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后着力的互动感觉,可比拉弓崩弦要爽的多。
在尝试了短枪之后。
两位道士,拿出了十杆近乎一米五长的燧发枪。
看到这个,秦布衣眼睛都亮了起来。
枪管是合金钢铸造的,回火锻压工艺。
初代机床打磨加工。
人力手工拉床,合金钢铣刀钻头,拉的三花膛线。
膛线很粗糙,可依旧有膛线枪的雏形了。
这十杆枪,耗费了三千道士和工匠,用了两年时间才摸索出来。
除此之外,还推过来了三尊小钢炮。
看到钢炮,秦布衣很激动,不过还是想试试这燧发枪。
燧发枪的准头其实很一般。
最高精准度一般来说只有一百步左右,一百步外全靠运气。
不过,有膛线的缘故,精准度可以提升到两百步,但是两百步到四百步之间,依旧是有效杀伤,只是没有精准度。
这里两百步的精准度,不是百分之百命中,而是三五成的几率命中目标。
说到底,还是很低。
秦布衣手中的这杆燧发枪,已经无限接近于膛线击发枪了。
若非急着组建一支拥有震慑性的火枪军队。
秦布衣会选择直接跳过燧发枪。
毕竟,拥有各种的理论知识,秦布衣其实并不需要枪械的前置技术来积攒技术底蕴。
完全可以弯道超车,直接从膛线击发枪这个阶段开启。
只是,击发枪的合金钢材不够,加上底火子弹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制作的。
所以,秦布衣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搞一批燧发枪过渡。
膛线有没有,暂时都无关紧要。
先得有一支万人左右的新式军队,训练着备用。
提升产能,产业规模,为将来大规模生产储备一定的熟练人才。
将来真要是爆发战事。
一万人的火枪队,打个三五万骑兵,那是完全没问题的。
何况,秦布衣的小钢炮搞出来了。
未来的战争形式,将彻底转变。
自己的三万新式军队,最好在三年时间里,人手标配一杆火枪。
只是这个目标,有点远。
不过,现在成了女帝帝君,成了魏王。
自己能够掌控的资源更多。
秦布衣才急切的想要增强自己身边的力量。
四百步外,也就是两百米外。
十套三层冷锻钢甲重叠在一排猪肉上面。
秦布衣,秦阵,郑龙,慕容燃,张群,李同等将领。
每人手中,都是拿着一杆燧发枪。
十杆燧发枪,瞄准着两百米处的冷锻钢甲。
两百米,这个距离其实已经很远了。
普通人肉眼看待两百米外的人,只有很小的一团。
想要瞄准,难之又难。
因为燧发枪没有膛线击发枪的精准度。
所以,只能覆盖射击,这就是早期英法战争时的排队枪毙的由来。
如今秦布衣要做的,只是测试远距离威力。
燧发枪的精确射程,理论最优的距离是七十米到一百米。
实战是五十米精确射击距离,因为这个距离,是普通人视线所及的最优极限。
更远一点,普通人根本看不清,更别说精确度堪忧的燧发枪。
哪怕秦布衣他们这十杆燧发枪,有膛线增加精准度和射程,精准度也不会超过一百五十米。
超过两百米外,依旧是双眼一抹黑。
“砰砰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