给吓住了,下意识的反驳脱口而出。

要打造出和有着百年积累,曾经从日不落全球基地医疗机构收集论文的《柳叶刀》,同等级影响力的医学期刊,以国内现在的财力物力人力,就算是举全国之力,也一样是打造不出来的。

现在爱华门诊,可是连自己省级的医疗期刊都还没办出来,就想要一步到位达成了和《柳叶刀》《jama》这种借着国家全球影响力而享誉全球的医疗期刊,同等级的国际期刊,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嘛。

杨海坤教授想了一想,又吸了一口可乐,摇着头发白的脑袋,笑问聂晨,“阿晨,你这是拿我开玩笑是不是?”

聂晨摇头:“不,我可是认真的,并不是拿杨教授开玩笑。”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