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38 章 元宵节【1 / 2】

新玥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间一晃来到正月十五,又是一年元宵佳节。

唐宋明清这些朝代就很热闹,尤其是自唐朝起,元宵掌灯已经成了明文规定。

而在宋朝,花灯更是有所发展,不管是形状、色彩都丰富了不少,龙虾灯、螃蟹灯、蝴蝶灯、锦鲤灯…,大街小巷还有舞龙灯的表演。

为了欢度这一天,百姓们都早早就起床了,换上干净漂亮的衣服,显然都是要准备晚上出门赏灯的。

一大早,家家户户也是在忙碌,宋明清的百姓们都有制作汤圆的习惯,这也是孩子们期待的美食。

民国的时空,今年,大家也都有条件弄点汤圆吃,刘晓希太太爷爷一家,这不,一早高祖奶也在带着儿媳妇忙。

炊事班的战士们今天的工作量和往常就不太一样了,他们也在做元宵或包汤圆。

而前面的朝代,人们的日常还是没变,一边忙碌,边看光幕打发时间。

在现代时空,刘晓希和刘妈妈也准备一起包汤圆了。

先秦的观众们看得稀奇,尤其是姑娘们,一个个睁大眼睛就想看看这是一种什么新吃食。

刘恒可没忘记以前有后世人说他是黑心汤圆,合着真是一种食物,只是他也没吃过,不知道味道如何。

汤圆的做法并不复杂,适量的糯米粉加入滚烫的开水和面,揉成光滑的面团。

接下的比较复杂的步骤就是制作汤圆的馅儿。

刘晓希家今天要做的是芝麻汤圆。

刘妈妈首先就是要将炒熟的黑芝麻和花生米研磨成粉末。

“小希,去给我倒些白砂糖来。”

“好。”

光幕下

前朝的观众们学得一丝不苟,这种没吃过的食物的确是很勾人,虽然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但加了糖,甜口的肯定是错不了。

一些秦汉的百姓来了兴趣,也有想要试试的,只是还不等大家开始做,2233就给开了小光幕的购买渠道,各种口味的汤圆都有,甚至材料都有,想买材料回家自己做都行。

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拉着长辈想买,在缺少糖的古代,孩子们对甜食是拒绝不了的。

大人们看的好笑,但也愿意满足娃儿的心愿,他们这心里也是好奇的紧,不懂后世的汤圆是什么味道的。

但后世的汤圆种类实在太多了,让大家选了好一会儿。

百姓们最爱的还是那一个个黄灿灿的元宝汤圆,不仅是样子好看、寓意也好,简直是家家户户的必买单品。

日常见不到真的金元宝就算了,这有机会吃到相同形状的,也能叫人开心很久。

原本在给弟子们上课的孔夫子,也给弟子们休息时间去选购,既然是后世的元宵节,他们也不急这一天两天,学问是做不完的。

刘彻看着那五颜六色的汤圆,有紫色、黄色、绿色、白色,一时选择困难症都犯了,但好在他也不缺这点钱,每种都能买,甚至柿子形状的、元宝形状的都能买齐全。

诸葛亮只选择了一款大黄米汤圆,他总觉得这黄灿灿的样子很喜人。

苏轼原本都想买来尝尝,但可惜自己没有保存的冰箱,也只能遗憾,最后纠结半天选择了一款水果汤圆尝尝味道。

在各时空忙着采购时,刘晓希家的汤圆也包完了。

至于还剩下的糯面团,刘妈妈直接搓成一个个小圆球,一会儿煮酒酿汤圆,又是一番风味。

当一个个汤圆下锅后,煮熟捞出就可以开动了。

前朝的观众们在采购好后,家家户户也将汤圆下锅,至于宋明清的百姓们,原本包汤圆的人家也只能先把自家包的先吃完,等晚上再尝尝后世的汤圆。

煮好的汤圆有些粘牙,但香甜的内馅儿却在各时空迎来了一致好评。

尤其是第一次的众人,这吃了一口还想再吃一口,只是这吃多了,不少人也逐渐感觉到了腻味儿。

刘彻吃了一碗就放下了,剩下的让宫人们都尝尝,他还是比较喜欢辣的食物,汤圆虽然味道也好,但不适合多吃。

张飞倒是很喜欢这玩意儿,吃了一碗又一碗,看得关羽他们都很佩服。

“好吃,软糯香甜,以后我也想多吃点。”

“哈哈哈,让弟妹给你做呗。”

吃过汤圆后,刘爸爸就去村委会了,国家补助的黄豆种子,今年有需要种黄豆的村民都可以去村里登记领取。

而今年,刘爸刘妈打算种两亩地黄豆。

古代的百姓们听到此事都很羡慕,后世国家是真的好,各方面的保障措施都在越来越丰富,而且还有免费的种子给百姓种。

可以说,若是能行,他们也想去后世种地去。

至于刘妈妈也没有闲下来,带着刘晓希在做米酒醪糟,去年家里做的已经快见底,今年也要准备新一年的量。

大约在六千年前华夏就有了人工酿酒,此外在史记中也记载了仪狄造旨酒献给大禹,这是粮食酿酒的开端,所以老祖宗们对酒是毫不陌生的。

只是对于贫苦百姓家,以往温饱都成问题,也很少会有人家自己酿酒。

不过现在大家的条件好些了,等开春就把良种种下,普通人家想酿酒也是有机会的。

所以,先秦、秦汉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也在跟着刘妈妈学,争取以后试试。

唐宋明清这些朝代,多数的百姓家都会买点糯米,早早就把酒酿好。

除了待客外,春夏秋米酒都是农人最繁忙的时节,地里忙碌了一天后,喝上一碗清甜的米酒,在舌尖回味,一天的疲惫也会消减许多,‘把酒话桑麻’可不是说说而已。

酿酒的过程说难也不难,只是每一步都需要做到功夫上,否则就可能会造成最后的失败。

为了避免祖辈们无聊,刘晓希也把电视打开了,搜索了半天,最后选择了给大家播放李云龙,这个抗战片比神剧好多了。

光幕下

祖辈们时不时看两眼刘晓希家做米酒,大多数精力都投放到了电视剧上。

尤其是第一集的开头,那一段黑底白字的文字,‘以本片献给抗战英雄’,让祖辈们心里都五味杂陈。

镜头一转,片头曲已经开始了。

嘹亮的冲锋号响起,镜头里硝烟弥漫的战场,时不时出现的火光,瞬间把老祖宗们拉入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