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墨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927年4月10日,汪精卫抵达武汉。
汪精卫在左派声声呼唤中,满怀希望回到国内,是准备回来当领袖的,刚到上海,吴稚晖用污言秽语对他表达敬意,等他愤而离开上海抵达武汉时,蒋介石用政变来表达对他的欢迎,把汪精卫差点给气疯了,左派也基本被气疯了,他们知道蒋介石不老实,但没想到这次搞的这么出格。
4月13日,武汉国民党中央正在开中央政治委员会会议,得到两个消息,第一个是蒋介石发来的电报,以领袖的口气通知中央委员们到南京开会,第二个消息是上海工人纠察队被袭击和缴械的事情,汪精卫立马发飙:简直是反了!第二天又表示:非为这些工友复仇不可。。。像吴稚晖,现在就都该杀,杀了来填几十个工友的命。何香凝说:我们怎样对付呢?就。。只有打倒这些反革命派。孙科表示:蒋介石是革命敌人!4月18日,武汉国民政府发布《免蒋介石本兼各职令》,免除蒋介石所有职务,开除党籍,成为国民党头号通缉犯,按反革命罪论处。
尽管左派们群情激奋,恨不得把蒋介石抓过来给剐了,调子一个比一个起的高,但实际上都是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武汉这个地理位置太尴尬,在中国的中部地区,掉头打蒋介石吧,北方奉系会趁机南下捡便宜,继续北伐吧,担心蒋介石不讲武德,偷袭武汉,实在不好选择。
无论怎么选择,都有隐患,争论必然激烈,大家唇枪舌战,场面火爆,共产国际代表们的意见都不统一,鲍总和罗易每次开会就大吵,鲍总觉得应该继续北伐,他认为湖北地处四战之地,武汉政府实力有限,根本守不住,趁现在还有点实力,应当立即北伐,占领河南,和北方的冯玉祥会和,即使遭受蒋介石和奉军的围攻,打不赢还可以跑嘛,跑到大西北,实在不行还可以跑到新疆,背靠苏联,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嘛。
罗易说你这不是逃跑主义吗?真正的共产党员要直面惨淡的人生,我们现在应该充分发动工农运动和土改,取得人民的支持,巩固根据地,凝聚力量,再北上打击奉系,将冯玉祥从北方接到河南,让冯玉祥对付奉系,然后武汉北伐军再行东进,直扑南京,彻底消灭蒋介石这个反动派,这才是上上策嘛。
最后大家吵来吵去,还是定下来先行北伐,把河南打下来,与冯玉祥阎锡山会师,和他们结成同盟,这样实力就很强大了,再依据形势决定是攻占北京或者南下收拾蒋介石。
1927年4月16日,刚刚在上海死里逃生的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建议武汉国民政府趁蒋介石在南京和上海立足未稳之际,马上出兵讨伐,必然能够成功,周恩来这个看法是非常有眼光的,当时武汉国民政府才是国民党正统,只要发号司令,大部分军队都会听从武汉政府指挥,打垮蒋介石的几率很大,苏联军事顾问也分析过,政变刚发生的那几天,如果对蒋介石动手,可以轻易解除蒋的武装。可惜的是,斯大林支持继续北伐建立西北基地的想法,所以就继续北伐了。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南京国民政府,这个时候中国很热闹,有三个政府,以新军阀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以老军阀张作霖为首的北京北洋政府,联共联苏的武汉国民政府。
蒋介石也害怕武汉政府打他,当时立足未稳嘛,让李宗仁派人到武汉沟通,表示我们是党内兄弟之间的分歧,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当前还是要一致对外,先把张作霖干翻再说,等攻占北京以后,再商量着来,我们之间就不要打了,免得别人看笑话。
既然各方的意见都是先行北伐,那就北伐吧,4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在武昌举行二次北伐誓师大会,汪精卫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二次北伐有三个重要目的:首先是统一全中国,扫除帝国主义势力,其次是打倒奉系军阀,第三是打倒内奸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北伐军总指挥,经过一番激战,5月下旬,北伐军在河南击败张学良统帅的奉军,与冯玉祥会师郑州。多说一句,贺龙在这次战斗中开始展露风采,两个月后,他将率领部队参加南昌起义。
