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村农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哪些被掳掠的宋人,或者是在被辽国占领的地区,
在宋朝这边,人们口口相传,都以为他们是当牛做马,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然而,真实情况是,一开始确实如大家猜想的一样,
然而,到了后期,大部分百姓在辽朝一样繁衍生息,久而久之,人家最后竟然还不认可他们原本是宋人的身份,
甚至在某些方面,生活在辽国还优于宋朝那边。
也正因为燕云十六州的世家大族支持辽朝的缘故。
所以导致有宋一朝,几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
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差所导致。
李如璋就怕出现这种情况,
无论是朝廷那边要他和北虏开战,还是他日后主动攻打北虏,都要做到有所了解,才能知己知彼。
提前探知消息,才能有备无患。
就这样,李顺在武库提取了一批甲胄器械,
当然,不可能数量太多,沿途毕竟要经过很长一段朝廷的地盘。
隐蔽性一定要做好,
甲胄军械准备妥当,李顺再度让人出发,
领队之人叫何忠,原是军中一个什长。
如今化名何诚,表示童叟无欺,为人真诚之意。
参军之前,他真是个做买卖的,如此也算重操旧业。
在他的带领下,一行人
,一路穿青州,渡黄河。
最后过渤海郡,到章武县。
这条路,之前已经是往返几次,最后都以徒劳无功而收场。
此次虽然自家上官信心满满,可在何忠看来,多半可能又要以失败告终。
毕竟之前,每次都是自己这边奴颜婢膝,卖力讨好,哪些北虏都不买账。
更不要说此次,
按自家上官的意思,此次一改往日作风,让他一定要态度强硬。
还说,这是小李将军特意交代的,
说是这样才能震慑那些北虏的普通士卒,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接触到上层将领,以便日后打开北虏这边缺口。
何忠倒不是怕死,只是觉得小李将军是否有些太过自信。
当晚,何忠一行人下榻在章武县,
因为此前北虏逼迫朝廷割让幽州三郡的缘故。
此刻章武县,便成了嵩国的边境。
再往北走,便进入北虏境内。
因为与北虏占领的涿郡下面的海下县中间,隔了一大片水域,
相对而言,更利于防守,
于是,双方又依托两县之间沿水域河道,建立了数十城寨。
两方营寨仅仅相距十里,平时两边士卒操练都能看见。
明天一早,他便要带着商队从其中一处名叫泥沽寨的关隘,试图进入北虏那边。
第二天一早,
何忠一起床,便看见东面日出方向,霞光万丈,紫气耀天。
倒是个好兆头。
这让他的心中又多少安定了一些。
用过早饭,一行人来到关隘,嵩国这边倒是简单,无非是贿赂些银钱的事。
过了泥沽寨,前面北虏关隘隐约可见。
再度调整状态,何忠带着人继续往前。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
何忠和他的车队,终于来到北虏关隘下方。
在他们离得还很远的时候,城头上的北虏便已经发现了他们。
随着几支箭矢钉在面前脚下,何忠也停止站立。
城头上传来呼喝斥骂声,是北虏在质问他们身份。
见到又是之前被他们掠夺的商队,这才神色稍缓。
不过,依旧在城头上戏谑道
“哎!!!南儿,怎么又来给爷爷送孝敬了吗?”
“倒是孝顺得紧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