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 347章 李清照的彪悍人生1【1 / 2】

新玥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彪悍人生}

李格非:??

是同名同姓,还是真是他女儿啊?

李清照睁着琉璃般的大眼睛,眨呀眨,是说她吗?

宋以前的朝代不知道李清照是谁,能被称为才女,就知道是个出色的女子了。

{李清照,这位千古第一才女,他的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老师是苏轼,也是李清照的师公。

一种说法她的生母是元丰宰相王珪的长女,生母去世后,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王氏又成了她继母。

出身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受到家学熏陶,父母都是文化人,来往的亲友宾客也是大文豪,对她的影响极大。}

民间的老百姓们都羡慕了,这样的家世背景,对于普通人遥不可及。

有人还在感慨,亦有人已经开始努力,出生比不了的,也只能靠后天的付出了。

谢道韫双手托着下巴,她对这第一才女还很好奇,平时佩服的没几个,希望这李清照可别让她失望啊。

熙宁年间

王珪笑容满面,合着这还是他外孙女,不过在看到女儿早逝,王珪情绪又低沉了。

王夫人在家里抱着女儿悲喜交加,“你这孩子,这一世可不要离开为娘早早就去了。”

赵顼也是满意的点点头,“王珪这外孙女不错。”是他大宋的才女嘛。

苏轼都惊讶了,还很高兴,“没想到这还是未来徒弟的女儿,这小丫头不错,第一才女可不多得啊。”

绍圣年间

李格非笑得春风得意,看着女儿满是赞扬,“你这孩子能在史书上留名,得到这第一才女的称呼,也全靠你平日里努力付出才有所得,以后也要不骄不馁继续保持。”

李清照笑眯眯的听着她爹的话,“父亲,女儿肯定会骄傲啊,但我知道有个度,不会迷失自己的,你就放心吧。”

李格非看女儿心有成算,也就放心了,“好好好。”

{等李清照及笄后,已经拥有了很深的才华功底。

如今的她还是一个活泼开朗、才华出众的大家闺秀。

时常和好友出门游玩,饮酒聊天。

在她18岁那年,终于和赵家三公子赵明诚成亲了。

说起赵家啊,他的父亲是赵挺之,是属于王安石一派,即新党。

李清照他爹是苏门后四学士,苏轼是旧党,李格非也是旧党。

所以说这两人的成亲也是真不容易。}

熙宁年间

王安石没想到还有这样一番波折,但好在这次应该是不会了,等两个年轻人成婚之际,有机会他再给两人送份大礼。

苏轼看到最后也算是放心了,“这同样优秀还有才华,且门当户对,虽然波折重重,但也算是成就了一番美满姻缘。”

绍圣年间

赵煦不由的点点头,这李、赵两家结为儿女亲家,这一世肯定会很顺利了。

赵挺之虽然很意外这门亲事,不过能有个优秀的儿媳妇,还是很开心的,不过他还得和夫人商量商量。

赵明诚看着友人们打趣的目光,也不由得红了脸。

此时的李家

李清照皱了皱眉,看到未来丈夫的信息,谈不上有多开心,她原本打算这一世晚点成婚的。

李格非没注意到女儿的心思,满脑子都在想着以后见到未来亲家要怎么相处,这虽然同朝为官,但平时也不熟悉啊,哪知道两家小儿女看对眼了。

{成婚后,小夫妻新婚燕尔,日子也是过得极为幸福美满。

两人还有同样的兴趣爱好,会一起品鉴诗文、鉴赏字画,一样喜欢金石碑刻。

只是赵明诚虽然是太学生,但收入不高,夫妻俩为了同样的爱好,只能时常典当衣物筹钱,转头高高兴兴在市场上购买喜欢的东西。}

普通老百姓不太能理解这种做法,主要也是大家生活水平不同,普通人为了温饱而挣扎,也感受不到这种为了爱好耗尽钱财的做法。

大家闺秀们倒是看得很浪漫,追求诗情画意、追求良人相伴,对李清照夫妻俩是既羡慕又希望同样觅得一如意郎君。

一些读书人们也是相似的想法,人生得一知己,夫复何求?

绍圣年间

李格非看着女儿女婿婚姻幸福美满,也是欣慰的,日子苦是苦了点,但只要两个孩子不介意倒是无所谓。

不过看着女儿没什么表情的模样,李格非也弄不懂闺女的想法了,当即打趣道:“怎么,不喜欢这赵家小子了?”

李清照抬头看了她爹一眼,“爹,我这一世都还没见过他,万一他和历史上不一样呢?”

在李家父女俩聊着赵明诚的时候,赵家也很热闹。

赵挺之虽然不理解儿子儿媳的做法,但也随他们吧,感情好也罢。

赵夫人则是一脸喜色,恨不得现在就出门找相熟的夫人,打听打听这李家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