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61章 安史之乱35【1 / 1】

猫猫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隆基赶紧走下去将这些武将们一一扶起来,保证道:“诸位将军请放心,朕绝对不会再成为天幕上那种人,朕虽然不通军事,但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道理朕还是懂的,以后监军朕会认真挑选,绝不会再出现边令诚这种奸佞小人!”

至于废除监军?想什么呢?怎么可能,这是大唐的军队,他这个皇帝就算不插手,也得知道军队的动向!

【哥舒翰和杨国忠两人互相防备,哥舒翰接过指挥权后,也觉得此时坚守潼关才是上策。】

【叛军将领崔乾祐此时率军驻扎在陕郡一带,他为了引诱唐军故意隐藏了自己的军队,只布置一点虾兵蟹将来引诱唐军出潼关。】

【哥舒翰看出了崔乾祐的计策,坚守潼关不出,而李隆基这个时候却偏偏瞎聪明的派去了间谍。】

【间谍回报崔乾祐的军队人数非常少,李隆基和杨国忠得到这个消息大喜,认为这是安禄山已经损兵折将,即将败亡的征兆,便兴高采烈的要求哥舒翰出潼关主动迎战。】

【此时,只要唐军坚守潼关,说不定安史之乱就这么结束了,因为大唐的精锐部队已经回援,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军攻打史思明的军队,大胜叛军,在河北一路推进,唐军的形势一片大好。】

【安禄山占领河北之后,并没有善待河北的子民,反而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早就已经引起了百姓们的不满,叛军停滞不前,再也没有办法占领其他城池。】

【不仅是哥舒翰认为坚守潼关是个正确的决定,就连李光弼和郭子仪二人也是认为应该坚守潼关不出,直至耗尽安禄山的士气。】

【但是李隆基和杨国忠偏偏就是信了那个间谍的情报,两个不通军事的人开始外行指导内行。】

【李隆基更是下旨强制哥舒翰出兵迎战。】

【哥舒翰最开始秉承着见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态度,无论李隆基怎么催,就是不出兵,但是从长安来的使者一个接着一个,哥舒翰怎么都无法再坚持下去。】

【天宝十五载六月,哥舒翰放声大哭,泪洒疆场,在李隆基一遍又一遍的催促下,哭着领兵出了潼关。】

【崔乾祐假做不敌,诱敌深入,三日内大破唐军。】

【哥舒翰带领着二十万唐军出潼关,最终只剩下八千残兵败将。】

【哥舒翰虽然失败了,但是还是想要为大唐守卫潼关,于是召集了所有剩余士兵,准备再次坚守。】

【只是这一次,被李隆基伤透了心的士兵们再也不相信大唐了。】

【他们以火拔归仁为首,将哥舒翰诱骗出潼关,将哥舒翰献给了安禄山。】

【哥舒翰被俘后,仍旧不肯投降,安禄山便将哥舒翰带上刑具,将他送往了长安。】

{我去,李隆基这群人真的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原本坚守潼关就能赢的,非要搞幺蛾子!}

{李隆基和杨国忠大概是觉得自己很聪明吧!}

{两个大傻子!哥舒翰都将利弊摆在你们面前了,都跟瞎了似的就是看不见!}

{怪不得哥舒翰在接过指挥权之后要先想办法排除异己,再厉害的敌人也比不上一个猪队友的杀伤力!}

{李隆基!这下子开心了吧?看看你周围都是些什么人啊!}

{杨国忠就会排除异己,阿谀奉承,一个宠爱的贵妃,还给安禄山通风报信!}

{这下子好了!长安没了吧?}

{李隆基,唉,又一个微操大师!}

武则天直接走到了李隆基的面前,狠狠的给了他一个耳光。

长长的指甲划破了李隆基的脸蛋,嘴角都溢出了鲜血。

“你怎么敢的?人家 大将军都说了要坚守潼关,怎么 就你聪明是吗?你聪明你怎么不自己御驾亲征啊!”

“二十万大军只剩下八千!这些也是大唐的子民,是别人的儿子,别人的丈夫!你就这么给人家断送了?”

李隆基一声不吭的挨打,他知道,现在皇祖母打他,是对他恨铁不成钢,是对他还是有希望,若是皇祖母都懒得搭理他,他才是真正的被放弃了。

太平公主一脸凝重,大臣们更是不断在思索,试图从弹幕的字里行间找出大唐的未来。

更让武则天等人困扰的是,现在皇子皇孙们,只有李隆基的阿资质尚可,但是他犯的错实在是太大了。

如今,想要让他继位,怕是难上加难。

那看看太平公主?

大臣们这个时候也顾不得太平公主的女儿身了。

在这么下去,他们大唐就要直接断代了!

贞观年间。

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大哭出声:“二十万唐军啊!!!这可都是我们大唐的军队!是我们大唐的子民!就这么被李隆基这个小兔崽子给嚯嚯了!!朕难受啊!!”

而且都是大唐的皇帝,李世民还是以军功起家的天策上将,没有人能够比他更清楚通关的重要地位。

哥舒翰被俘,潼关失守,潼关的背后可就是他们大唐的都城长安了啊!

潼关都没了,长安呢?长安怎么办!

李隆基!!你不懂军事就不要瞎指挥啊!!

李世民这个时候,终于体会到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听见自己弟弟赵光义那些窒息操作时的感受了!

一个不通军事、没有自知之明、还拥有至高无上的杀伐权力的皇帝, 到底是有多大的破坏力,李世民终亲身体会了!

他的大唐啊!还能撑得下去吗?qaq

汉光武帝时期。

汉光武帝刘秀直接呆住了。

同样打天下出身的光武帝不敢相信这竟然是一国之君的决策!

他极为不雅的掏掏耳朵,问自己的太子:“太子啊,阿父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啊?怎么就听见了这么离谱的事情呢?这个李隆基就不想想自己吗?潼关没了他也自身难保啊!”

太子刘庄深深的叹口气:“您没看错,按照天幕上的说法,潼关失守,估计这大唐的都城长安是保不住了,现在就看这位唐玄宗,能不能幡然悔悟,有魄力与国家共存亡了。”

唉,在这个昏庸皇帝,不仅丢了自己的长安,还先搭进去了他们东汉的洛阳!

真是个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