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 322章 欢度除夕【1 / 3】

新玥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除夕这天,刘晓希一家都是早早就起床,全家换上了具有节日氛围的红衣服。

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基本要从早忙到晚。

至于祖辈们更不用说,老传统了,他们可都是大早上就开始忙活着,睡懒觉那是不可能睡的,即便是孩子、纨绔子弟们都已经规规矩矩的起床。

男女老少都换上厚实保暖的新衣服,虽然后世今年没怎么见到下雪,但各时空的雪还是很大的。

村里家家户户都早起扫雪,大街小巷,各家各户的男人们大清早就在打扫屋顶和门外的街道。

妇女们都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一个个有说有笑,神采飞扬。

孩子们兴奋的等着今晚的年夜饭,一个个都被长辈们拘着不让在外面玩雪,这古代不比后世,伤寒感冒问题搞不好会要命的,尤其是孩子体质弱更遭罪。

老人们干脆坐在炕上剪窗花,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形状从他们手里诞生,引得孩子们惊呼连连。

皇宫内

妃嫔们都盛装打扮,一个个从头到脚精致不已,美得也是各有千秋。

帝王们也好不容易和子女后妃们聚聚,平日里太忙,也就是趁此机会才有时间聚在一块。

只是宫内礼仪繁琐,俗话就是规矩太多,少了百姓家的亲近氛围。

现代时空

刘爸刘妈已经在厨房忙碌了。

等刘晓希洗漱好到厨房的时候,刘爸爸正在切年糕,刘妈妈在洗菜。

见刘晓希过来,刘爸爸笑眯眯的开口,“小希醒了,今天早上煮年糕吃。”

刘妈妈接话道:“吃完你们爷仨就去把春联贴了,早上九点到十一点,这个时间好。”

说着,刘妈妈话锋一转,“小成呢?还没起床?”

话音刚落,客厅里就传来了刘晓成的声音,“起了。”

光幕下

祖辈们也在准备着今早的早饭。

宫中的食物自然是极其丰富,即便一个早餐都是花样繁多。

百姓们今天都挺舍得,不管是吃饺子的、还是吃汤圆的,亦或是和刘晓希家一样吃年糕的,终归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家还是尽可能的吃好点。

穷苦人家平时都是省着吃,但今天饭菜都管够,一家人敞开肚子吃饱吃好。

民国

战士们虽然没能和家中亲友团聚,但战友们一起,今早也是吃了顿丰盛的,炊事班的战士们老早就开始在忙活,面条、饺子、汤圆,虽然各部吃的都不同,但喜悦的氛围却是差不多的。

大家一边吃着碗里的食物,一边在聊着对未来的憧憬生活。

吃过饭,刘晓希家还在继续忙。

年夜饭十几道菜,从食材到完成没有几个小时做不完,加上一些菜品步骤繁琐,光是炖煮就要好几个时辰,这个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这不,刘妈妈已经在忙着处理肘子。

至于刘爸爸,正带着两个孩子要贴春联。

贴春联也很有讲究,从上往下读、从右往左读,因此上联一般是贴在右边,下联贴左边。

光幕下

之前也在小光幕上买春联的人家,如今看到刘晓希家在忙,干脆也把自家买的春联拿出来。

子路拿着自己买的春联笑笑,叫着师兄弟们一起贴。

孔子笑着看弟子们忙碌,老夫子兴致一来,也忍不住泼墨挥毫,洋洋洒洒写下好几副对联,惹得颜回等人也纷纷加入其中。

而现代的刘家,刘爸爸忙着弄浆糊,刘晓希姐弟俩还在区分上下联,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掏出手机查。

“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你看是不是?”

“是啊,‘一年好运随春到’是上联,‘四季财源顺意来’是下联。”

对于这俩姐弟的纠结,老祖宗们是哭笑不得,但倒也算能理解,这习俗传到后世,终归是在不断变化更新,再加上后世念书都是从左往右,突然从右往左一时半会儿不容易习惯。

唐宋明清的一些高门大户,尤其是书香门第之家,老太爷带着儿孙们一起写对联,边写边品鉴,满意了再拿去门上贴起来。

普通百姓家没这条件,亦或是请人帮忙写,亦或是购买,总归也是个意思。

杜甫家今天也迎来了众多村里的百姓,无一例外都是带着东西上门来,希望请杜家郎君写几张春联。

杜甫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但心里是说不出的欢喜,这里民风朴实,能用自己的能力帮到大家,他心情自然很好。

村民们都在说着对未来的向往,杨氏还拿出来不少瓜子招待大家。

孩子们在杜甫家院子里玩闹,杜宗文、杜宗武和小伙伴们玩得很开心,村里一切都在欣欣向荣。

先秦时期的一些百姓们,也是纷纷拿出从光幕上买的对联,学着后世人贴在门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