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可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着一套套规划下来之后,贾诩做了最后的总结:“也就是说,我大夏要用八年时间,完成休养生息,稳定统治,开启民智!”
“同时让大夏正统,深入民心,进而平定天下,威服四海”
“八年!”听到这个数字,在场一众文武,反应不一。
左侧的臧霸太史慈等人,对此没有异议,因为这个计划是他们这些人参与拟定的,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而孙忌罗惠高欢等这些文臣,则是心神震动,久久不能平息。
他们前一刻在感怀郭大人的不幸,贾诩转眼便放了这么一个霹雳。
尽管早知道国主雄心壮志,有包藏宇内吞并四海之心。
然真贾诩将其中决策宣布之后,他们内心还是波涛汹涌,久久不能平息。
“国主!”孙忌心中思虑着,突然上前:“国主,南北战争,太过惨烈,此战我大夏军民折损过半,钱粮消耗殆尽国库空虚,各地民力近乎枯竭”
“这个时候建设三千所萌园,和上万座竹书馆,不但府库财力不足,而且时间是不是太仓促了些”
“此事不急,但也不能不做”
李信摆手道:“前期先做好准备,竹书馆和萌学园,可先行选址”
“并着重,在州郡府城,以及各人口众多的城池处,建造第一批”
“三年一批,五年一期,分级进行,如此短时间内,不会对财政,造成太大压力”
对于萌学园,和竹书院,李信是一定要修建的
甚至若条件允许,他还打算让人改进纸张制造工序,大规模的使用纸质书籍
并弄出雕版印刷术,如此也能大大减少,抄录成本
因为这关系到的,是诸夏立国,千百年的大业
掌握了知识的传播途径,就掌握了法理的解释权,掌握了正统的解释权
若是萌学园全部建成,那将来下一代的百姓和士子,将只知有夏,而不知有汉
如此诸夏正统观念深入身心,李信的统治,也会更加稳固
“这!”孙忌张了张嘴,一时不知何言,虽然感觉国主,有些异想天开。
但过往的种种,已经证明了李信具有某些,常人难以想象的前瞻性
礼部尚书罗惠踌躇一会,旋即出列进言道:“君上,臣下以为,现在大量建设,竹书馆和萌学园,略有不妥”
“嗯!”李信微不可察的瞥了眼,心中诧异:“罗爱卿可直言有何不妥”
“君上!”罗惠理了理思绪,方才道:“自夏商周,乃至秦汉以来,民以愚治,百姓弱智,而非开智”
“古人亦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
“圣人之道深远,人不易知,民能日用,而不能知,若开民智,则民思异,乱由心起”
听着罗惠隐居经典,长篇大论,列座文武,皆目露诧异
就连老神在在的贾诩也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感觉人心复杂
这个有思想的小伙子,一直以来不是都主张富民强民的吗?
怎么今日出来唱反调,还是当着一众朝臣的面,这不应该啊?
就连李信这名君主,也弄不明白对方到底在想什么,遂询问道:“那不知,罗尚书有何高见?”
“臣下以为,与民休养生息可得,而民智开不得,至少现在开不得”
“开不得?”李信眸光莫名,仔细品味其中奥妙。
作为一名,还算及格的君主,李信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容不下别人质疑自己的决断。
而他最大的优点,是容得下,文武中的不同意见。
李信有乾纲独断,睚眦必报的一面,也有着宽宏大量,豁达容人的一面
允许麾下文武,有不同的意见,这样可以让他更好的看到,施行策略的不足之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刻李信默默思量,揣摩着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论语中: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朱子论语集注中亦言:民可使之由于是理之当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
程子亦曰: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
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岂圣人之心乎
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巩固自身特权,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防止百姓觉醒,皆在推行愚民政策
从上到下,从天皇老子,到皇亲国戚,诸侯王公,世家权贵,想尽办法让底层百姓,心甘情愿地接受自身,自身低下的处境。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变法、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申不害变法、商鞅变法
再到始皇帝横扫六国,统一中原,面临着六国地域,不同百姓,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思想的种种矛盾
彼时丞相李斯进言: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
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如此弗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