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八十三章 原来如此【1 / 1】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长宏被李辉这么一说,第二天便开始了行动。

他先是借着到村里察看新厂建设的借口,去了几个下游产业的村子。

村子里的村长和厂长富户们没想到镇书记竟然亲自下村视察,全都列队欢迎。

而那些龙翔集团新建厂的经理和厂长们也都得老老实实地配合着。

一上午下来,杨长宏在清河镇的村子转了一圈之后,下午便直奔铁矿场开采现场去了。

要知道,他之前在清河镇是从综合办的主任一路晋升这才做到镇书记的。

在党政合一的乡镇级别政府,他杨长宏基本上就是一言九鼎的。

听说明年只签劳务合同,不再颁发开采执照后。几个铁矿开采场的场长脸色难看起来。

这以前经营铁矿场,那是有独立开采权的,铁矿石给谁是他们自己说了算。

可现在镇政府收回的话,那就是说每次给下游供货的时候,得先得到镇政府的批文。

批多少,他们才能卖多少。

虽然杨长宏给他们讲,签订劳务合同每年的税就少交了好多,而且镇政府的劳务费也比他们私人经营要多不少。

矿场场长们虽然满脸不乐意,可下面的班长矿工们听说自己的收入会有所增加,便都纷纷表示支持这项决定。

然而等到了七月底的时候,杨长宏本来想着捏住铁矿开采权。

没想到,省资源部竟然下发了一个红头《辽远省自然资源开发认证现行办法》。

《办法》中详细介绍了省里的自然资源,并且非常明确的指出,发放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开发开采执照时,必须由地方政府的两名领导一致同意才可以。

也就是说清河镇政府的铁矿开采权,不仅是他杨长宏能管,副镇长陆明也可以管。

其实说到底,陆明也不想掺和进铁矿开采的项目里。

然而《办法》刚刚颁布之后,大哥就给他打了个电话,提点他注意清河镇的铁矿开采权发放的问题。

陆明一向听从大哥的话,听说杨长宏竟然背着自己与采户签订劳务合同。于是便开始在开采权这件事上做文章。

他先是找杨长宏假意商量,看是不是能给那几个大一点的采户发执照。

见杨长宏坚决不给之后,便上报县委,把杨长宏不遵守《办法》政策。

曲县长一听这话,便将两人全都叫到县委去听他们解释一下矛盾的源头。

杨长宏知道这是一个绝妙的机会,于是便和曲县长讲述了一下清河镇现在的情况,并把收回开采权是害怕有本地采户私通外地人抢夺资源的事情和盘托出。

曲县长和几位县级领导商量了一下,觉得杨长宏并没有做错什么。并且如果外地的商户真想垄断矿产资源开发,县里的其他镇牌照也不安全了。

于是,保义县县委,向清州市委申请,勒令所有县内的镇政府,全都按照清河镇的方式将开采发放暂缓。

而陆明那边其实也没想清楚大哥为何要他拿开采权的事情,一听说县委这边同意他和杨长宏一人一半,便不再闹下去了。

然而李辉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便有些不淡定了。

他当然知道陆明和杨长宏不对付,可平日里也只是在一些政见不合的时候,有一些口头上的争执。

怎么这次竟然会闹到县委去了?

他感觉到了这件事情的不正常,可又没有门路去问其他人。

只好先让杨长宏按住自己手中的开采牌照,并且盯好陆明手里的牌照到底要发给谁。毕竟《办法》里的指示是颁发牌照的时候得他和陆明共同同意,所以陆明就算是拿到牌照了自己也发不出去。

最近这些天晚上,李辉一直都在把最近关于矿产开采的一系列事情反复思考。

他终于想到了一个重要的关键。

这《办法》的红头文,为什么早不颁发,晚不颁发,偏赶上杨长宏收拢开采权,二期工程马上结束,钢铁加工产业链基本形成的时候呢?

虽然这想法他曾经一度觉得自己有些天马行空。可左思右想之间,只有省里的某些人想要控制资源开采,并且想以次牟利。事情才会这么巧!

那么省机关当中,凡是和自然资源开发有关的部门有一个算一个,都逃不开干系。而在背后推动这件事的人或者是势力到底是谁呢?

李辉盘算了一下,有关这件事绝对绕不开的部门主要有四个。

省委、省工协、司法、资源部。

只有这四个部门联合,才会有现在出现的一系列行动。

李辉点上一支烟,思绪再往深处挖掘。

他忽然想到,防汛工程、河道改造。难道这一切也是有人在背后推手吗?

再往前想,他终于将这一年以来所发生的事情想清楚了。去年夏天,由省委牵头的防汛工程开始申报,是最初的原点。

而本来只是加筑堤坝的工程却因工程项目计划被上面讨论增加了河道拓宽这一项。

这原本的两种改造项目,愣是让某些人给运作到了一起,并且只按照防汛工程批款。

如果这件事的推手们向中央汇报拨款项目的时候,按照两项来报。那么河道拓宽这一项的所有批款就被省里的某些人给咪下了。

李辉可是全程参与了后半段工程的融资招商,他可是非常清楚,二三期工程总共投资了多少钱。

现在这些钱由地方民营企业合资出了,等于是让地方承担了本应该省里承担的项目费用。

这也太黑了吧!

可让李辉感觉到脊背发凉的还不止这些,接下来,龙祥集团投资了防汛工程。可如果他们的本来目的就不是防汛工程而是二三期防汛工程完工后,九河两岸的所有资源开发呢?

那就可以利用一笔不大的投资,换取之后几年甚至几十年资源开发和贸易的收入。

如果推动这件事的幕后人士本身就是龙翔的大老板,那么之后所有在九河两岸能开发的资源里,就很有可能会一轮一轮的被割韭菜。全都进入了某些人的私人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