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潼关失守,这场战争对于长安来说,已经是避无可避,那么关键来了,有没有胜算呢?】
【其实长安的胜算是很大的,为什么这么说,还要看当时大唐的情况。】
【首先,大唐的节度使一共有九个,除了安禄山手中的三个之外,其他的节度使们虽然有点私心,但终归还是忠于大唐的。】
【所以,大唐受中国可以调动的兵马,实际上一点都不少。】
【此时潼关虽然失守,但是潼关距离长安还有一定的距离,完全可以为长安争取到足够的征兵练兵的时间。】
【长安和关中的百姓们其实很愿意参与这场大唐的守卫战。】
【在敌军那边,叛军名将崔乾祐能够击败哥舒翰,并不是凭借着正面战场的火拼,而是靠着诱敌深入的陷阱和地形地势的便利。】
【虽然崔乾祐击败了哥舒翰占领了潼关,但是崔乾祐手中的兵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顶多有个两三万左右。】
【所以,崔乾祐想要凭借着这么点兵力进攻长安,是非常困难的。】
【安禄山起兵之时,手中有二十万的军队,看着挺多的,但是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战争,安禄山的叛军也已经有了到一定程度的减损,实际上已经不足二十万了。】
【再加上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定都洛阳,那么他作为皇帝,就需要一定的军队镇守国都,所以很大一部分的军队,又被限制在了洛阳。】
【安禄山本人称帝之后,也不再跟着军队四处东征西讨,基本上就停止了亲临战场。】
【这无疑是让叛军少了一员大将。】
【大唐这边,河北有郭子仪和李光弼,这两人在河北战场上一路推进,进展非常的顺利,另一边的平原地区,颜真卿正在这里镇守,誓死不退。】
【河北可以说是安禄山的大本营,而这两支军队都活跃在河北战场上,牵制了安禄山大部分的兵力,让安禄山抽不出更多的人手进攻长安。】
【郭子仪和李光弼更是带兵打仗的好手,潼关之战时,刚刚在嘉山大败史思明的军队,斩首四万以上,有力 的给予了安禄山的叛军回击。】
【中原地区,张巡坚守雍丘,鲁炅固守南阳,两人都是大唐的忠贞之臣,有这两人在,叛军对于这两处地方也是一直久攻不下。】
【而安禄山急于求成,并没有好好的部署军队和攻占地区,所以就连自己的大本营河北,安禄山都没能彻底拿下,安禄山的叛军占领的地方,零零散散,的,根本不能连成一片,为安禄山提供有力的后援。】
【安禄山也算是上身经百战,这点道理他不会不懂,所以长安看似危险,但是只要李隆基能够坚持住,可能安禄山连攻打长安的想法都不会出现。】
【至少短时间内,安禄山的叛军是无法对长安造成什么有利的威胁的。】
{老颜还在啊!}
{这么一看,大唐的兵力其实一点都不少啊!}
{叛变的只有一个安禄山,其他的节度使们还是很忠心的!}
{李隆基毕竟还有之前的开元盛世打底呢!这可是经历了太宗、高宗、女皇和李隆基自己四代积累的大唐巅峰!}
{其实要是李隆基要是一直都是个明君,这可能还不是大唐的极限!}
{忠于大唐的官员们一点都不少,就算是李隆基老年昏庸了,要是他能够像汉武帝刘彻那样清醒过来,安史之乱早就结束了!}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安禄山其实一点都不厉害,相比起其他的叛乱来说,安禄山的叛乱说是一群乌合之众都不为过!}
{都是因为李隆基的瞎指挥和杨国忠这个奸臣,这下子好了!本来影响不大的一场叛乱,硬生生把大唐的国运都给截断了!}
{大唐在安史之乱之后还坚持了一百多年呢!但是这段历史就真的不熟了,在我这里,辉煌强大的大唐,就到这里结束了!}
{后面还是有明君出现的,只可惜有一个跟李隆基很像,原本是有机会中兴大唐的,结果也学李隆基,晚年摆烂!}
李世民等人看着天幕上对于当时大唐局势的分析,一个个都快被气死了!
不用说更多,就看这个局面,要是李世民在,别说一个潼关没了,就算是大唐只剩下一点,他都能再给大唐打回来!
唐太宗李世民抹抹眼泪,也不哭了,现在天幕仍旧在,就是不知道,那个昏庸无能的李隆基是不是这能够看到天幕的朝代,若是,还能出现这种情况,他就,他就!
他就直接让武则天给李隆基这小子打死!!
{id唐太宗李世民:那个叫李隆基的小子,你也在看天幕对吧?现在该怎么办知道了吗?}
{id唐太宗李世民:若是安禄山这个死黑胖子还没反叛,就给朕杀了!要是已经反叛了,那大唐的将士们听着,朕以唐太宗之名发布诏书,对于李隆基的命令,正确的可以听,不正确的可以不听!}
{id唐太宗李世民:朕就在这天幕上等着,若是有那位将军觉得局势不明,可以在天幕上向朕询问计策!}
天宝年间。
看着到这般惨烈的未来,李隆基彻底清醒了,下面的大臣们一个比一个跪的老实。
就连杨玉环都老老实实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声不吭。
李隆基佝偻的身子彻底挺直了,那般锐利的眼神,让一些开元年间的旧臣们,恍惚间好像看到了当年那个一手将大唐带上顶峰的李三郎!
“来人,天幕上说的这几位,全部请回长安!从现在开始,十王宅中的皇子皇孙们,满了年龄还想为大唐尽一份心力的,全部来宣政殿报到!”
“太子!朕就不说什么了,你也知道,玄武门是咱们大唐的传统,这话皇位,有能者居之,接下来,便要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守住太子之位了!”
太子李亨也不甘示弱,他们的大唐还是强盛一些为妙:“这个挑战儿臣接下了,耶耶,您也是,可别像高祖李渊那般,被儿臣赶下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