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后,竟然拿出倭岛当下的社会构成与结构,开始按书中的内容进行自我分析。
没错。
裴大珍根本就不是来谈判的,是来教育倭人的。
他是来给倭人进行文明评级的。
倭人眼下的国度文程度,最多也就是中原远古时期,夏、商这种程度,还不到当代真正被有资格称为国。
然后话里话外,教训着。
倭王,竟然狂妄的敢自称日出之地天子,马上去请罪。
否则,我大唐国舅之怒,说杀你全家,绝对不放过一人。
裴大珍真正的目的。
不是教倭人进步,而是让倭人认可,国舅府要管理筑紫岛。
是管理,不是割地。
在国舅府的文官们讨论的结果,今天让倭人割地,就代表承认了倭人是一国,能和大唐坐在同一张桌前的国。
所以,不要割地这个说法。
假如,倭人不同意。
国舅府的文官们也问讯过程咬金、李靖、李艺。确定莱州水师、余杭水师,可以前往倭岛,直接攻打倭平城京。
所以,窦乐要筑紫岛。
国舅府,就想办法弄来。
至于过程,国舅就不用操心了,结果达到就行。
这一切的一切。
大唐皇帝李渊驾崩。
新的一页翻开,国舅府开始谋划向外扩张,从外部寻找更多的资源,永业军要吃饭,而且还要吃好饭。
中原,养活庞大的闲着没有作战任务的永业军,会消耗过多的国力。
从外部寻找给养,才可以让永业军保持力量。
而且可以吃好,喝好。
国内城,所有武官都会亲自来这里祭祀一次。
攻占这里,虽比不上封狼居胥,却也算是当今一件奇功。
三十多年了,从开皇十八年隋文帝头一次派兵攻打高句丽开始,到今天,三十多年了。
则文官呢。
国舅府的文官,以褚亮为首,正在和朝堂上姚思廉、武士彟等人,激烈的争吵着。
核心点就是,大唐皇帝御驾亲征,驾崩于征战之时,还是驾崩于凯旋之时。
褚亮等人的理论就是,圣人在国内城,已经病了,所以是驾崩于征战之时,为国而战,把大义堆到极高。
吵了半天,也没有结果。
姚思廉从余杭这边国舅行营出来,坐上小船,在湖中对武士彟说道:“国舅府这些人,心思不纯。若是依他们所言,圣人驾崩于御驾亲征之时,确实是名垂青史的一笔,但也埋下了一个伏笔。”
武士彟倒是无所谓:“无非就是给日后再次攻打高句丽留一个借口。”
姚思廉又问刘政会。
刘政会已经想了很久,此时回答:“驾崩于祭祀之时,悲伤过度,以至旧疾复发。唐,永业军,上马杀敌,下马耕种,若谁容不下永业军,便连某一同。”
这话,语气极重。
这也是朝堂之上,大部分不站队的官员心中的态度。
上马杀敌、下马耕种。
这便是,永业军。
“这,可行。”姚思廉感觉,放在这个时间点更好。“明天,再与他们讨论一番。”
大唐有两个朝廷吗?
国舅府与朝堂。
不算是。
最初,大唐立国的时候,开府就有四处。
大唐皇帝李渊、东宫、秦王府、平阳公主府。
只是平阳公主府当时属于军属。
而李渊、东宫、秦王府当时所出的命令几乎拥有同样的效用。
眼下,大唐有朝堂,也有国舅府。
但国舅府不管永业军之外内事,只管外事。
大唐皇帝驾崩这种大事,国舅府参与其中,也无可厚非。
平阳公主府,只管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