既然说到冯玉祥了,那就多说几句,不然没法解释后面冯玉祥的行为。前文也说过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后,苏俄遭到了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疯狂围殴,列宁形容的很贴切,叫社会主义的一叶孤舟航行在资本主义的惊涛骇浪中,随时可能被拍翻,急需在外界找到帮手,哪怕只是能吼两嗓子的帮手也可以,起码可以捧个人场嘛。
在中国找来找去,肯定找实力最强的合作嘛,谁愿意找个弱鸡?最先步入苏俄法眼的就是吴佩孚,被美国人称为宇宙最强,支持五四运动,好像很进步的样子,最关键的是,吴佩孚是反日的,对日本人没好感,与张作霖是死敌,简直完美,大家都知道张作霖是日本人的走狗,日本人和俄国人从来都不对付,日本人支持的苏俄无条件反对,对苏俄来说,吴佩孚简直堪称完美。
于是双方就聊上了,合作的欲望都很强烈,苏俄需要朋友,吴佩孚表示我就是你的好朋友嘛,等你帮我干死张作霖,统一全中国之后,我们的关系肯定会好的不会再好了,苏俄说帮你没问题,我们先提点要求,那个外蒙古自治和中东路铁路的事情,吴佩孚说这些事情很简单,我是这样考虑的,外蒙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允许自治,还有中东路铁路也是中国的一部分,是绝对要收回的,至于苏维埃制度,基本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人适合孔子思想,儒家文化就挺好的。列宁一听,这还合作个啥?浪费口水和表情,找下家去了。
大家看到这里,可能对吴佩孚产生一丝敬佩之情,绝对老吴是一条有血性的汉子,其实先不要那么激动,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张作霖也算条汉子,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俄国国内腐朽的统治阶级都懵逼了,列宁要革他们的命,托洛斯基要持续革他们的命,直到彻底革完为止,巨大的恐惧促使这些人立即跑路,跑的慢的都被杀了,形成巨大的难民潮,其中一些就跑到中国东北,哈尔滨的俄国难民就非常多,这些难民原来都是俄国的寄生虫,没什么本事,逃到中国后过的很凄凉,很多都变成了乞丐,被张作霖看到后,对苏俄非常不屑,表示俄国人连面包都吃不上,进步个。。。,此处省略几个字。
我们站在后来人的角度,觉得苏联很牛,其实回到当时,苏俄也只是一个小baby,在当时中国的军阀里,但凡有点别的靠山的,都不太愿意跟苏俄合作,何况帝国主义国家都虎视眈眈,表示如果你胆敢从苏俄那里领盒饭,以后就别想从我们这里拿一毛钱了,中国这些有点门路的军阀基本都对苏俄敬而远之。
但是俄国同志们信念很坚定,继续找合作对象,在南方找到了孙中山,也就有了气壮山河的北伐,在北方找到了冯玉祥,冯玉祥的主要地盘在西北,属于中国的苦寒之地,比较贫穷,帝国主义国家一直没看上,冯玉祥也就没有机会和这些反动分子勾搭,在苏联同志们的眼中,冯玉祥“纯洁的像张白纸一样”,双方立即展开愉快的交流,苏联需要冯玉祥对付张作霖和吴佩孚,冯玉祥需要苏联的军火和金钱,双方对彼此都有深深的渴望,如同干柴烈火,一拍即合。苏联在张家口和开封各建一所黄埔式的军校,大批军火通过陆路运输过来,冯玉祥的实力开始大增。
有意思的是,冯玉祥的军营里以前一直悬挂着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的地图,表示勿忘国耻,和苏俄合作后,这些地图就不见了。不过这都是冯玉祥的障眼法,他既不纯洁也不像白纸,虽然他毫无保留的接收了大量苏联军火,但他和苏联的合作是有相当限制的,比国民党合作的力度小太多了,严格限制苏联顾问在军队中搞政治工作,生怕把自己的队伍拐跑了,搞得苏联人对他也不是很放心,大家都留着小心眼,小心翼翼的合作着,随时做好了翻脸的准备。
对于冯玉祥和苏俄混在一起的事情,吴佩孚和张作霖都很不爽,尤其是吴佩孚,对反骨仔冯玉祥当年捅自己刀子的事恨之入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老吴居然和老对头张作霖合作起来,在1926年春暖花开的季节,联合起来对冯玉祥一顿胖揍,双方在南口杀的血肉横飞,三方都损失惨重,吴佩孚大伤元气,结果此时广州北伐军不讲武德,开始北伐,直接把受伤过重的宇宙最强吴大帅给打残废了,取得光复武汉的辉煌战绩。
多说一句,在南口大战中,装备精良苏式武器的冯玉祥部队,虽然英勇顽强,还占据苏俄顶级堡垒战专家设计和修建的南口要塞的地利优势,还是没挡住吴佩孚的攻击。
吴佩孚的确不是吃素的,经过人肉磨坊似的战斗,打破了南口堡垒,迫使冯玉祥跑路,在路过库伦(乌兰巴托)的时候,经过鲍总做工作并亲自充当介绍人,冯玉祥正式成为国民党的一员,然后跑到苏联求救去了。
苏联虽然对冯玉祥不放心,在1926年底,还是援助了大批武器,这个时候广州的国民党北伐已经开始了嘛,不但开始了,成绩还异常出色,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国民党居然分裂了,有了两个国民党政府,一个武汉的,一个南京的,苏联人支持武汉国民政府,冯玉祥当然跟着支持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4月,当武汉国民政府开始二次北伐的时候,任命冯玉祥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配合武汉北伐军攻占河南,冯玉祥非常听指挥,进军河南,成功会师。
说到这里了,就有必要说下汪精卫大帅哥了。和刚才说的那些粗人相比,汪总绝对是一个斯文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十四岁的时候,父母双亡,从此以后跟着哥哥过生活,他的哥哥是个标准的老书生,把振兴家族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小汪身上,对他要求极其严格,要求坐有坐像,站有站像,小汪也非常听话,学习搞的非常扎实,但少年人活泼的天性泯灭了,形成了干啥事都唯唯诺诺,没有自己主见的性格,伴随他的一生。
所以小孩教育一定要特别注意,严格要求小孩是好事,但不能过了,过了孩子就没主见了,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到社会上都不会有太大出息。
蒋介石就和汪总完全相反,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对打架斗殴倒是很感兴趣,做事从来不讲规矩,小的时候为了抢糖,在新年的时候,往自己的新衣服上抹稀泥巴,搞的浑身上下脏兮兮的,这样别的小朋友都不愿意靠近他,太脏了,没人和他抢,糖就全部归他了。
这事一般人还真干不出来,另外蒋介石的脾气还爆,只要火头上来了,啥事都敢干,当年乡里的流氓欺负他们孤儿寡母,故意坑他娘,要多收税,被蒋介石知道后,一冲动就动手把流氓给削了,结果被抓进局子,他娘到处找人花钱才把他给捞出来,赶紧送他去日本,在日本碰到大哥陈其美,这才有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中山舰事件”的时候,汪总是政府和军委一把手,绝对可以压制蒋介石,但蒋介石敢豁出去赌一把,摆了汪一道,即使如此,汪总依然占据主动,但他居然直接就放弃了,压根就没和蒋介石争一下,拔腿就跑了,这就是从小养成性格的鲜明对比,在关键时刻,勇气真的决定一切。
像汪总这种没有什么主心骨的人,干啥事都容易情绪化,当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他会比谁都表现的积极,但形势逆转的时候,他又会比谁都沮丧,的确,汪总败在蒋介石手上不冤,蒋介石比他有勇气,虽然勇气可嘉,但蒋介石的毛病在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经常暴跳如雷,所以蒋介石输给毛教员也是应当的,毛教员已经完全跳出情绪这种框框了,看啥事都特别冷静,在顺境中能看到危险,在逆境中能看到希望,跟顶级围棋高手一样,每走一步,后面十步都想好了,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